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页
寄望:中国市场
有人说,从整个市场的角度看,爱立信最大的销售中枢在中国。
近年来,中国的移动通讯市场一直在高速发展、需求旺盛。但遗憾的是,虽然爱立信中国公司依然赢利,其市场份额却在不断减少。
20世纪80年代末及90年代初,中国手机市场完全是摩托罗拉的天下,无人能出其右。到了1997年底,爱立信看准了中国手机市场从模拟到GSM转换所带来的市场机遇,并以其纤巧的手机机型赢得了许多消费者的青睐,市场占有率一度高达37%,成为中国GSM手机市场名噪一时的新霸主。
然而“其兴也勃焉,其衰也忽焉”,不到一年,爱立信就迅速被诺基亚赶超。1998年末,爱立信的市场占有率下降到25%,到1999年8月,又下降到10%。
2000年是爱立信衰退最快的一年,市场占有率跌至5%。 此后,当年的GSM市场冠军爱立信,再也没有缓过劲来,现在则更远远地落在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后面。
据了解,爱立信2006年至2010年间对中国投入10亿美元的计划正在进行中。从中国市场的单个省份看,爱立信与广东移动的合作可看作是爱立信在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缩影。
思文凯表示,在过去20年中,爱立信与广东移动的设备贸易总额已超过400亿元人民币,为广东移动培训技术人员超过5000人次。2007年,双方已签署的GSM网络扩容工程设备采购合同总值近25亿元。爱立信与广东移动的合作还在继续前进。
他表示, 爱立信中国今年的营收将比去年增长10%,可以保证35%的通信设备市场份额。
此外,爱立信还宣布与中兴通讯签署战略联盟协议,在TD领域展开技术合作。思文凯也表示,在中国3G牌照发放以及TD网络正式投用以后,爱立信将成为TD以及WCDMA两种技术的主要供应商。对于未来,思文凯满怀信心。但业内资深人士认为,中国市场良好的发展前景无疑为爱立信提供了机遇,但面临的本土和外来压力也不容忽视。
有专家认为,去年第三季度手机市场报告显示,索尼爱立信全球手机销量环比下降20.3%,市场份额仅为4.1%,比2007年第二季度市场份额下降1.4%。中国国内手机销售总量达到了3743万部,其中GSM手机为3497万部,CDMA手机为246万部。而联想表现突出,以6.1%的市场份额成为国产手机的老大,并且成功超越了索爱。
此外,除了国产手机的竞争压力外,诺基亚、摩托罗拉和三星三大洋品牌的手机销量总和占到了国内手机总体销量的60.3%。
美国分析师、Needham公司的奎因·博尔顿(Quinn Bolton)称,造成索尼爱立信手机在国内市场销量大幅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其低端手机销量急剧下滑;货源供给不及时以及新品上市速度缓慢;外观设计缺乏竞争力等。反观诺基亚,其去年第三季度中国市场份额进一步增长到了35.1%,低端机型的畅销正是推动其销量增长的主要动力。
“爱立信以技术起家,技术崇拜的工程师情结在其企业文化中占有相当分量。先进技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爱立信过于迷恋技术了,巨额的研发投入使得爱立信的研发较同行领先3~10年,但超前的研发也使爱立信负担过重。”奎因·博尔顿认为,由于“技术崇拜”对其影响太深,大多数的爱立信广告意在推广新的手机技术,另一些广告则显得有些抽象、暧昧,无意之中拉开了和消费者的距离。此外,爱立信手机外包后,其手机市场占有率迅速下滑到2%左右。品牌形象又一次黯淡了许多。
美国投资顾问公司Fool的分析师罗杰-弗里德曼(Roger Friedman)认为,市场不变的法则是永远在变。爱立信的GSM37第一次实现了手机的小型化,自此后,爱立信为数不多的几款手机却总跟不上手机产品及营销特性的变化,把握不住产品更新换代的节奏。
他认为,售后服务不当、漠视消费者的投诉、从厂商到消费者之间的路径太长,以及环节太多,利益主体由此十分分散,中间消耗的利润过多。由于渠道利益的冲突,爱立信的售后服务是两张皮。简单的售后服务外包制,很难形成售后服务的专业化经营。
“爱立信在手机业务上的失利,根源不在技术,也不在市场,而在于营销。”
一业内资深人士称,但愿爱立信能够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早日走出低潮,度过寒冬。毕竟是爱立信曾第一次让我们感受到手机的纤巧与灵便。
记者/杨阡陌(发自北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