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奥林巴斯E-420 +14-42MM套头或双套头的版本都是不错的入门DSLR选择。作为第一款打出CROSSOVER理念的数码单反产品,菜鸟用户们不必担心相机不会用,MM用户不必担心相机拿不动。反正奥林巴斯E-420套装的重量和消费旗舰DC们差不多,虽不“卡片”但也绝不“
奥林巴斯E-420饼干套装到站
尽管我提前几天得到了这套奥林巴斯E-420与ZD 25MM F2.8“饼干”镜头套装,但按照PCHOME与奥林巴斯方面的协议,我们必须等到今天(2008年3月28日)才能正式以官方身份像大家介绍这款目前世界上最小巧的数码单反套装产品。
早在我得到测试样机前,我已经就这个组合的发布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了一些文字(详情请见《从E420和饼干头发布 看奥林巴斯的开窍》一文)。在这篇标题不太客气的博文里,我对奥林巴斯4/3规范E系统在走了几年“贪大贪指标”的弯路后重新采用4/3系统所擅长的“小型化,轻量化”设计表示高兴。我和其他关心4/3系统发展的朋友(特别是一大批老OLYMPUS FANS)已经被奥林巴斯提前放出的那几张官方宣传画所“毒倒”,一直在期待能够早日看到“饼干”套装真机。
当这套小玩意终于正式到我手里的时候,我首先注意的还是它的形体问题。奥林巴斯E-420实际还是和前作E-400/410同样大小,就如同我在博客中所说的“正是因为其他企业的不努力,所以奥林巴斯能够依然靠这个系列保持着世界最小DSLR的称号”。或许是奥林巴斯那幅从口袋里掏出这套饼干套装宣传画的欺骗性太大,当我实际看到奥林巴斯E-420+25MM F2.8套装的时并没有觉得这款产品已经小到可以塞入外衣口袋的水平——大概是奥林巴斯的口袋比较大的缘故吧。。。^_^
我为了能够写好这篇文字,还特地与我们新DC主编胡斌DD跑去了奥林巴斯的上海总部与他们的设计/销售朋友见了一次面。奥林巴斯方面显然非常重视这套产品,和我们一起探讨了这款产品的相关特性、设计理念以及随后的市场推广计划。总体来看,奥林巴斯这套产品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销售意义,恐怕即使是厂商方面也并没有期望这个套装本身能够产生多大的销量,但“饼干”套装或许能够给已经逐渐变的“套路”的DSLR市场带来一些新意。
世界最小巧的数码单反相机
奥林巴斯E-420主机三围是129.5 x 91 x 53 mm(不包括突出部分),重量为380克(仅主机身)。这个成绩不但远远小于其他品牌的任何一款DSLR产品,而且就是对比一些消费DC也并不觉得沉重。即使是为它配上了新饼干头或者14-42MM 标准套头,总重量也不超过1千克,整体外观大致可与一些我们所说的消费旗舰DC相当。当然,受到轻巧机身的限制,我们很遗憾的并没有能在奥林巴斯E-420身上看到E-3所用的翻转LCD屏幕和IS防抖功能。
为了能够更好的向大家说明这款400克不到体重的世界最小DSLR(到奥林巴斯E-420发布时为准)的实际尺寸,我们很是费心思的找了几款不同体型的数码相机产品,用来和奥林巴斯E-420做合影。比如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台索尼A350。这台被我们评价为目前最佳入门DSLR的新品本身在形体方面并没有什么出众,不过我们为它配备的这支卡尔蔡司24-70MM F2.8镜头就满值得一看了。
这款镜头是索尼方面最新发布的标准变焦镜,从焦距方面来看就可以推测出距离索尼全幅DSLR发布已为期不远。不过我今天并没有打算介绍这支定价达到12000元的牛头的意思,只是用来让大家对比着看看奥林巴斯E-420到底有多小。
看过大的,再来看看小的。我们手上还有一款奥林巴斯的机器,这款MJU790SW是一款比较经典的710万像素小型数码相机,特点是它能够勇敢的从1.5米高台上跳水,然后在三米水深的池子里面“裸泳”。不过,这款“有伤风化”的机器也并非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反正是拿来做陪练,能够证明奥林巴斯E-420与它的机身正面面积没有差多少就行。
