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集团2006年总结:新世界 新联想

互联网 | 编辑: 2007-01-04 04:00:00原创 一键看全文

  2006年8月,在《福布斯》杂志公布的“中国顶尖企业榜”中,联想高居榜首。这项旨在为中国读者推荐最具价值企业的调查,充分肯定了联想在国际化进程中的表现,高度评价了联想“持续赢利的能力”。 9月,美林证券将联想股票评级由“持股观望”上调至“买进”,显示了对联想

第二部分 实施全价值链创新 持续提升全球竞争力(2)

  四、运作创新——打造黄金供应链

  为了在全球各市场提高对客户要求的响应速度,加强集团的全球竞争地位,并提高运营效率,2006年3月,联想集团宣布了一项令人关注的调整计划。这项调整计划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将全球供应链业务转移到离制造基地和供应商更近的地方;并将全球台式业务集中到中国进行管理以提升效率。

  联想在全球进行的“供应链再建工程”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接下来的任务是将供应链的改善转化为公司业绩的提升。联想通过改进整个IT基础设施的战略改革,提升供应链效率。这一改革首先在中国进行实验,然后在全球各地步步为营,进行推广。利用这个新的IT管理系统,联想将建立简单而高效的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快速而优质的服务。

  在中国,联想已经拥有非常高效的供应链和IT系统。在实施第一阶段IT策略的时候,联想又对这一系统做了进一步改善。月底结算原本要求关闭24小时,现在只需要6个小时,不需要中断业务就可以完成月底的结算。新IT系统还将降低复杂性。通过减少在美国市场上电脑的配置组合,复杂性降低了50%以上。

  2006年8月,联想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卓越中心”,这一新成立的组织将负责联想集团的供需预测、定价、销售和产品组合策略、库存管理以及相关业绩评估等工作,随时了解世界各地PC动态,包括存货管理以及供需预测等等。在竞争激烈的全球PC市场上,联想建立了中心平台来处理日常的问题,有效地管理并且应对客户和市场的各种挑战。通过完善供应链,联想将实现全球平台上的卓越运营。

  五、服务创新——卓越体系 先人一步

  著名管理学家托马斯·彼德斯说过:“只有把服务放在首位,企业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利润。”联想显然深谙其道,在服务举措与服务支持体系方面不断创新。

  从第一个实现三年保修,到第一个推出上门服务,从第一个推出节假日无休服务,到成为第一个为奥运提供IT支持服务的中国厂商,无论是面向商业客户还是个人消费客户,联想在服务方面永远领先竞争对手一步,并屡开历史先河。

  目前联想已经形成了一个由个人消费、中小企业和大客户组成的,全面覆盖市场分类的完整服务体系。2006年联想相继推出“2×2×365”的“快速修复服务”,全国实现了2小时响应,1250个城市实现第2日上门修复;针对企业级用户,联想打造“专属服务”的全方位一体化服务体系,覆盖了用户在售前、售中到售后的全部环节。先人一步,不断创新服务举措,业已成为联想屡创市场佳绩的重要保障。

  为了在全球范围提供最卓越的服务,联想组建了一个全新的独立服务机构,促进所有部门的服务渗透到全球每一个区域,通过服务为客户增值。作为2004年Think产品战略合作的延续,联想集团大中国区与IBM完成了Think产品在中国市场服务合约的变更。根据新合约,自2006年10月1日起,由联想大中国区全面接管国内联想Think产品的售后服务。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断创新的强大的服务支持体系,是联想服务最坚实的保障。创新造就了业界领先的客户联络中心,能够满足日接待2.8万人次电话咨询、50万人次的网上服务和5000次的上门调度;1063家服务网点, 5700名通过国家信产部权威认证的服务工程师,五级以上城市覆盖率100%,保障在全国1250个城市提供第二日的修复服务;备件运作创新,造就了全国2个备件中心库,13个区域备件分库,300多个一线备件库,备件次日10时送达率超过90%;服务过程管理创新,用158项服务指标跟踪和分析服务站的运作状况及管理水平,持续改进业务。用75项数据对每一个服务进程进行监控,跟踪异常服务进程,确保承诺的兑现。

