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球权威的市场研究公司GfK的最新零售监测数据,目前液晶电视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从65城市的零售监测结果看,对比2004年11月,2005年月11月液晶电视销量增长了307%。虽然如此, 2005年11月的液晶电视市场却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即国产液晶电视销量比重开始下滑,
根据全球权威的市场研究公司GfK的最新零售监测数据,目前液晶电视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从65城市的零售监测结果看,对比2004年11月,2005年月11月液晶电视销量增长了307%。虽然如此, 2005年11月的液晶电视市场却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即国产液晶电视销量比重开始下滑,从2005年10月的77%下降到11月的72%。对比而言,日系品牌比重却得到提升,从12%上升到17%。国产液晶电视一直保持的强势地位开始受到挑战,出现份额下降的苗头(见图一)。
图一 不同品牌来源地液晶电视销量比重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有如下几点:
1)市场上日系品牌众多,有着包括索尼、夏普、松下、东芝、三洋、日立、雅佳等在内的众多的知名品牌的有力竞争。由于近期它们纷纷加大了营销的力度,使得其市场表现开始走好。特别是索尼,加强了液晶电视的宣传攻势,同时配合其广告攻势和价格攻势,使得其伴随10月份新产品的铺开,在11月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
2)日系品牌有着强大的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液晶电视的核心部件液晶屏,国内厂家基本依赖进口,而日系品牌中的夏普、东芝、松下等都投资了液晶屏工厂,而索尼也通过与三星合作投资了第七代线工厂,获得了液晶屏供应的稳定来源。
3)品牌优势。由于日系品牌进入中国时间长,在电视领域有着很高的品牌认知度。所以,日系品牌一旦降价,其市场的号召力不言而喻。比如索尼由于其在电视领域的品牌知名度,加上日前采取主动降价的措施,使得其份额呈现上升趋势。
从GfK所监测的32”、37”、40”等大尺寸液晶电视的均价走势来看,与10月相比,日系品牌11月的平均价格呈下降趋势,而国内品牌却与此相反,均价有上升势头(见图二),原因是国内工厂受制于液晶屏的供应价格,其液晶电视整机成本无法进一步下降。加上日系品牌原有价格定位较高,有更多降价空间,所以,通过降价,日系品牌在38”以上液晶电视的销量比重急剧上升,从10月的8%上升到11月的23%(见图三)。
图二 大尺寸液晶电视均价走势
图三 38寸以上液晶电视不同品牌销量比重
对比而言,国内品牌在液晶电视核心技术——液晶屏方面没有优势,而液晶屏又占了整机绝大部分的硬件成本,所以,它们更多地只能通过其本地化生产优势,靠降价来进行竞争。而随着市场产品价格的不断下降,其生产成本却难以同步降低,所以,其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对于国产品牌来说,虽然液晶电视市场增长“钱”途光明,但却难以从中获得持续和可观的利润收益。主要因为其面对着日系、韩系品牌的强大的竞争压力。如果日系品牌继续其价格攻势,而韩系品牌三星和LG一方面因为有液晶屏工厂,占尽资源优势,另一方面若其调整液晶电视销售策略,在价格方面对降价进行跟进,国内品牌将面临份额不断下降的趋势。如果这样,液晶电视市场竞争会进一步加剧。由此可见,虽然液晶电视整体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未来一段时间,整机厂商将面临窘迫的局面,真正获利的将还是那些液晶电视核心部件的供应商。GfK中国公司 蔡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