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代工起家冠捷液晶电视机的品牌冲动

互联网 | 编辑: 2006-12-21 00:0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依靠代工起家的冠捷,在自有品牌运营方面并没有多少经验,它将如何在这次转身当中找到突破口。

自有品牌冲动

依靠代工起家的冠捷,在自有品牌运营方面并没有多少经验,它将如何在这次转身当中找到突破口。

冠捷的北京总部隐遁于望京科技园内,找到它颇费了些周折。尽管在显示器产品出货量上已经跃居全球第一,在中国的家庭消费者中,大多数人对冠捷这个品牌仍是一知半解。

造成这种实力与品牌落差的原因,是冠捷的代工传统。 2005年,冠捷共销售了3280万台显示器,其中CRT显示器1342万台,LCD显示器1938万台,比2004年增长了28%,从而跃居全球计算机 显示器的龙头。但这之中,超过八成为OEM产品,自有品牌的产品尚不足20%。

随着PC周边配件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客户对 OEM订单的价格一压再压,这大大挤压了代工厂商们的利润空间。“冠捷已经是显示器的代名词,”上任刚刚三个多月的冠捷中国区总经理徐文选说,“但做代工 没有太大前途,冠捷既然已经在生产环节占据了世界第一的位置,就一定会发展自有品牌,包括电视机。”

自有品牌冲动

冠捷的举动与那些轮番向世界品牌发动冲击的台资企业如 出一辙。代工的艰辛,使得很多中国台湾的制造企业都将发展自有品牌作为理想,华硕、明基品牌的成功,更让众多台资企业趋之若鹜。“冠捷已经为全球所有顶尖 的显示器、PC企业做过代工,这样我们就积累了丰富的制造和品质管理经验,再加上我们的产能,冠捷自有品牌显示器将在市场上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徐文选 说。

中国市场将是冠捷的一个突破口。中国已经是IT巨 头竞争的主战场,几乎所有的显示器品牌都在这里投入重兵,一直在代工领域默默无闻的冠捷想要在这里杀出血路,难度可想而知。冠捷的杀手锏是价格和渠道政 策。2005年,冠捷以160万台的销量从二线厂商中脱颖而出,排名第三位;2006年,冠捷的销量将达到230万台,从而前进到第二名的位置,逼近了头 名三星。

“三星已经注意到了我们的成长速度。”徐文选说。 2006年夏季,冠捷和三星在广州举行了一场面对面的价格战,一位冠捷经销商说,三星将数款主力型号的显示器价格直线拉低到同冠捷相仿的价位,形势非常危 急。冠捷决定全力应战,从渠道、产品、资金等资源给予前线支持,最终,三星的攻势未能取得预期效果,无功而返。“其实,价格战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局面。” 徐文选说,“三星的生产成本、经营成本比我们高,一打价格战,它的高附加值就荡然无存了。”

冠捷充满血性的攻势令竞争对手颇为头疼,也带来了 一些批评,分析者认为,单纯的价格战会损害企业的利润率。不过,对冠捷来说,这是为了扩大市场份额的战略性措施,必要的代价依然是值得的。接下来,冠捷准 备利用3年~5年的时间,实现自有品牌显示器在中国市场登顶的目标。

除了自有品牌,冠捷的另一个寄托是液晶电视业务。 在PC显示器的需求高峰过去之后,平板电视正成为下一个热点。据IDC统计,中国市场平板电视在2006年的出货量有望达到488.4万台,其中液晶电视 的出货量为409.2万台,冠捷也希望将其纳入自己的算盘当中。冠捷在电视机制造领域并无优势,不过,去年收购的飞利浦业务中,包含23英寸以下的电视机 产品,这给冠捷提供了必要的技术。

据悉,和普通家电企业的做法不同,冠捷准备将通过IT渠道来分销液晶电视。在中国,冠捷拥有68个平台商、2000多个经销商,这显然有利于避开传统渠道的激烈竞争,发挥冠捷渠道的能量。徐文选说,“大约有80%~90%的经销商对销售冠捷液晶电视抱有浓厚兴趣。”

徐文选透露,未来冠捷计划将代工和自有品牌产品的比重调整为7:3,这种平衡并不好把握,尤其是身处始终跌宕沉浮的液晶产业,风险可以说是如影随形。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3 页123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