2、DRAM参数的第二梯队
2、DRAM参数的第二梯队
tWR:参数范围5-16T。WR就是Write Recovery Time,写恢复延时。该值指的是在一个激活的bank中完成有效的写操作及预充电前,必须等待多少个时钟周期。这段必须的时钟周期用来确保在预充电发生前,写缓冲中的数据可以被写进内存单元中。同样的,过低的tWD虽然提高了系统性能,但可能导致数据还未被正确写入到内存单元中,就发生了预充电操作,会导致数据的丢失及损坏。
tWTR:参数范围4-15T。WTR就是Write to Read Delay,写到读延时。这个参数设定向DDR内存模块的同一个单元中,在最后一次有效的写操作和下一次读操作之间必须等待的时钟周期。tWTR值偏高,降低了读性能,但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偏低则提高读写性能,但系统会不稳定。
tRRD:参数范围1-15T。RRD就是Row to Row Delay,行到行延迟。也称为RAS to RAS delay ,表示“行单元到行单元的延时”。该值也表示向相同的bank中的同一个行单元两次发送激活指令(即:REF指令)之间的时间间隔。tRRD值越小越好。延迟越低,表示下一个bank能更快地被激活,进行读写操作。然而,由于需要一定量的数据,太短的延迟会引起连续数据膨胀。如果出现系统不稳定的情况,需将此值设定较高的时钟参数。
tRTP:参数范围4-15T。RTP就是DRAM READ to PRE Time,内部读取到预充电命令时间。这个参数实际上就是读命令和预充电明令之间的时间间隔。如果参数值过小,系统运行很快,但不稳定。
tFAW:参数范围4-63T。FAW就是DRAM FOUR ACT WIN Time,内存四项动作成功时间。该选项通常设置为Auto即可,对性能以及稳定性影响不大。
tWCL:参数范围5-15T。WCL就是Write CAS Latency,写指令到行地址控制器延时。SDRAM内存是随机访问的,这意味着内存控制器可以把数据写入任意的物理地址,大多数情况下,数据通常写入距离当前列地址最近的页面。这个参数和tCL(CAS-Latency)是相对的,tCL是“读”的延迟,tWCL是“写”的延迟。
tCKE:参数范围3-15T。CKE是时钟有效信号(Clock Enable),在这里这个参数叫做CKE Minimum Plus Width,就是CKE最小脉冲宽度。
tRTL:参数范围24-64T。RTL就是DRAM Round Trip Latency,在一个UCLK(NB Clock)内往返读取若干单元之间的最小延迟。
2-9、Advanced Channel 1 Timing Configuration(高级通道1时序配置)
图片说明
这是读写通道1内存的特殊参数。
tRRDR:Read-Read Different Rank,same DIMM。这个参数的含义是在同一个DIMM(就是同一条内存)内,读取不同RANK的延迟。
tRRDD:Read-Read Different Rank。这个参数的含义是读取不同RANK的延迟(包括了所有DIMM)。
tWWDR:Write-Write Different Rank,same DIMM。这个参数的含义是在同一个DIMM(就是同一条内存)内,写不同RANK的延迟。
tWWDD:Write-Write Different Rank。这个参数的含义是写不同RANK的延迟(包括了所有DIMM)。
tRWDRDD:Read-Write Different Ranks same or Different DIMM。这个参数的含义是在同一内存条或不同内存条上读-写不同的RANK的延迟。
tWRDRDD:Write-Read Different Ranks same or Different DIMM。这个参数的含义是在同一内存条或不同内存条上写-读不同的RANK的延迟。
tRWSR:Read-Write Same Rank。这个参数的含义是读-写同一个RANK的延迟。
附件:JEDEC的DDR3时序表
图片说明
2-10、GT Over clocking(集成显卡超频)
开启/关闭集成显卡的超频功能。设置项:Enabled/Disabled,默认是Enabled。
2-11、GT Ratio(CPU核心电压)
设置集成显卡倍率。直接键入倍率数值。
2-12、Spread Spectrum(频展)
开启/关闭频展,设置项:Enabled/Disabled,默认是Enabled。这项设置有利于超频稳定。
2-13、V Droop Control(电压降控制)
这是控制电压降的选项。有High V Droop和Low V Droop选项。如果感觉超频后,CPU满负荷时电压下降较大,可以设置为Low V Droop。
图片说明
2-14、CPU Core Voltage(CPU 核心电压)
这里是调整CPU 核心电压。设置项有Auto和电压0.800—1.350V的选项。敲回车从弹出的列表中选择。默认是Auto。
2-15、DRAM Voltage(内存电压)
这里是调整内存电压。设置项有1.108V—1.492V—Auto—1.507V—2.464V。默认是Auto。敲回车从弹出的列表中选择。调整内存电压要小心。强烈建议不要超过1.65V。
2-16、GPU Voltage(GPU电压)