这里有张大合影。除了奥林巴斯E-420和上面说到的一大一小两款相机外,还要塞入一个超长焦的松下FZ18相机。从照片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奥林巴斯E-420+饼干头的套装在体积方面与松下FZ18差异并不大,尽管机身肩膀显得更阔一点,但无论是机身高度还是厚度(这一点非常重要),两套产品的确是非常近似。一般来说,只要一个小型的相机包(甚至只是一个软布的内袋)就能轻松的把这套世界最小DSLR带走。即使是换下饼干头而使用14-42MM的套装头,用户也基本不用考虑相机的便携性问题。
还是那句,尽管不太可能真的把奥林巴斯E-420饼干头套装塞入普通外套口袋里跑来跑去,但只要你能接受普通消费DC的体积就肯定不会对奥林巴斯E-420的便携性产生怀疑。
最后,我还要非常亮骚的摆出这张照片:对比选手不是相机,而是目前最为流行的"MBA"——苹果MACBOOK AIR笔记本电脑。当世界最薄笔记本电脑遇上了世界最小数码单反相机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毫无疑问,就算在性能方面还有可提升的空间,但至少在外观上实在很好很强大。
外观设计与E-410几无二致
在我的那篇博文中已经谈到了奥林巴斯E-420对比前作E-410的一些改进,主要包括:
2。增加了反差对焦以及反差/相差混合对焦
3。支持无线闪灯
4。新的NMOS感光芯片,11.8M总象素,10M有效象素,看有效象素和总象素,应该是E-3或者L10的感光芯片(E410/E510, 10.9 M总象素,10M有效象素), 如是,则动态范围有所提高(大概高光提高0.7EV,弱光提高1.0EV),噪声水平更低。
5。人脸检测对焦
6。新的2.7" LCD, 23W象素(E410是2.5" LCD 20W象素)
7。改进白平衡算法(E3的)
8。TruePic III引擎,连排3.5fps,可连排8张raw (E410 连拍3.0fps,可连拍7张raw)
总体来说,这些改进都是在机身内部的,而非在机身上。不过,既然我手上还有一台E-410在,那么我们不妨在这里做一下对比,顺便就把奥林巴斯E-420的外观设计也介绍完了。
两款相机使用的机身材质都是相同的。我们通常把这种机身材质称为工程塑料,但它的实际原料是高强度的工程树脂。这种材质比普通ABS工程塑料更强韧,当然价格也更高一些。我曾经访问过奥林巴斯的日本工厂,那里生产的入门级数码相机产品基本采用工程塑料铸造板件,树脂则用在高端单反机身和镜头上。另外,奥林巴斯E-420机身内也带有部分金属框架用于加强机身结构——当然,这必须是在保证机身轻量化的前提下进行的。
尽管两款相机都标注着10.OMP的标记,但据说奥林巴斯E-420所用的千万像素LIVE MOS传感器与前作并不相同。这块感光元件被怀疑正是E-3上使用的那一款,从理论上在曝光宽容度、噪点控制水平方面都比奥林巴斯E-410所用的那款表现更好一些。这一点需要靠后面的样张测试来证明。
不过我们可以从下面这张侧面对比图上清晰的看到新老两款相机在外观上的差异之一。对比前作,奥林巴斯E-420的手柄部分有一个轮廓更明显,起伏高度更大的凸起。我曾经在奥林巴斯E-410的评测中批评那款小机器缺乏起伏的手柄设计不佳,不能让消费者靠手指轻松的沟住手柄而必须靠手指用力握住机身才行。现在奥林巴斯E-420在手柄上的这个改动显然听取了消费者和媒体的意见,值得小小表扬一下。
两者在外观上的另一大差异是在LCD屏幕上。奥林巴斯E-420采用的是一块2.7英的23万像素第二代超晶LCD屏,而E-410用的则是块2.5英寸屏幕。说实话,我对奥林巴斯E-410的那块屏幕是颇有怨言的,那块屏幕颜色偏黄不说而且宽容度非常小,经常会出现画面显示过曝或者欠曝的问题。我最初用E-410拍摄时即时回放照片,看到屏幕上的画面效果顿时心里“拔凉拔凉的”,但等回家把照片往PC上一倒,仔细在显示器上看过后又觉得实际画面效果还行——屏幕的欺骗性太大了。
现在这块新屏幕不但面积更大一些,而且在画面色彩方面有了很大提升。按照奥林巴斯给的资料显示,新屏幕色彩范围从老屏幕的45%提升到70%,对比度则有接近2倍的提升。尤其是画面暗部的色彩还原能力得到很大提升,整体色彩也做了修正。这里有一张屏摄对比图,很显然,画面右侧的奥林巴斯E-410屏幕的确偏黄,而左侧的新屏幕色温更高,同时也显得更丰富多彩一些。
