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流程管理是制造业提升的关键

互联网 | 编辑: 江海明 2007-09-24 15:23:00转载-投稿

随着信息化普及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强,对于中国的制造业而言,是否需要实施信息化已经不置可否。但是,如何提升制造业的信息化效益却成为制造型企业实施信息化时所面临的难题。在日前举行的“ERP WORLD 2007 世界级制造”中国ERP行业峰会上,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毛基业教授表示,抓好流程管理并注重精细化,是制造型企业提升信息化实施效益的关键。

对于生产流程相对繁琐的制造业而言,ERP系统特别是基于流程管理为核心的ERP系统的实施就显得更为重要。虽然对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的要求与其它行业相似,但由于流程制造中物料的变动性强,工艺流程的制约变量多,其在生产、物流管理上与离散行业的差异显著。

从原料需求的判断,到物料的采购,生产车间的管理,成品的加工、检验,以及仓储、物流等各个环节所呈现出的不确定性,导致了整个流程的管理所受制约变量增多,增加了ERP系统实施的难度。但也由于此,流程管理的重要性在制造业就显得尤为突出。毛基业认为: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核心就是流程管理。要想长期获利,就必须在生产环节控制上下功夫,抓好流程管理。

毛基业还进一步指出要精细化管理。他表示,市场竞争正向“以客户为导向”的趋势发展,在这种竞争体系下,企业构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已不再仅仅是以规模为基础,或以新产品和新技术作为企业优势的背景。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的竞争更多的来自于对外部需求的快速反应、个性化需求的满足、用服务满足情感体验等方面。

在此前提下,以往的粗放式管理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需求,基于信息时代背景下的精细化流程管理成为了必然。流程管理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图形描述(很多企业只有工作路径描述,而没有系统的流程描述),而是一个系统性技术体系。精细化流程管理要求企业的流程体系必须要体现整个业务的信息流、业务流、价值流三个基本的方面,以响应企业对于流程运行的效率、顺畅、成本、增值、快速反应的精益化要求。

流程化与信息化组织有效运行的条件,是必须建立起相应的组织价值体系、流程责任体系、流程权力体系和流程利益分配体系的配合机制。这就是有关流程化管理的系统性问题,也即有关组织价值结构、责任、权力和利益分配的协同性问题。

“当然,精细化流程管理的实现也需要有一个过程,”毛基业教授认为,“随着企业的不断学习、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生产流程过程也会逐渐碰到流程再造的过程,精细化管理模式的精髓也就会随之出现了。”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