调整GPU电压。设置项有Auto和电压1.000—1.350V的选项。敲回车从弹出的列表中选择。默认是Auto。调整GPU电压要小心。强烈建议不要超过1.400V。一般保持默认就可以。
2-17、PCH 1.05(H67芯片电压)
这是H67芯片电压,设置项是0.775V—1.044V—Auto—1.055V—1.724V。默认是Auto。敲回车从弹出的列表中选择。调整H67芯片电压要小心。强烈建议不要超过1.3V。一般保持默认就可以,不需要更改。
2-18、Over clocking Profile(超频预置文件)
这个设置项就是把超频设置好的参数保存为文件,方便以后调用。
图片说明
可以保存6个预置文件。以第一个预置文件为例。回车进入设置
图片说明
Save Over clocking Profile 1(保存超频预置文件1)
Load Over clocking Profile 1(加载超频预置文件1)
Clear Over clocking Profile 1(删除超频预置文件1)
保存时需要键入文件名,以后可以通过文件名调入加载。保存后也可以删除。
图片说明
2-19、CPU Specifications(CPU规格)
这里显示安装在主板上的CPU规格。
图片说明
CPU支持的技术
图片说明
2-20、MEMORY-Z
显示安装在主板上的内存规格信息。
图片说明
如果内存支持XMP,还可以看XMP信息
图片说明
2-21、CPU Feature(CPU特征)
图片说明
1、活动的CPU核心设置
设置CPU工作的核心。设置项的核心数依据实际安装的CPU核心数。
2、CPUID最大限制
开启/关闭CPUID最大限制,默认是关闭。这项设置的含义是限制执行CPUID指令返回最大数值大。CPU ID 包括了用户计算机当今的信息处理器的信息。信息包括型号,信息处理器家庭,高速缓存尺寸,时钟速度和制造厂codename 等。通过查询可以知道一些信息:晶体管数,针脚类型,尺寸等。较新的CPU 执行CPUID 指令后因返回最大数值可能会造成某些操作系统误动作。WINDOW不需要开启。
3、扩展禁止位
开启/关闭扩展禁止位,默认是开启。Execute Disable Bit是Intel在新一代处理器中引入的一项功能,开启该功能后,可以防止病毒、蠕虫、木马等程序利用溢出、无限扩大等手法去破坏系统内存并取得系统的控制权。其工作原理是:处理器在内存中划分出几块区域,部分区域可执行应用程序代码,而另一些区域则不允许。当然,要实现处理器的“Execute Disable Bit”功能,还需要操作系统的配合才行。现在Windows系统、Linux 9.2及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3 Update 3等均支持这一功能。
4、虚拟机设置
开启/关闭虚拟机,默认是关闭的。安装虚拟机时请开启。
6、电源技术设置
设置项有关闭(Disable)/能效(Energy Efficient)/自选(Custom),默认是自选。
7、C1E支持
开启/关闭C1E支持,默认关闭。C1E的全称是C1E enhanced halt stat,由操作系统HLT命令触发,通过调节倍频降低处理器的主频,同时还可以降低电压。
8、超频保护
开启/关闭超频保护,默认是开启。
9、Intel C-State
开启/关闭C-State,默认是开启。C-State是ACPI定义的处理器的电源状态。处理器电源状态被设计为C0,C1,C2,C3...Cn。C0电源状态是活跃状态,即CPU执行指令。C1到Cn都是处理器睡眠状态,即和C0状态相比,处理器消耗更少的能源并且释放更少的热量。但在这睡眠状态下,处理器都有一个恢复到C0的唤醒时间,不同的C-State要耗费不同的唤醒时间。
C-State与C1E的区别:C-State是ACPI控制的休眠机制,C1E是HLT指令控制的降低CPU频率节能。C1E是C0状态下的节能。
10、Package C State Limit
这是设置C状态限制。如果限制到C0,C1E就不起作用,如果限制到C2,就不能进入C3更节能的状态,默认是自动,超频时也可以设置为No Limit(不限制)。
11、功耗设置
Long Duration power limit(W):长时间TDP限制(瓦)。从功耗角度设定TDP,设置范围0-255W。想超频解开TDP限制就得靠它,设为200已经足够。
Long Duration maintained(ms):长时间TDP限制(毫秒)。从时间角度设定TDP,设置范围0-32000毫秒(32秒)。
Short Duration power limit(W):短时间TDP限制(瓦)。从功耗角度设定短时间TDP,设置范围0-255W。这是设置Turbo Boost可以在短时间内超出TDP限制,但是不能超过这个功耗。
Primary Plane Turbo Power Limit(W):第一平台Turbo功耗限制(瓦),设置范围0-255W。这是集显作为主显的Turbo超频功耗限制。
Secondary Plane Turbo Power Limit(W):第二平台Turbo功耗限制(瓦)设置范围0-255W。这是集显作为副显的Turbo超频功耗限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