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V就上2133 三星30nm窄版黑条评测

PChome | 编辑: 孙伟 2011-11-26 05:00:00原创 返回原文

今年下半年三星再次发力推出了新一代的30纳米级内存产品,依然保持着窄版黑色PCB的外观,但默认频率即达到DDR3 1600的水平,而电压则达到1.35V低压水品,已经符合DDR3L的标准。从1333到1600的演化自然是大趋所示,在DDR4出来之前,后续的产品或许会进一步过渡到DDR3 1866。

1.35V就上2133 三星30nm窄版黑条评测

今年3月份三星原厂内存以全新的包装和形象亮相,并给予一年以来DRAM产业低迷态势的一剂强心剂,以独特的“窄版黑色PCB”的高端外观重新激活了DIY市场,40纳米级制程颗粒从此打响。对于这款内存产品笔者当初以“绿色超频内存”包装,意旨那些超频性能不错同时工艺制程领先、功耗更低的内存产品。

今年下半年三星再次发力推出了新一代的30纳米级内存产品,依然保持着窄版黑色PCB的外观,但默认频率即达到DDR3 1600的水平,而电压则达到1.35V低压水品,已经符合DDR3L的标准。从1333到1600的演化自然是大趋所示,在DDR4出来之前,后续的产品或许会进一步过渡到DDR3 1866。

新款30纳米内存依然涵盖从台式机到笔记本用的4GB和2GB版本,频率均为1600MHz。而时序则根据JEDEC的规定跑在11-11-11-28下,同时支持1.35V低电压和1.5V标准电压。这几点在产品令人印象深刻的蓝灰色调包装上均有明确注明。

怎样快速从颗粒上识别30纳米与40纳米的区别,以及是否支持低电压呢?这点笔者曾在3月份的评测中有所提及,现在我们再来了解一下。

对于这几款内存所采用的2Gb颗粒而言,30纳米编号为“K4B2G0846D-HYK0”,而40纳米的编号则为“K4B2G0846C-HCH9”。

其中“K”代表的是三星内存,“4”代表DRAM,“B”代表DRAM种类也就是DDR3,“2G”代表容量也就是2Gb(256MB)的意思,“6”代表电压标准,“D”代表的是校订版本,其实也是指30纳米级,若为“C”则代表40纳米级。

第二段的四个字符“HYK0”,这里我们只关注第二位即可,若为“Y”代表1.35V,如果是“C”则代表1.5V。而“K0”就意味着1600MHz CL11的规格,若为“H9”就代表是1333MHz CL9的规格。

黑色窄版做工不俗 三星30nm内存赏析

采用更先进的30纳米级工艺有利于降低成本,可以缩小封装体积,更好地设计窄版内存,也可以降低发热量,也更加有利于频率的提升,好处多多。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一些DDR3 1600窄版和标准板型的裸条内存产品了,但是电压都在1.5V。

全家族欣赏,这下子普通笔记本电脑也可以上DDR3 1600频率的内存了。

依然带有“Planet First”标识,这是三星提出的环保口号,中文意思“地球为先”,旨在强调生产环境中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多生产亲环境的产品,这和下方的烫金“Green DDR3(绿色DDR3内存)”相互呼应。内存颗粒符合RoHS规范,采用无卤素工艺生产。

“Green DDR3”烫金Logo也成为了三星内存的最大特征,注重绿色环保并不意味着无法超频。而在金手指方面,三星只使用了化学镀工艺,因为该工艺如今已经比较成熟,而电镀工艺仍然常见在一些高端内存中。

三星内存的PCB依然采用了更多的激光打孔,用于个PCB层之间线路的连接,或者说是各层线路的交汇处,激光打孔也比普通的通孔设计在电气性能方面更加出色。

尽管没有采用电镀工艺的金手指,但Green DDR3依然保持了用料十足的8层PCB。进一步加强了产品的稳定性。

新的内存在贴片电阻和电容方面的用料同样厚道。在内存颗粒和金手指之间排列的排阻,能起到稳压作用,帮助内存更稳定的工作,提高内存的使用寿命。而在内存颗粒周围一圈围绕着的电容,可以起到滤波和耦合的作用,进一步确保内存的稳定性。

SNB平台助力加速 测试平台和规格说明

本次笔者分别尝试了台式机4GB和2GB内存的超频性能,内存测试的意义在于挖掘内存的潜力。本次测试分为两个部分:超频性能、延迟优化。当然,由于笔者只有一款4GB和一款2GB内存,因此也只能在单通道模式下进行测试。

测试平台中笔者采用了英特尔最新的酷睿i7 2600K处理器,关闭睿频加速选项。全新的Sandy Bridge平台通过改进的内存控制器,可以支持最高2133MHz乃至2400MHz的内存规格,而不必调节CPU外频,排除因CPU或者内存控制器的因素带来的影响。这也成为了现有进行内存测试的最佳平台。

