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进入替换期
2006年中国ERP软件市场规模估计会达到40亿元人民币,比2005年增长16.38%,约占全球ERP市场份额的2%。但2006年的国内ERP市场增速没有2005年的22.38%高,业界预言的 “井喷” 市场仍然没有到来。这是为何?
雷正是东莞一家纸品厂的总经理,他到这家港资民营企业上任不久,而他现在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让企业顺利实施ERP。在此之前,他已在两家企业担任过总经理,并在任职期间都有一个同样任务,为企业实施ERP,进行信息化管理。作为职业经理人的雷正来说,他见证了整个东莞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历程。
雷正告诉记者,在他来这加工厂之前,工厂已经上了一套ERP系统,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他现在所要做的工作就是为这套ERP系统进行换代。“因为现在的这套ERP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工厂的实际要求。”
据了解,东莞制造业实施信息化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作为全球制造业基地的东莞,目前注册以制造加工为主的企业达10万家以上,有许多企业已经基本实现了以ERP为手段的信息化管理。可以说东莞制造业信息化建设,为国内制造业实施信息化树立了典范。
然而,现在有些企业在信息的建设与使用过程中,都遇到了像雷正所在企业一样的问题,ERP应用进入了一个替换期,需要重新再做。东莞只是ERP应用方面的一个缩影。据了解,目前国内最大的本土管理软件企业之一的神州数码ERP70%的项目实施都是替换其他产品,这一数据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这一市场“替换”潮流的到来。
ERP进入替换期
据了解,2006年中国ERP软件市场规模估计会达到40亿元人民币,比2005年增长16.38%,约占全球ERP市场份额的2%。但2006年的国内ERP市场增速没有2005年的22.38%高,业界预言的 “井喷” 市场仍然没有到来。这是为什么?
e-works认为,未来几年内ERP市场总体的趋势会有所增长,但增长不会有很明显加速,基本上是低于20%。从目前来讲,企业应用ERP已经到一个新的阶段。实际上企业已经不再争论,上ERP是找死还是等死的问题。
e-works认为,这除了制造业企业逐渐回归理性,企业管理现状、市场竞争环境与“ERP理想状态”相脱节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已实施ERP管理的企业认为原有ERP再也不能适应企业发展需求,在ERP项目替换上,占去了大量的资金。e-works认为ERP市场进入了一个“替换期”。
业界对ERP市场发展一般划定为导入、发展、普及三个时期,这主要是从国产ERP发展的角度来考虑的。综合企业应用ERP的立场,神州数码ERP认为, 中国ERP市场发展应分为四个时期,一是试点期,ERP概念引进和个别企业试点;二是失败期,国产ERP蜂拥而起,产品的不专业不成熟,用户的不理性,带来了高失败率,ERP发展急功近利的结果;三是替换期,即市场日趋理性,专业成熟产品开始大规模替换原先实施失败的产品,目前ERP发展就正处在这个时期;四是成熟期,市场激烈竞争和洗牌后,最终只会是技术专业产品成熟的厂商发展壮大,用户则普遍实施成功。四个时期是任何产品和技术发展必须经历的,ERP也不例外。
作为处于制造业一线的企业ERP实施者,雷正十分认同这一观点。据东莞科技局的资料显示,目前东莞注册从事制造业的企业有近10万多家,而每年东莞市政府投入近2亿资金用于企业信息化技术改造,这还不包括企业自主投入资金。每年东莞制造业企业在ERP项目上的投入达到5亿多元。“很大一部分资金都用于了企业原有的ERP替换上面。”科技局一位负责企业信息化技术改造的官员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