  付出总有回报:8月,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CCID)举办的第九届“IT服务年会”上,CCID公布了“2006年中国IT服务用户满意度调查”结果。在这一素有IT服务风向标之称的调查中,联想集团再度荣膺“最具价值的IT服务企业”的殊荣,创造了IT年度服务大奖九连冠的记录。服务创新,构建了联想又一个差异化的核心竞争优势。

  六、管理创新——汇聚全球行业精英 共同打造“赢文化”

  2006年,联想继续大力吸纳全球最优秀的人才加盟,构建世界PC行业最强有力的管理团队。行业精英的汇聚,给联想带来了关系型客户以及供应链等方面的更丰富经验,进一步增强了联想管理团队的实力。现在的联想管理团队,在不断国际化精英化的同时,也进一步年轻化和多元化。

  联想CEO阿梅里奥曾经提到加入联想的原因:“联想在如此短的时间能够取得这么突出的成绩,我的印象非常深刻。联想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基础,实现盈利性增长的机会非常大。联想是一家创造历史,具有突破性的公司,能成为这样公司中的一员我感到非常自豪。” 业内人士分析,联想诱人的前景和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吸引业界精英的主要因素。

  并购IBM PC事业部以后,通过原联想文化和IBM文化的不断融合,联想致力于打造新的“赢文化”。其文化整合的顺利推进,已经出乎了众多业内人士的预料。我们不得不分析一下何谓“赢文化”,联想是如何创造了企业文化融合的奇迹。

  首先,联想在整合过程中通过分析发现,以前的联想文化和IBM企业文化的核心层次是相当一致的:成就客户、精准求实、诚信负责、创业创新——这构成了新联想的核心价值观,也是每一个成功的企业不可或缺的文化基础、价值核心。

  在具体的整合过程中,联想开发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文化融合手段。在并购之初,联想提出了“坦诚、尊重、妥协”的沟通三原则,为顺畅的文化融合奠定了基础;随后,通过开展“文化鸡尾酒活动”,组织案例讨论等形式,帮助员工发现和理解双方在行为方式上的差异性,并且通过网络平台,让员工们自己出谋划策,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其次,联想深度分析并把握了适应行业和环境需要的文化特性。对于技术日新月异,价格千变万化,“毛巾里面拧水”的PC行业,速度、效率、纪律性以及业绩导向,是PC企业不可或缺的基因。在这四点上,原先的联想做得很好,这也是联想在中国能够取得成功并不断发展的原动力所在。在这一层面,联想更多地把这些适应行业要求的文化注入新公司。

  至于建立在这两个层次文化基础之上的,每一个人的行为准则和做事方式,随着国际化的深入,联想必然地做出了调整和改变。

  以前中国员工更习惯于等着上面授权协调,得到指示再行动,现在的联想要求员工自我授权,敢于承诺,主动地承担项目和任务(包括跨部门的项目和任务);中国员工往往倾向于“划地为界”,不关心与自己不直接相关的事务,现在,他们学习国际同事的长处,更愿分享想法、贡献主意,更主动地沟通、表达;中国人喜欢定性分析,从经验出发下结论,现在,他们迅速掌握科学的项目管理、流程管理方法,更加“down to detail”,善于以数据说话、理性分析。

  企业间的文化融合,不是一场东风压倒西风,或者西风压倒东风的战争,而是一个兼收并蓄、去芜存精的过程。联想之所以能够成功整合,就是因为其管理层,其每一名员工,都希望赢,都有共同的目标——让整个公司在行业里面胜出;都有很强的意愿去打造一个“赢”的文化。有鉴于此,杨元庆不无自豪地说:“这就是我们的源泉,也是我们对未来的信心所在。”

  联想通过全价值链创新,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通过进一步深化双模式,联想在打造各个细分区域的领先优势,覆盖全球的更多市场;通过全球品牌战略,在全球打造联想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形成品牌竞争力;通过一系列供应链改善措施和成本控制,提升产品竞争力……一系列的创新举措,将为联想国际化的大厦夯实基础,为联想的全球基业打牢根基。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