其他配件,比如依然不肯学习富士兼容SD的存储卡插槽以及完全和E-410通用的BCS-1充电器、BLS1电池(1150毫安)都实在没有什么好多说的,我就打算一笔带过了。
对了,我手上的这台奥林巴斯E-420是与镜头分开包装的。尽管在奥林巴斯E-420包装盒子里已经能够看到一份简略的快速指南,若干张配套软件光盘,但整个盒子还是典型的“无码”白壳。所以,这台奥林巴斯E-420应该并不是最终销售版本,或许可能会和各位在市场上看到的奥林巴斯E-420有一些小差异。
必须要详细说明的25MM F2.8镜头
我早就说过,比之奥林巴斯E-420,我和广大4/3 FANS们更关注的其实是这枚ZUIKO DIGITAL 25MM F2.8饼干头。请特别注意,我早期看到一些资料上说该镜头标记带有ED字样,但我手头的这款镜头却并非如此。从官方资料来看,这支5片4组的小镜头也只有一片非球面镜片而并不带ED镜片。
由于奥林巴斯方面只给了一个裸头,因此我也不清楚它的实际包装会是怎样,包装里除了一个金属薄片式的LC-43(43毫米口径,不太常见)镜头盖外还有什么样的配件。
小小提一句,镜头盖背面清晰的印刷着CHINA字样。
ZUIKO DIGITAL 25MM F2.8尽管还没有宾得的那个兄弟那样扁平,但从外观上来看也的确轻薄。整个镜头重量不过95克,拿在手中实在是浑若无物。镜头前部带有银色、蓝色圈各一道。前者是中高端ZD镜头的标记,后者好像普遍出现在各款新ZD镜头上,并没有等级划分含义。
ZUIKO DIGITAL 25MM F2.8既然带上银圈,当然肯定要采用金属卡口。我当然没有办法从制造工艺上对小饼干挑剔什么,相对它的体型,95克的总重拿在手里还真有些沉甸甸的手感。有网友评论说为什么不在镜头对焦环上标注焦距数字,我只能提醒他奥林巴斯的这些镜头都采用电子对焦环,因此没有办法(也没有意义)象其他品牌那样在镜头上酷酷的标注焦距。
这枚镜头采用7片光圈,基本能够保证产生一个浑圆的光圈以及比较油润自然的背景虚化,这一点我在后文中会放出一些样张说明。
当然,受到形体限制,这枚镜头没有能够带有SWD超声波马达、也不能把光圈做到大家所期望的F2、F1.8甚至更大,但我觉得F2.8的光圈也已算基本满足了用户对于大光圈的需求,至少对比适马DP1的F4镜头还有不小的优势,这一点我也会在后面再次谈到。
我也希望奥林巴斯方面能够尽快推出一款正常体型的25毫米标头产品,SWD自然是一定要的,光圈当然也是越大越好,别说F1.8,就是F1.4也没有什么不可能。
得到进一步改进的LIVE VIEW功能
从当年开创性的E-330以后,奥林巴斯还是第一次重新把LIVE VIEW实时取景能力作为新产品的重大卖点推出。奥林巴斯E-420尽管还是采用LIVE VIEW取景时提升反光板,依靠LIVE MOS直接工作的方式取景,但较以往产品还是有了一个重大的进步,那就是在LIVE VIEW状态下允许半按快门自动对焦。
以往的E系统产品,即使是旗舰E-3也只能靠按下机身背后的AEL键启动LIVE VIEW状态下的AF功能,相反4/3规格的另一大家松下却早早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实现了半按快门LIVE VIEW AF。最近,索尼公司则依靠使用当年E-330两块感光元件的方式实现了它的LIVE VIEW功能,同样也支持半按快门AF。而作为DSLR LIVE VIEW功能真正实现者的奥林巴斯,却始终被AEL键所困扰,这不得不说让人感到遗憾。
LIVE VIEW对焦速度展示
奥林巴斯E-420拥有三种LIVE VIEW模式,分别是:
(2) 混合式AF:先使用成像元件进行AF近似聚焦,再使用对焦传感器进行AF 操作后拍摄
(3) 图像刷新AF:半按快门进行图像刷新AF自动对焦,全按进行拍摄
简单来说,方式1就是E系统传统利用相位对焦的LIVE VIEW模式。这种模式同光学取景时对焦方式,必须暂时放下反光板,通过相位对焦原件完成对焦后再释放快门。这种模式不能半按快门启动AF(倒是可以直接按下快门);方法3则是和普通消费DC相同的对比对焦。依靠引擎检测感光原件捕捉画面中的对比度确定对焦点,使用手感和实际效果与普通消费DC近似;方法2则是这两种模式的结合。
我个人建议在LIVE VIEW模式下采用第三种“图像刷新AF”模式。这种模式虽然速度不如方式1快,但胜在操作手法熟悉、精度也高。至于模式2,我认为似乎没有什么使用价值:有两次对焦动作,效率自然不行,或许是奥林巴斯觉得相位对焦精度更高?
