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Konami宣布《恶魔城:暗影之王》登陆PC平台的时候,小编就在想游戏的开发团队Mercury Steam会不会出现与自身开发经验不足的情况,毕竟这家工作室之前的名声也不错,制作过几款颇具创意的游戏,该作毕竟是2010年的一款主机游戏,时至今日才以PC版的身份与广大玩家见面。
恶魔城:暗影之王
当Konami宣布《恶魔城:暗影之王》登陆PC平台的时候,小编就在想游戏的开发团队Mercury Steam会不会出现与自身开发经验不足的情况,毕竟这家工作室之前的名声不大,但制作过几款颇具创意的游戏,该作毕竟是2010年的一款主机游戏,时至今日才以PC版的身份与广大玩家见面。
早先小编曾对该作的DEMO版本有过一个大致的点评,整个流程虽然不长, 但大体上第一印象还是不错的,尤其是游戏的菜单设计,可以说非常明显的突出了恶魔城那种古朴的风格。
期待正式版《恶魔城:暗影之王2》BETA点评
http://article.pchome.net/content-1643972.html
而该作的正式版画面在实际测试下来,没有出现所谓的主机移植的坑爹状况出现,优化也十分不错,帧率对CPU的要求并不是很高,而且游戏对键盘的指示很恰当,简言之,《恶魔城。暗影之王》的PC版的画面要求是非常友善的。
测试平台
画面设置不多 但古书的菜单风格很赞
更多精彩游戏内容,请点击【游戏资讯】
PC版画面分析
和往常一样,依然使用的是I5-3570,8G内存,HD7870,Win7 64系统,游戏的显卡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在1920*1080分辨率下,关闭垂直同步,帧数可以达到一个很高的数值,而就像前面所说,该作的CPU要求不高,我们可以从截图看出对四核I5的使用率比较低。而且低配玩家完全不用担心运行流畅问题。
游戏中只有在过场动画时才会出现的人物中景
开场的雷雨交加 闪电照亮潮湿的气雾与石墙的场景气氛十分足
该作的PC版开发者非常聪明的在画面中加入了锐化过滤器,让PC版的画面更加鲜亮,细节更加丰富,尤其是人物的细节,加上漂亮的风景,PC版能有这样的画质的确出人意料。
丛林场景的色调非常明丽
瀑布及其产生的雾气使得整个场景有仙化之感
从画面上来看,一个最大的嘈点在于游戏的视角问题,从技术层面来说固定视角是一个比较落后于时代的设计,只有在极少的情况采用固定视角才会有利于游戏表现。《恶魔城:暗影之王》采用固定视角不能说完全没有意义,因为游戏存在着一些解密的部分,但是相对的战斗部分的体验就降低了。
游戏采用固定视角比较遗憾 不过也能更好的凸出大气磅礴的场景
游戏有着一些解密的部分
对于游戏来说固定视角不得不说是一种偷懒的行为,一来不用考虑角度问题,建模什么的就能使用障眼法,而且游戏镜头往往不会随着人物动作跟进,而另一方面又能呈现大气的场景省略很多细节的刻画,不过放在该作中却是能够理解。
更多精彩游戏内容,请点击【游戏资讯】
画面总评
相比于一些讲究技术流的游戏,如《地铁》、《孤岛危机》等这些业界顶尖的技术流游戏,显然《恶魔城:暗影之王》不是此类风格,游戏的整体贴图技术不能说精细,人物建模,物品以及场景的纹理现在来看都是比较一般的水平,但引擎技术的不行不意味画面就一定惨不忍睹,一个游戏的视角表现力强到什么程度,不仅看贴图纹理多么精细,光照多科学写实,还得看它表现的是什么。
同技术流大作相比《恶魔城:暗影之王》走的是美工流的路线,凭借了对色调搭配的准确掌握,场景氛围的点滴渲染。游戏用不算上乘的贴图技术和光照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冷峻与柔美俱全,光明与黑暗同在的魔幻世界。
也正因为如此,即便玩家已经体验过众多硬件杀手级游戏,也依然会对这款作品的画面给出一个积极的评价。而至于喜不喜欢他固定视角的战斗风格,那就另作他论了。
游戏走的是纯美工流路线
对战泰坦
更多精彩游戏内容,请点击【游戏资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