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纠纷维权成功率不到三成 尽量选货到付款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8-02-25 09:09:00转载

有位消费者最近在网上看中一款手机,汇款后商家既不发货也不退款,工商部门介入调查时发现,根本找不到销售商。市消费者协会近日统计发现,因为种种原因,网购纠纷仅有三成维权成功。

网购手机损失5400元

近日,消费者陈先生向秦淮区消协投诉称,

他在网上“好又多数码城”购买手机,结果汇了款后“连货物的影子都没看到”。

他说,前段时间,他在网上的“好又多数码城”(网上的登记地点为南京市长乐路好又多购物中心)看中一款手机,价格比市场价便宜近千元。网上商城工作人员称,只要他交纳1700元押金,两天内就能收到手机。陈先生于是交了1700元,但商城工作人员又称,手机全是两部装,必须同时购买两部,因此必须再交1700元,另外再交2000元会员费。

陈先生无奈地陆续交了5400元,但并没有收到手机。此时,他意识到可能上当了,赶紧向秦淮区消协投诉。消协工作人员调查发现,长乐路上根本没有所谓的“好又多数码城”。

类似网购纠纷并非个案。市消协统计显示,近年来,网购纠纷呈多发趋势。去年网购纠纷就多达上百起。

网购纠纷七成维权失败

“目前,网络购物以服装、小家电、手机、电脑、图书等为主。”市消协有关负责人介绍,由于绝大部分网络销售商根本不办理营业执照,也没有实体店,因此网购纠纷调解难度较大。

记者了解到,在去年我市消协接到的近百起网购纠纷中,仅有约30起维权成功———经消协调解后,商家为消费者办理了退货或退款。但另外约70起纠纷,均因为种种原因维权失败。 “网络商家更新速度快,出现纠纷时很多商家已经‘关门’;消费者投诉时无法出示正规购物发票或有效凭证,生产厂家不‘认账’;此外,网购产品还有一些竟是‘三无’产品……这些都导致了网购纠纷维权难。”该负责人分析。

如何规避网购风险?

方便快捷的网上购物方式如今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但网购风险也不容忽视。

如何规避网购风险?工商人士提醒,首先,网上购物应尽量选择访问量大、信誉度高的商家。尽可能对其经营资格进行核实,了解商家的具体地址、固定电话号码、企业信誉等基本情况;其次,尽量选择货到付款方式———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将货款打到第三方,等收到货物并验货后再通知第三方将货款支付给商家。尽量不要将货款汇入私人账户;此外,天上不会掉馅饼,对超低价商品要保持警惕;在交易过程中,消费者应索要正规发票和三包凭证,保留完整的“电子交易单据”等交易证据。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