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一个网友眼中的中国信息化现状

互联网 | 编辑: 江海明 2007-05-11 00:3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很多人都相信中国管理信息化市场前途是一片光明,但从很多言论来看,对这个行业有很多悲观的言论。1992年大家怀疑CAD,95年大家怀疑CIMS,98年大家怀疑MIS,2000年开始怀疑ERP一直到现在,2002年“兵败PDM”的言论也不断出头,好像中国信息化始终在怀疑中前行。

离散型制造业信息化的假象

实际上我们目前感觉信息化实施不太成功,主要还是出在离散型的制造业信息化领域,特别是离散型的制造业管理信息化领域。

信息化在制造业,本身至少包括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也就是网络硬件建设,在很多企业这些投资都是很顺利,也是很有成效的;

二是在网络硬件基础上的工具软件推广,现在应用电脑的企业哪个没有用文字排版系统,用计算机绘图软件,还有一些特殊用途工具型软件?包括定制开发的一些小程序?

这些软件应用不但保障了信息化硬件投资发挥效益,也的确提高了工作效率,现在谁还喜欢手写报告,修改太不方便,排版也不方便,对不对?

我个人发现信息化对中国人比较有利,因为中国人比较强调书法文化,但现在很多人字不好,用信息化这些缺点就都不存在了。现在字写得不好的可以当秘书,写得好的可以当领导,给别人题字。

在设计部门,当年甩图板,很多人不习惯,认为不如手画快,推广阻力很大,但现在又有几个人愿意手工绘图呢?效率相差太大了。

所以工具层面信息化还在发展,还在进步,这些领域信息化给我们制造业也带来了巨大效益和好处的。

第三个层面是管理信息化,在制造业信息化领域,这才是我们信息化实施的重灾区。

我个人比较赞同将管理软件分为以ERP为主导的管理信息化,CRM、SCM其实最终都可以纳入ERP的一部分业务中;另外就是以PDM为主导的技术信息化两大块。

这两块实施中问题的确比较多,也比较大,至少对这两个方面信息化行业发展起到很大的负面影响。

但我们从总体来看,整个信息化投入很大程度上还是有效益,出效益的,即使在问题比较多的管理信息化实施领域,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施不太成功的原因。

实施不太成功只是个现象,是个问题,但并非一定就是原因。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 上一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