三种不同的LIVE VIEW模式
尽管在采用光学取景器时,奥林巴斯E-420只能采用老三点取景。不过依靠改进的LIVE VIEW功能,本机能够在实时取景状态下实现11点对焦。我这里同样有一些屏幕截图和视频画面。可以看到,在启动了图像刷新AF模式后,屏幕上可以启动11个对焦点选择功能。启动该功能后,默认为11点自动对焦,用户也可以依靠左右移动机背上的十字键选择11个对焦点中的任何一个。尽管这样做的效率不是很高,但至少也算部分解决了老三点的问题,还是拥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比如在应用三脚架拍摄静物时候)。
9LIVE VIEW 11点对焦展示
另外,由于是采用LIVE MOS直接取景,因此奥林巴斯E-420的LIVE VIEW同样能对对焦点画面进行局部的放大,倍率分7X和10X两种。在拍摄点位于中央时,相机会自动激活AF,无需使用手动对焦,感觉还是很方便。我觉得这一点上,要比索尼A350/300的2倍放大(倍率受LIVE VIEW专用CCD分辨率限制)好用多了。
尽量向E-3靠拢的操作菜单
这里还有另外一些奥林巴斯E-420菜单截图。
乍看之下,奥林巴斯E-420的菜单和前作E-410差别不大:同样的黑、白、灰、黄四色菜单、近似的目录结构,这似乎已经成为E系统数码单反的传统式样。尽管这样的菜单绝谈不上美观,但对于各位E系统老鸟(比如我^_^)来说还是满亲切和便于上手的。
不过,我也发现有些奥林巴斯E-420菜单内容已经做了改变。比如,在控制相机曝光宽容度的灰阶栏目下,新增了自动档。这也是从奥林巴斯旗舰E-3以来第一款带有自动灰阶功能的E系统DSLR。对于该功能我已经在E-3评测中做了不少介绍,大致来说就是一种机身内曝光控制的进阶程序,能够有效抑制高光飞白和暗部死黑问题出现。奥林巴斯指出奥林巴斯E-420的曝光宽容度较E-410有一定改善(在色阶自动模式下启动阴影识别功能),应与这个功能有很大关系。
另外,在画质设定方面,奥林巴斯E-420对于画质等级的分类也不再采用沿用多年的SHQ/HQ/SQ标注方法,而是采用和E-3一样的LARGE/MID/SMALL画幅、FINE/NORMAL压缩比标注法。这种标注方法显然更直观、更容易被新用户理解,也比较符合目前各品牌通用的画质标注方式。
奥林巴斯E-420也提供了在删除RAW+JEPG文档时的某格式文件单独删除而保留副本的选项。
LIVE VIEW模式下的人脸识别,这也是我第一次在DSLR产品中看到这个功能(以前富士S5PRO实现了在回放状态下的人脸识别)。其实这个功能的加入也并不奇怪,既然LIVE VIEW在使用时的感觉已经和消费DC没有什么差别,那么把这个在消费DC中应用的很纯熟的功能加入到DSLR里去自然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我现在唯一的疑惑就是到底什么时候才会出现第一部具备视频拍摄功能的DSLR产品?
