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出口转内销 淘宝网让你的品牌更受欢迎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8-10-16 14:41:00转载-投稿 返回原文
第一页

2008年对很多中小企业而言是一场危机。

然而,危机是由危险和机会这两个词组成的,对于没有准备的人只有危险,对有准备的人就是机会。投资的人都知道,只有跌进低谷才能赶上下一波行情。事实上,下一波行情的曙光已经点亮,最大的利好来自刚刚结束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拉动内需”和“帮助中小企业”是这次会议的两个重要精神。

继10月8日高调宣布获得阿里巴巴集团50亿追加投资后,淘宝网总裁陆兆禧10月13日宣布:淘宝网将推出一系列电子商务辅助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开拓内需市场,实现出口转内销的战略升级。

网购 国货当自强

当外贸企业转内需市场的时候,他们首先要给自己取一个响亮的名字--建立品牌。长期依赖出口的企业就像一只被蒙住眼睛拉磨的驴子,只知道低头干活,不知道抬头看路。

当中国企业过了十数年“无名无姓”的生活之后,如何在消费者心中建立品牌形象?铺天盖地的做广告是大企业的专利,那些从外贸转型过来的企业缺少足够的资本,而且他们的产品大多数只是针对部分群体,大规模广告得不偿失。

而且,当他们转身投向国内市场时,他们发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传统商业渠道中,“国货”被定位在低“洋货”一等的角色上,虽然这些“洋货”都是由他们制造的。但改变既有的印象很艰难,除非大家又重新回到一张白纸。

淘宝网等网购平台恰好就能提供这张白纸。在互联网上经营品牌和服务客户,这对中外品牌都是新鲜的,大家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上。只不过,这次国产品牌不再像以前那样孱弱。

而且,淘宝也明确表示将支持国内品牌,如果说国外品牌是用金钱堆出来的、高高在上的大明星,那么,淘宝就是要搭一个湖南卫视这样的开放平台,让国内品牌实现“超女”的明星梦。

国产品牌奇迹正在发生

事实上,这些超女们正在一个一个显现出来。一款名为“贞水”的国内化妆品就是一个例子,“贞水”在线下只有8个产品,连一个柜台都摆不满,专柜销售受阻;又没有足够的预算在传统媒体上打广告,没有品牌知名度。

2007年6月, “贞水”一上线就赶上淘宝4周年促销,他们主动要求做礼品赞助商,提供9000套化妆品试用装,每天免费派发300套,在淘宝购物满50元即可领取。试用装派发中,贞水夹带了大量产品介绍。派发后,店铺流量超过之前的600%。

紧接着,贞水和淘宝在社区“美容化妆居”开辟活动帖,号召用户写出自己的祛痘经历,只要发表,就可以得到礼品赠送。这类活动在淘宝向来火爆,用户纷纷分享自己的体验。

第二页

贞水在活动帖中接触到了大量精准的目标用户,流量明显转化成销售率。

与此同时,贞水提出和淘宝合作制作问题肌肤的系列专题,根据问题肌肤的类别,整合大量产品信息、产品评价等内容,相当专业,被淘宝欣然采纳。在每一个专题中,贞水都把自己的产品放在其中,与国际大牌化妆品站在一起,提升其品牌美誉度。

经过这三次PK,“贞水”每天支付宝交易额保持在15000元左右,新客户成单数增长1000%,完全不输国际大牌。因为他们在消费结构上最符合中国网民的需求,并且可靠、有保障。 “贞水”这样的国内品牌正是淘宝的中坚力量。

网购  品牌的另一条战线

当企业选择了网络销售渠道,他们就要知道,网上和网下真的有可能是两个商业社会,那里的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不是电视广告,更不是超市、专卖店这样的渠道,而是论坛和口口相传。

互联网已经进入碎片化阶段,网民花费在中小网站上的时间已经远远超过了几大门户网站。刚在今年9月份整合了阿里妈妈的淘宝覆盖了中国八成以上网民,远高于百度等搜索引擎的覆盖,它可以把企业的营销传播到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并为他们滚雪球似的带来源源不断的消费者。

整合阿里妈妈是淘宝网为帮助企业建立品牌开辟的另一条战线。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