不到1.35V就上2133 三星4GB窄条小测

默认环境下的CPU-Z截图(点击放大)

首先是4GB DDR3 1600MHz的内存测试,先在默认频率下跑一次AIDA64的内存测试。

在默认1600MHz CL11环境下的AIDA64成绩(点击放大)

此时内存的写入带宽达到12419MB/s,延迟为49.5纳秒。

接下来直接超频至2133MHz尝试,通过华硕的AI Suite软件检测内存电压,经过几经尝试,我们在1.3375V的电压下即可进入系统完成AIDA64的内存测试,此时时序为11-11-11-28。想想过去那些1.65V DDR3 1600的内存吧,先在达成同样的性能你只需要不到1.34V电压。

在1.3375V下顺利超频至2133MHz CL10(点击放大)

在这种环境下内存的写入带宽达到了16530MB/s,而延迟仅为39纳秒。

最后笔者尝试了在默认1600MHz的内存频率下,可以达成的最低时序。最终笔者的成绩为8-8-8-24,或许还可以微调,但是CL7应该是上不了的。

标准电压和默认的1600MHz下延迟从CL11最多降至CL8(点击放大)

在该环境下,内存带宽没有明显变化,但是延迟从49ns降低至44.5ns,此时电压依然为默认的1.35625V,没有变化。

可见这款4GB 30nm级低电压窄条内存相比40nm级标准电压内存,虽然超频能力没有变化,但是同样达成2133MHz频率下,新款内存所需要的电压明显更低。大家可以根据需要稍微加一点电压,但是这种内存一般并不吃电压。所以即便进一步加压,也不一定能够超频至2400MHz。

同样可上2133MHz 2GB型号超频尝试

对于年初的40纳米级系列内存,虽然4GB型号可以超频至2133MHz,但是2GB型号却只能超到1600MHz,不得不说是个遗憾。那么对于全新的30纳米级内存,是否能够弥补这一缺憾呢?

2GB内存达成了2133MHz CL10的水平(点击放大)

笔者直接在BIOS当中大胆地将频率调制2133MHz,电压依然使用了1.3375V,结果顺利地达成,但是笔者后来尝试,当电压进一步降低至1.325V依然可以完成AIDA64的测试,同时系统不出现花屏的现象,可见该内存还有进一步电压的挖掘潜力。

在1.35V下即可达成1600MHz CL8(点击放大)

然后笔者在1600MHz CL8下也顺利地通过了测试,但是电压为默认的1.35625V。

笔者记得三月份测试40纳米级内存时,曾经在1333MHz CL9下尝试的最低启动电压为1.23V,可以完成PCMark Vantage的内存测试。对于这款内存,加入就以当前1600MHz CL8下,可以达成什么样的电压呢?

在1600MHz CL8下电压降到1.25V依然可以运行(点击放大)

笔者使用华硕AI Suite软件进一步尝试,即便是电压下降到1.25V还是可以完成AIDA64的。

在1600MHz CL8下将电压降到1.23V时出现花屏现象(点击放大)

当笔者将电压进一步下调至1.23125V,出现了花屏现象。显然,1.25V或者1.24V就是这款内存在1600MHz CL8下的极限了。

总结:注重体验和稳定性玩家的首选

下面让我们来简单总结一下全新的三星30纳米级DDR3L低电压内存的特点吧:

1.全新的内存在外观、做工和用料方面都没有变化,依然保持原厂颗粒、8层PCB、足量的排阻和贴片电容,在当前内存市场急剧缩减的环境下三星并未选择主打廉价,因此新的内存售价也并不低;

2.1600MHz的频率可谓是DDR3内存进一步推进的标志,也是未来一年内的主流。但相比市面上同类DDR3 1600MHz普条产品,三星30纳米级内存还支持1.35V的低电压,级DDR3L标准,技术上仍处于领先地位。

3.它和其上一代40纳米级内存一样都可以在SandyBridge平台上超频至2133MHz,而且都无法在CL9的时序下达成,但是全新的30纳米级内存仅需要不到1.35V电压即可达成,相比上一代需要1.48V依然是个不小的进步;

4.上一代产品的2GB型号超频性能不佳,无法达成1866MHz或者更高的频率,而新一代产品为我们弥补了这一缺憾,无论是2GB还是4GB都能够超频至2133MHz频率。

5.新一代笔记本内存也同样达到了1600MHz 1.35V超低电压的规格,因此无论是游戏玩家还是注重节能的用户,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它有着和台式机内存同样出色的做工和用料,相信如果笔记本支持超频的话也可以尝试一下。

当然如果注重性价比的用户就可能不太合适三星原厂内存,然而对于当前内存白菜价的大环境来看,相信这对于注重体验和稳定性的玩家来说,并不会是问题。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