这是在光学取景模式下的对焦点选择画面,还是老三点。虽然我也明白奥林巴斯必须保持入门机与旗舰之间的档次差异,但似乎把老三点换成5点或者7点、抑或时把这老三点都改成对焦速度更快,对焦精度更准确的双十字模块,好像也能帮助奥林巴斯E-420吸引更多用户。
此外,既然是LIVE VIEW,相机能够实时显示不同白平衡下的画面效果,这一点自然毋庸置疑。奥林巴斯E-420在菜单中还提供这样的LIVE VIEW包围曝光/包围白平衡实时显示功能。能够让用户在同屏状态下看到不同白平衡、曝光补偿的最终效果,这的确是相当贴心的设计。尽管我自己并不常用这个功能,但也不得不感叹奥林巴斯的这款新机非常人性化。
LIVE VIEW实时白平衡
下面两幅动画用来展示奥林巴斯E-420在照片回放时的屏幕效果。既然已经用了2.7寸的大屏幕,奥林巴斯也有兴趣玩一把满屏小图片(同屏100张)的效果。当用户把选择照片的绿色框移动到其中某一张图片时,这张小缩略图还能略微自动放大一些,帮助用户看清楚画面内容。不过,我总觉得真想要体验这种满屏缩略图带来的便利,还是最好能配上类似尼康D3/300或者索尼A700/G1那样的92万像素LCD。
实际拍摄样张 ISO与锐度测试
尽管我并不认为奥林巴斯E-420在画面品质方面真的会比奥林巴斯E-410提升许多,但还是听从同事们的建议,对这款相机的感光度和降噪情况下的画面锐度做一些简单的测试。
按照奥林巴斯官方的说法,奥林巴斯E-420所使用的新型千万像素LIVE MOS在TRUEPIC III引擎的帮助下,拥有比过往更好的降噪效果、更低的伪色,另外通过精确伽马调整技术让引擎独立控制亮度和色彩信号,从而达到更加精准的色彩还原。我比较关注的是这款相机相对前作究竟能有什么样的提升,比如高感光度下噪点是否控制的更好、启动画面降噪的同时是否会大幅度削减画面锐度以及色彩是否真的比E-410更好一些。
点击下面这张缩略图,用户可以看到一张以PNG格式保存的,大约4MB容量的对比图。这张图片显示了奥林巴斯E-420分别在关闭噪声过滤(降噪)和打开噪声过滤(标准)情况下,从ISO100感光度直到ISO1600感光度的画质。为了和E-410对比,我还增加了一条E-410打开噪声过滤时的对比图像。在这测试过程中,两款相机的所有参数都设置相同,而且同样都使用25MM F2.8饼干头完成测试。
即使不看原图我相信大家也能发现这台奥林巴斯E-420在整体色调上要比E-410更明快一些。在同样的曝光参数下,似乎奥林巴斯E-420的画面更亮一点,而E-410的画面则略深。观察画面上的文字部分,奥林巴斯E-420相对能更好的还原白色,而E-410则显得有些发黄。
在锐度方面,ISO400下的画面对比似乎最能说明问题。我们注意到奥林巴斯E-420是否开启画面噪声过滤功能对降低中高感光度下画面里的颗粒感有很大影响,但此时画面的锐度差别却并不是很大。总体来看,虽然开启降噪后画面的锐度的确会有一定的降低,但下降程度对比E-410有明显改善。在使用同一镜头、同样参数设置的情况下,E-410的画面的确没有奥林巴斯E-420的样张锐利(不考虑色彩问题)。另外,请特别注意ISO 400片段中紫色与绿色笔之间露出的墙面织物细节。在奥林巴斯E-420的画面上,我们还是能隐约发现织物表面的纹理色彩差异,而E-410画面上的织物则是同一的暗黄色。奥林巴斯宣称对E-420在阴影部分的色彩控制能力进行了改进,看来这并不是一句空话。
我还特地对比了奥林巴斯E-420在不同降噪程度下画面锐度情况,上面这段样张拍摄时采用了ISO200的感光度。早期的E-410在默认的“标准”降噪模式下画面锐度损失惊人,我不得不提醒用户采用关闭降噪或者把降噪能力设置为“弱”。奥林巴斯E-420在这个问题做了一定的改进,尽管画面锐度依然随着降噪能力的提升而次第减弱,但各档之间的差异绝没有E-410/510那样明显。我们完全可以放心使用默认的“标准”降噪了。
事实上我并不喜欢为测试的数码相机做这种机械化的测试。我宁可多拍摄一些样张,用照片实例来展示一款相机的实际表现能力,这也就是我坚持用“样张说话”的评测方式原因所在。我在这里放出了一些这几天使用奥林巴斯E-420加25MM F2.8饼干头组合拍摄的样张,希望能够让大家对它们能有更直观的认识。
如何用E-420+饼干套装拍照片?
