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INTEL的915平台的发布,最新的ICH6-M也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而ICH6除了在一些电源管理特性方面有所增强外,也正式引入了SATA(串行ATA,以下简称SATA)和PCI-E概念。对于笔记本来说,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一直使用着PATA(并行ATA,以下简称PATA)来连接硬盘,SATA的出现无疑
SATA笔记本硬盘的现状和将来
SATA笔记本硬盘的现状和将来
虽然在台式机上,SATA硬盘已经变的非常普及。但在移动市场,我们却很少有装配了SATA硬盘的笔记本电脑,原因何在?
首先是价格问题。SATA笔记本硬盘的价格现在依然十分坚挺,而且市场上也十分罕见(因为没有DIY市场)。笔记本厂商对其成本是非常敏感的,在SATA没有大幅度的降价之前,大范围的SATA普及是不可能的。即使INTEL现在大推SATA,并在ICH-6M只设计了一个PATA通道,还是有不少制造商用转换芯片将ICH6M上的SATA转换成传统的PATA,以降低成本。如图是大家比较熟悉的Marvell公司的产品,用以完成PATA到SATA的转换,相应的,在笔记本上用来做SATA到PATA转换的是Marvell 8040(不过现在好像只有样品,还没正式出货)。由此也可以看出,SATA硬盘的价格因素将大大制约其发展的速度。
图17:PATA/SATA转换芯片特写
其次是效能问题。我们知道,目前最快的PATA笔记本硬盘是HGST的7K60,而它采用的是ATA-100的接口,其传输速度达到了100MB/S。但遗憾的是,7K60内部的传输速度仅有518Mb/s= 64.75MB/S。也就是说目前的瓶颈不在接口上,而在于内部的传输速度上。尽管SATA将接口速度提高到理论上的150MB/S,但由于内部速度的限制,这个接口速度不过是个摆设罢了。当然,我们也可以使用大容量的缓存来提高硬盘的整体性能,但这没有在根本上解决问题,磁盘内部速度的上升才能真正提升硬盘的速度。
图18 19:日立的7k60是目前最快的笔记本硬盘
再次,由于笔记本的特殊性,设计师在设计笔记本电脑的时候已经把硬盘数据线的干扰考虑到了,他们会作出最大努力调整硬盘的数据走线,使之完全符合ATA、南桥芯片以及硬盘厂商的规范。而消费者要做的,仅仅是把硬盘插入笔记本而已。这点上不存在类似台式机的线缆问题,如果说SATA在笔记本硬盘上相对PATA的优势,那也不过是SATA的针脚不容易受伤而已。
图20:如果设计师仍然能满足ATA-100的建议书,那SATA的需求就不那么强烈
还有就是市场因素。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大量PATA硬盘也需要消化,而我们现在用的笔记本电脑用的也绝大部分是PATA的硬盘。所以除了营盘制造商和INTEL在大肆鼓推外,其他不管是笔记本制造商工厂还是DIY市场对SATA的需求均不强烈。
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相信,从PATA到SATA的进化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脚步。
从硬盘本身的性能来讲,其内部传输速度肯定会越来越高。当其超过当前最高的PATA接口速度(133MB/S)后, 再用PATA的接口就不可能了,信号干扰将会大大增加出错的概率,从而影响到最终的传输速度。而在笔记本上,由于设计师可以针对更快的PATA布线做出更短的引线,更好的EMI防护以保证传输信号的质量,虽然这样做会增加开发的时间和成本,不过相对于目前SATA和PATA的差价,这点成本根本算不了什么。所以对于笔记本厂商来说,排除了一些高端机型作为其设计实力的体现外,在大众机型上运用SATA硬盘的时候,必将是SATA和PATA的价格相当的时候。
INTEL的态度一向是PC产业的风向标。在刚刚发布的SONOMA平台上,ICH6-M的PATA接口已经被减少为一个,而多出了三个SATA接口。随着INTEL对SATA不遗余力的推进,我相信SATA取代PATA也是迟早的事。
另外,PATA的一些固有的特性,比如不支持热拔插,高功耗等也将使它逐步的退出历史舞台。
结束语
在过去15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最为流行的桌面机和笔记本硬盘标准就是PATA标准,PATA的发展史简直可以说是PC业的发展史。但我们必须得面对,任何技术随着人们对其性能越来越苛刻的要求都将会被淘汰——就像当年PCI取代ISA一样。
但虽然如此,PATA标准还不会立即消亡。绝大部分的PC系统都在运行PATA设备,并且这样的状况还要维持一段时间。对于移动市场,考虑到性能瓶颈和市场因素,或许要等到其性能的大幅度增长(主要是内部传输速度)和价格的滑落才能真正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