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流氓软件之父周鸿祎的嬗变之谜

互联网 | 编辑: 杨剑锋 2006-11-16 00:0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是周鸿祎打开了“潘多拉盒子”,自此,流氓软件像瘟疫一样在互联网中蔓延并挥之不去,而周本人也被称为“流氓软件之父”。近日,就是这位在中国互联网界颇受争议的人物,居然变成了反流氓软件的急先锋。


第二章 “流氓”的商业模式

自2005年开始,整个网络威胁的发展呈现出一个明显的特征,病毒、黑客和流氓软件紧密结合,且拥有明确的利益目的,形成了清晰的“产业链条”。在流氓软件的制作和传播过程中,广告主、广告代理商、共享软件作者、个人网站站长都可以从中获利。据了解,这个链条基本是这样的:做弹窗生意的人,一般会先找“上游”的软件作者,以每次捆绑5分钱左右的价格捆绑木马程序,然后他们再向“下游”的客户销售弹窗广告。此外,在上下游之间,又存在若干环节的中间人或代理人。

《IT时代周刊》:在“流氓软件”产业链的下游客户中并不乏一些知名互联网巨头。为什么他们也敢于置公司名誉于不顾进入这个是非之地?

周鸿祎:除了几大门户网站,大部分中国的互联网公司赚钱都不太容易。因此,在来钱快、成本低的流氓软件面前,少有几个公司能够经受得住诱惑。现在,流氓软件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并且已经开始商业化、集团化,形成了一个一年可能数十亿元的产业链。发展到今天每台联网PC里可能都有那么一、二十款,然后有上百家公司卷进来,有卖广告的,有买广告的,有负责去插用户的,今天流氓软件难对付,发展这么快,就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它挣钱。

再者,一些小型网络公司在内,很多人嘴上在讲反流氓,真到公司运作的时候都会忍不住去开发流氓软件,因为大家都在做,谁都不干净,自己承受的舆论压力相对小了很多。

《IT时代周刊》:阿里巴巴的马云就曾说过要让雅虎中国投入1个亿的钱去推广阿里巴巴旗下产品。这显示出流氓软件的确“钱景”可观。那么,这些流氓公司究竟怎么赚钱,他们有着怎样的商业模式?

周鸿祎:流氓公司的商业模式非常简单,他们就是靠不断骚扰用户来赚钱。现在,一个月卖广告挣2、3百万元都属于小规模,一些中等规模的公司一个月大概能赚5、6百万,大一点的就更不用说了。马云说要花1亿元去推流氓软件,简单推理一下,他至少要有把握挣1个亿回来,否则他就不能下这么大的决心和本钱。

在运作上,流氓公司首先向软件开发商交一定的定金,然后把得到的流氓软件捆绑在具有正常功能的软件上,用户在下载后者时也就下载了流氓软件,这样流氓公司通过后台控制,利用插件不断向用户发送弹出广告,大概可获得8元/千次左右的广告费。对于大公司来说,因为采用连续不断的方式发送广告骚扰用户,一个月广告的弹出量非常惊人,收入上百万元级很正常。

北京中关村就有个插件公司的经营者,其真实身份是某知名IT公司的技术总监,他就利用自己开发的流氓软件对外销售弹出窗口的流量,并向第三方提供捆绑插件业务。我分析后发现,他有两个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一是帮广告主安装插件,也就是用自己的流氓软件推广别人的流氓软件,成功安装一个收4分钱;其二就是帮广告主做弹出窗口流量,每千个IP地址的市场价格为5~8元。这样,当他有百万台终端的装机量时,每天至少可以让50万个IP地址的电脑弹出广告窗口,每月至少可盈利50万元以上,而成本却相当低廉,他们每年只需支付托管4台服务器的2~3万元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交易中间还有50多家中介商,他们专门负责给流氓公司物色各种软件。当流氓软件被下载到用户电脑里一次,流氓公司向软件开发商支付5分钱,其中中介商能分到1分钱。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就这样形成了。

现在流氓软件的危害已远远大于病毒,它就是你电脑肌体里的一个毒瘤,一个寄生虫,寄居在你体内,而且一般人发现不了,发现了也很难去掉。”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