在使用奥林巴斯E-420的几天时间里,我几乎一直把这套组合带在身边。25MM F2.8镜头在4/3系统上的等效焦距是我们熟悉的50MM,也就是所谓“标头”。有关标头的概念,以“什么是标头”作为关键字在搜索引擎里面查询,第一条结果就来自于本站数码影像俱乐部的一个帖子。我觉得其中资深网友“不很懂”老师的回答可谓全面:
“标头是指其视角与人眼视角(单眼,不转动)相近的定焦镜头。由于镜头的视角是与片幅有关的,因此不同片幅相机的标头焦距各不相同。35mm相机的标头焦距是50mm左右。而120相机的标头在75mm左右,APS相机的标头焦距在35mm左右。而DSLR相机因其35mm等效系数不尽相同,相应的标头焦距也不同。如奥林巴斯E-1的系数是2,标头焦距应该是25mm左右。”
一般来说,标头的通用性很好,既可以退后几步用来拍摄风景,上前几步又能拍摄人像。像我手上的这只小饼干最近对焦距离为20CM,放大比率大约是0.38(135规格),所以多少还有一些特写能力,所以应用面非常广泛,几乎什么都能拍——即所谓定焦头同样也能“一头走天下”。
我通常比较喜欢锐利、色彩鲜艳的照片,而奥林巴斯E-420作为一款入门级别数码单反产品,即使不做任何后期调整光靠机身内设定就能直接输出相当不错的画面效果。我的这些样张大部分被设置在VIVID艳丽模式(画面锐度还要+1),其他设置则一般采用自动档。另外在感光度问题上,我始终把奥林巴斯E-420的感光度设置在“自动档”,上限为ISO400。我个人感觉奥林巴斯E-420在这个感光度下基本不用担心画面品质问题,但ISO 800的画面颗粒感以及暗部杂讯相对明显,虽然可用但的确会对画质产生不良影响。总体来看,虽然奥林巴斯E-420对比前作有了改善,但到目前位置4/3规格DSLR在高感光度画质方面依然与其他DSLR有差距。
手头的这些样张,大部分都来自于我上班、回家路上或者周末陪女友逛街时随手咔嚓的。使用这样一款小相机+小镜头组合,你完全不用担心重量、体积等等与便携性有关的问题。我有时把这套机器挂在脖子上,有时把它们用挂绳缠绕在手腕上,并没有像其他DSLR组合那样给我带来负重感。更重要的是,当你举起它们对准想要拍摄的人或物时,小小的相机并不会惊动你的拍摄对象,大部分人只会把你看做一个普通游客或者“拍照的人”,而并非“摄影师”。
我觉得能做到这一点非常重要,这就是所谓“没有侵略性”的器材。我的样张里面有几幅随手扫下的路人、卖艺人或者摊贩的照片,当我向他们举起相机时候,一般提醒自己不要过多的引起他们的注意。很多情况下,这些被拍摄者即使直面镜头,也并不会感到什么不自在。设想一下,如果我此时手中拿的并不是这套饼干套装,而是那套尼康D3+24-70 F2.8组合,那恐怕肯定会使对方为之变色,心中猜疑不定——这小子究竟是什么来头?!
