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品牌在笔记本电脑战场何时翻身?

互联网 | 编辑: 毛付俊 2006-11-14 14:00:00

中国PC市场一直非常开放,开放了20年了,有用户说既然国产品牌笔记本电脑和国际品牌价格差不多,我当然会买国际品牌,这不能说人家不爱国,毕竟用户没有承担和自己没有直接经济利益的品牌价值、消费企业品牌的义务,管它是什么品牌呢。

第二次沦陷
——国内品牌在笔记本电脑战场上何时翻身?
第一次的教训
    国内PC品牌的第一次沦陷发生在80年代中后期,当时在中国的PC市场,外商品牌占了95%以上的市场,外商的排名是AST、康柏、IBM、DEC、惠普,一直到90年代中期,这几家轮流坐庄。还好,当时市场太小,一年只有几十万台,甚至几乎没有家用市场,没有中文应用软件。记得当时不少专家、学者常常在大小研讨会上呼吁、呐喊,中国计算机产业完了!
    到了1986年,长城0520机出现,长城、长江、中环等8大PC集团的出现,也没有改变PC市场以外商为主流的状况,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96年。
    这一沦陷就是10年,和第一次相比,今天国产笔记本电脑沦陷的情况并没好多少,10年后能翻身吗?需要勇气和行动的力量。
摆脱第一次沦陷的经验
    1996年之后,联想公司从奔腾芯片开始和英特尔中国合作,英特尔当时也看到了国际品牌增速减缓的趋势,为了扩大自己的地域性市场,和联想联手。
    在此之后,英特尔与方正、同方等厂商结盟,加之AST被三星收购、DEC被康柏收购等国际收购事件的发生,国际品牌PC逐渐失去了台式PC机在中国的主导品牌地位。
    如果说,上述情况是国际外在因素,那么三点不可忽视的要素,断绝了外商在中国PC市场的成长希望。
那就是国产品牌PC价格低、更新速度快、配置高!如果把这个经验复印到现在的国产笔记本机市场上去,我想也应该可以光复国产品牌笔记本电脑市场。
没有国内品牌冲笔记本机市场
    看到了第一次沦陷的教训,也看到了第一次光复中国品牌PC的经验,可目前仍没有国内厂商去大力开拓笔记本电脑市场,神舟电脑等后起之秀也形成不了主流势头,一些三甲、前五等厂商现状还是停留在份额正在日趋下降的台式机市场。
联想呢?那是国际品牌。
    市场都兴傍大款,没听说过傍下降市场的。台式机市场在下降,一直在下降。商用PC的下降源于更新换代,同样5000元的价格,干嘛不买个体积小,可以拎着走的笔记本电脑,而且还是国际品牌。
纯家用的话,放在写字台上还是少占地方的笔记本电脑好,空间最宝贵嘛,当然除了打游戏以外。
笔记本电脑沦陷在手机中
    别以为笔记本电脑日子好过,比台式机也好不到哪儿去。比笔记本电脑势头更凶猛的是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正在受到智能手机的威胁,如果说台式机沦陷于笔记本电脑,那么笔记本电脑可能会在未来被智能手机吞掉,沦为没落贵族。
    目前,暂时能保住笔记本电脑地位的因素有三:电池寿命、屏幕尺寸和销售渠道错位。手机的电池寿命问题,实际上笔记本电脑也有,屏幕太小的问题随着电子纸的问世和普及也不是问题。而销售渠道错位,则受到手机现成的专卖店方式向电子商城转移的挑战。
结束语
    中国PC市场一直非常开放,开放了20年了,有用户说既然国产品牌笔记本电脑和国际品牌价格差不多,我当然会买国际品牌,这不能说人家不爱国,毕竟用户没有承担和自己没有直接经济利益的品牌价值、消费企业品牌的义务,管它是什么品牌呢。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