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硝烟的战争 看新时代的网络战争

互联网 | 编辑: 杨剑锋 2008-11-01 00:30:00原创 一键看全文

新时代的网络战争

信息网络已然辐射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直到整个国家的运转,信息网络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金融体系、交通体系、通信体系、电力体系或者其他方面,信息网络都扮演着神经系统的角色,一旦信息网络瘫痪,就意味着这些系统的运转失灵。信息网络在现代社会中扮演了如此重要的角色,这使得把握网络的主控权就成为每个国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于是,一个新的概念诞生,这就是“网络战争”。

事实上,如今网络战争正在成为高技术战争的一种日益重要的作战样式,它可以兵不血刃地破坏敌方的指挥控制、情报信息和防空等军用网络系统,甚至可以悄无声息地破坏、瘫痪、控制敌方的商务、政务等民用网络系统,不战而屈人之兵。

早在早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军就对伊拉克实施了网络战。开战前,美国中央情报局派特工到伊拉克,将其从法国购买的防空系统使用的打印机芯片换上了含有计算机病毒的芯片。在战略空袭前,又用遥控手段激活了病毒,致使伊防空指挥中心主计算机系统程序错乱,防空系统失灵。

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使用多种计算机病毒,组织“黑客”实施网络攻击,使北约军队的一些网站被垃圾信息阻塞,北约的一些计算机网络系统曾一度瘫痪。北约一方面强化网络防护措施,另一方面实施网络反击战,将大量病毒和欺骗性信息注入南联盟军队计算机网络系统,致使南军防空系统陷于瘫痪。

网络战并不一定只用来进行对军队网络系统的攻击。2007年4月底,爱沙尼亚政府下令拆除了位于首都塔林市中心的原苏军解放塔林纪念碑,结果引发占全国人口25%的俄罗斯族人的不满,当天该市发生了抗议示威和骚乱。随后,爱沙尼亚多个政府网站和一些银行以及一些媒体的网站都遭到严重攻击,最后爱沙尼亚政府不得不切断了与国际互联网的联系。而在今年8月的俄格战争期间,格鲁吉亚外交部称俄罗斯发动网络战,严重破坏了许多格鲁吉亚网站,包括外交部网站,而莫斯科也表示俄罗斯媒体和官方机构的许多网站都受到格鲁吉亚黑客的攻击。

从上面这几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网络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广义上的网络战,它是敌对双方运用网络技术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为争夺信息优势而进行的斗争。这一类网络战度并不一定只出现在战时状态中。 而另一类则是狭义上的网络战争,又叫战场网络战,专指有战时情况中,敌对双方运用网络技术在作战指挥、情报侦察、武器控制、作战保障等方面,为夺取和保持战场制网络权所进行的一系列作战行动。军事专家指出,网络战就是通过麻痹、瘫痪这个系统,使得国家机器无法运转。网络战实际上已成为一种变相的突击样式,起到了与火力突击效果相同的作用,成为直接毁伤敌人的强大手段。

进行网络战的常用作战手段之一是利用计算机病毒进行攻击。病毒通常通过有漏洞的网络、芯片、扩展卡或外围设备等途径进入和感染计算机,而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则是通过软件侵入系统,从而造成目标网络失灵。发起拒绝服务攻击则是另一种常见的有效手段,攻击者利用成千上万的计算机对目标网络同时发起网络请求,巨大访问量会导致目标网络瘫痪。还有一种更为主动的攻击手段,则是黑客通过计算机网络进入敌方层层设防的计算机系统和网络,或植入病毒,或任意窃取、篡改、删除文件与数据,甚至直接控制对方的计算机系统。而对最早对网络战进行研究的美军来说,他们概念里的网络战不仅仅只是上面这些黑客战和病毒战。美国空军网络特别工作组组长拉尼·卡斯指出,网络战的范畴还将拓展到整个电磁领域,不仅包括在网络中的争夺,还包括对网络环境的争夺,如争夺无线、卫星信道等电磁环境。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