在我的样张里还有不少特写或者小场景小品照片。这枚饼干头在都市里面恐怕比较难以表现真正大气磅礴的画面,但用来拍摄一些生活场景或小细节还是非常胜任的。F2.8的光圈能够让我在绝大多数光线条件下确保画面的清晰稳定——当然如果E-420带有IS防抖就更好了。在合适的焦距下,全开大光圈的饼干头同样能够换来比较不错浅景深效果,同时依然能在画面中心保持极佳的锐度与解析力。
更多实际拍摄样张与感受
我对于这套世界最小单反+饼干镜头的组合是相当满意的。从画面品质方面来说,尽管有许多4/3的FANS对于E-410/510以及这款新机的色彩风格不满意,但自己却还是满喜欢奥林巴斯E-420的浓艳色彩的。个人感觉这款机器相对E-410在色彩方面的确有了一定改进(改善了略偏黄的问题),而且曝光也的确表现良好,这一点可以从上一章节的某些夜间样张中观察出来。
机身性能方面,终于能够直接半按快门实现在LIVE VIEW模式下的自动对焦实在是E系统的一大进步,不过从对焦速度和切换速度上来看,奥林巴斯E-420的表现与索尼A350相比还是稍逊一筹。其他方面,奥林巴斯E-420的提升并不太大,一些新加入的功能比如LIVE VIEW下的11点对焦、人脸识别、灰阶自动等都属于软件功能层面的提升。这些功能的出现固然令人欣喜,但充其量不过是“前世界最小”DSLR锦上添花,奥林巴斯E-420并没有更多实质性的提升。
ZD 25MM F2.8饼干头的画面品质不错,即使全开光圈在画面中心部分也有良好的锐度和解析力,只是画面边缘部分在全开光圈时还是有紫边有色散的出现,但程度并不严重。通过我拍摄的画面也证明这支饼干头并没有出现大家曾经担心的画面畸变问题。
可以想见,奥林巴斯的设计人员在开发这支镜头时一方面要注意尽量控制好体积和重量,一方面又尽力想要实现大光圈和良好画质,其任务的确非常艰巨。好在我手上的这块饼干最终证明了奥林巴斯在光学领域的实力,表现或许还不能算是惊喜但也足以不让对饼干头有所期望的FANS感到失望。
我已经在本站的产品样张库内上传了大约40张奥林巴斯E-420+饼干头的样张。如果可能的话,我还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再陆续上传一些我使用这套组合拍摄的样张作品。除了我自己惯用的VIVID色彩模式外,我也将尝试其他一些色彩包括黑白、人像色彩模式的拍摄。
本站奥林巴斯E-420样张库的地址为:http://product.pchome.net/digital_dc_olympus_e_420/sample_pic_102562.html
另外,我也用这套组合为家里的宠物小猫拍摄了一些照片。由于家里光线条件不佳,加之小家伙一直在那边动个不停,所以这些照片并不能做到每张都清晰锐利。不过相比刻意挑选的样张,这些在居家环境中随手拈来的生活照好像反而更有“灵气”,我自己看了也会忍俊不已,对它们爱不释手。
我把这些照片连同以往拍摄的一些小猫照片发了一个题为《家有贱猫》的帖子到我的博客上,地址是:http://blog.pchome.net/~1269
数码单反的CROSSOVER时代来临?
如果光谈性能指标,我肯定会更寄希望于传说中的“E-520”。这款E-510的后续机种除了拥有奥林巴斯E-420在画质、LIVE VIEW等方面的全部优点外,据说还有可能继承旗舰E-3的某些特性比如旋转LCD屏幕、多点双十字对焦系统以及改进的IS部件等等;我同样也肯定会更希望能够看到一个带有F1.4超大光圈、具备SWD超声波马达还要带上ED与更多非球面镜片的标准身材ZD 25MM 标头。
但是,我今天关注的不是性能指标,而是另外一些东西。
这些东西就是E-420这款世界最小DSLR和这枚超薄饼干头组合在一起产生的,在DSLR领域中前所未有的便携性。严格一点的话,这些东西里还要加上奥林巴斯E-420改进的LIVE VIEW实时取景模式所带来的摄影便利性。
当我和胡斌在淮海路嘉华中心拜访奥林巴斯中国公司的朋友时,他们向我们展示了一些尚未定稿的奥林巴斯E-420宣传文档、宣传单页和店头广告草案。在这些宣传内容里,奥林巴斯试图为这套组合加上一个定义,某种理念。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CROSSOVER”。
CROSSOVER,意思是跨界。相信这个词对我的读者来说并不陌生,最近它正频繁的出现在几乎所有汽车相关媒体、广告上。从铃木SX4到大众CROSS POLO,这种既具备轿车舒适性同时又拥有越野车性能的新型车辆是目前最热门的车型。而奥林巴斯正在努力让消费者明白,CROSSOVER跨界这个词同样也可以用在数码相机产品上。
奥林巴斯E-420与饼干头的组合并不真的以性能指标或者最终画质为卖点,这款组合的最大卖点就是便携与易用。
由于是世界最小数码单反,由于是通用性极强的饼干标头,因此我们能够获得一套体积与普通消费级别DC相差无几而总重不过500克上下的数码单反套装;由于带有改进型的LIVE VIEW实时取景模式以及诸如人脸识别等功能,因此即使是一名过去只会用消费DC的新手也能很快掌握奥林巴斯E-420的操作而无需重新学习。
想想过去阻碍你购买单反的理由是什么?太大太重?抑或是不会玩“这么高级”的东西?现在这两点都不必再担心了。奥林巴斯E-420与饼干头的组合是一款真正跨界的产品,它既具备消费DC在便携性和操作便利性方面的特点,同时又是一款不折不扣的数码单反产品。这个组合的出现已经彻底消除了过去阻碍人们从消费DC走向数码单反的两大障碍,用奥林巴斯的话来说,你还有什么理由不投入DSLR的怀抱?
奥林巴斯E-420,现在就买吗?
那么,奥林巴斯E-420,现在就要买吗?
现在奥林巴斯中国方面还没有正式公布奥林巴斯E-420的上市计划,不过按照常理我们肯定会看到一个奥林巴斯E-420 + 14-42标准套头的套装版本。稍后一点,我想还会有双套头与单机身两种销售规格。此外,奥林巴斯方面还会发布一个奥林巴斯E-420机身 + ZD 25MM F2.8镜头的特别套装版本。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奥林巴斯E-420 +14-42MM套头或双套头的版本都是不错的入门DSLR选择。作为第一款打出CROSSOVER理念的数码单反产品,菜鸟用户们不必担心相机不会用,MM用户不必担心相机拿不动。反正奥林巴斯E-420套装的重量和消费旗舰DC们差不多,虽不“卡片”但也绝不“砖头”。
尽管有人还会老生常谈镜头群组的问题,但一方面奥林巴斯最近的几款新镜头的确品质不错(比如我钟爱的12-60以及50-200 SWD新版),另一方面适马也在积极的开发4/3卡口镜头,所以即使真到了不再满足于套头那一天,用户依然有不少好镜头(而且适马价格并不贵)可选。
单机身和饼干头套装的目标用户显然是有一定基础的摄影爱好者以及4/3 FANS们。我曾经说过,奥林巴斯E-420的出现或许会为我们带来一个“副机DSLR”概念。也就是说,数码单反用户不但可以购买消费DC作为单反副机,他们也可以购买一款类似奥林巴斯E-420饼干套装这样的产品作为主力DSLR的副机——不管他原先是4/3用户还是其他品牌DSLR用户都可以。
最后,我还是要谈到价格问题。奥林巴斯E-420机身的价格虽然还没有定,但估计也高不到那里去,大致和目前E-510的定价类似而且很快会降到现在E-410的价位上。饼干镜头的官方报价超过3K,而按照奥林巴斯公司里朋友的说法,定价会在三千以内。因此,整个饼干头套装的定价预计会在7千元人民币上下。
我个人觉得这个定价可以接受,但还嫌高了一些。ZD 25MM F2.8镜头虽然画面品质不错但考虑到它的结构、性能指标等等,似乎定价还可以更低一些。我不求现在用1500元就能买到这个镜头,但如果能把这块小饼干的售价控制在2000以内显然比较合理。
肯定有人要把奥林巴斯E-420 + 饼干头套装与适马DP1做对比。这两款产品的定价接近,定位也有重合之处。光从指标上来看,选择DP1的好处是广角和更为小巧的机身,而奥林巴斯E-420的优势则是F2.8的大光圈(适马DP1为F4)以及它是一款真正的DSLR,因此在镜头扩展性方面拥有DP1无法企及的优势。
在这个对比中,我一直比较偏好奥林巴斯E-420+饼干头的组合。首先我并不太在意两者在体积上的差异,就算奥林巴斯E-420并非真正极小巧但DP1同样不是卡片;其次无论如何可换镜头的诱惑是难以抵挡的。尤其当我本身就是E系统的爱好者,手头又常有一些ZD镜头,很难想象我会对一款平时很便携,关键时刻同样可用这些镜头的副机不产生好感。最后,从目前看到的一些资料和用户评价来看,DP1无论从机身性能(比如开关机、连拍性能、快门时滞)还是三层CMOS在F4镜头下的实际画质表现并不如我们原先期望的那样出色。这也让我更进一步的把票投给奥林巴斯E-420。
即使最终我们并没有购买奥林巴斯E-420+饼干头组合也没有关系,至少它与适马DP1的出现已经昭示了一个全新“高画质小型机(无论是否是DSLR)”时代的来临。只要这两款产品在某些方面取得一定成绩,我相信C/N或者索尼这样的厂商绝对不会无动于衷,它们也会很快加入到这个领域的竞争中来。无论结局如何,这种竞争都是我们这些数码影像爱好者所乐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