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红与黑

互联网 | 编辑: 2006-02-10 00:00:00转载 返回原文

当所有的操作系统均把自己的源代码开放出来,Linux的前途是否还会光明依旧,当所有的商业软件均采用免费策略,转而以提供有偿服务为盈利模式的时候,Linux厂商还能否健康成长,这些话题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天方夜谭。

Part1:Linux红与黑

Part1  Linux红与黑
Part2  Linux首航走偏
Part3  Linux商业“潜规则”
Part4  UNIX反击LINUX从免费开始
Part5  扛Linux的红旗需要耐力
Part6  Linux实施实话实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rt1:Linux红与黑

传统的UNIX厂商,由于日益感受到来自Linux的压力,他们也在改变着自己原来的商业模式。作为UNIX阵营中的一员,SCO于2003年便指控某些IT厂商在推广Linux的时候,侵害了其UNIX软件的知识产权,并向Linux用户发表公开信,希望他们不要再继续使用Linux软件,以避免日后有可能造成的知识产权上面的赔偿。

微软则在今年年初,更是加大力度宣传知识产权保护,以及Linux有可能在这方面会出现的问题。与这些IT厂商不同的是,Sun公司也感受到了Linux的威胁,但他的反击手段却有所不同,公司采用了与Linux相同的软件策略,即对Solaris 10采取"免费、开放"的政策。

"免费、开放源代码"是人们谈论Linux时最感兴趣的话题。当Sun公司推出Solaris 10之后,人们对开原软件的理解有了变化。一方面Sun公司对Solaris 10也采取了"免费、开放源代码"的策略,一方面Solaris 10与Linux不同的是,前者属于一家商业公司,而后者是芬兰人Linus所有,并得到开放源代码社区支持。

与Sun公司相比,微软更早的感受到来自Linux的威胁。早在2年前,其就已经宣布有条件的向企业级客户开放软件代码。尽管这种做法,与Sun公司在Solaris 10上所采取的策略相比有些保守。但当时微软此举确实引起业界的关注。

"如果没有Linux的话,我想我们不会对Solaris 10采取'免费、开放'的策略"。Sun公司大中华地区总裁余宏德说道,"Sun对Solaris 10的这种策略将永久有效。"在2004年年初,Gartner就曾预见真正受到Linux威胁的并非是微软公司,而是那些UNIX厂商。

IBM在UNIX上的耕耘很难一时摆脱掉AIX系统,但在今年2月推出的Open Power策略,让人们可以看到,IBM正在将自己的UNIX服务器向Linux倾斜。Open Power服务器来自IBM传统UNIX p系列服务器,但该服务器针对Linux进行了优化,同时全线采用Linux作为自己操作系统,而不是原有AIX系统。"从这里,人们可以看到IBM对待UNIX和Linux发展的态度。"红旗公司代理总裁赵晓亮说道。

尽管IBM并没有放弃自身的UNIX系统,但公司对于Linux的投入无论是在资金上还是在技术上,都在加大。与此相对比,Sun公司则准备与Linux进行一场正面的竞争。Sun公司一方面在进行Solairs 10的推广,一方面告诫用户,作为一个企业核心级产品,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商业合作伙伴来合作。

一些专家认为即便Sun今天在推广Solaris 10上所采取的策略与Linux相同,与Linux产生了正面竞争,但从总体上Sun公司对待Linux态度还是比较模糊。Sun公司在X64服务器(原X86服务器)上面,仍然保留对Linux支持,除此之外Sun在JDS(Java Desktop System)、JES(Java Enterprise System)上面也仍然对Linux进行支持。

由此可以看出,Solaris 10有可能既是Sun公司对Linux的一次反击,也是对自己的一次检验。3月28日,Sun公司对外宣布经过2月的时间,Solaris 10的下载量已经达到100万次。
"有谁会对Linux负责?"面对这样的疑问,很多从事Linux商品化的公司,都会告诉你,他们今天正在为用户提供专业的Linux技术支持。不过一旦人们深究Linux未来的发展走向,这些公司恐怕很难给用户一个清晰的答案。

原本Linux的对手只有微软,而今它又要去面对UNIX;原本崇尚开放的Linux,今天它却要面对侵犯知识产权的指责。无论是IDC还是Gartner,对Linux未来的发展均表示乐观,但他们也从未低估Linux目前所遇到的挑战。

Linux所具备的技术、Linux所特有的开放性,Solaris 10全部具备,而且Sun公司大中华地区总裁余宏德还补充道"Solaris 10提供了更多的特性,而这些特性是Linux所不具备的。"

Part2:Linux首航走偏

Part2:Linux首航走偏 

Linux的创造者Linus,并没有因为它而成为百万富翁,从事Linux商业推广的Linux厂商,例如Red Hat、中国的红旗Linux,也只是在2004年才开始扭亏为盈,而那些为Linux摇旗呐喊的IT厂商,如IBM、BEA、Oracle ,却似乎更早的挖到了Linux的第一桶金。

即便到今天,人们仍然认为Linux是作为一个替代Windows平台的操作系统。无论是用户,还是Linux厂商,在Linux早期推广的时候,他们认为Linux"给用户另外一种选择"、Linux可以避免人们"生活在微软统治的世界里"。

直到经过3、4年的市场磨练,Linux才发现,今天能够真正养活那些Linux公司的领域恰恰不是当时他们最为看重的个人市场,而是企业级应用。

根据业内人士介绍,Linux最为活跃的时候,恰逢互联网泡沫尚未破灭之时。当时几乎每一个从事Linux产品商业化的公司,都处在一个非理智的阶段。在泡沫经济年代里,一家公司的运营模式,与现在是完全不同的。风险投资的资金是唾手可得,因此很多Linux公司的经营者认为,"Linux的性能不错,再加上是免费的产品,只要我们做一些推广工作,马上就会得到个人用户的认可。"Linux公司当时觉得,一旦用户数量出现增长,就有可能赢得上市机会,从而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最终占领整个Linux市场。

这种想法在今天看来,显得过于天真。当时的Linux厂商(除Turbo Linux公司之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集中在个人用户市场,而忽略了企业级服务器市场的推广。在尝试了不到1年的时间,那些Linux厂商已经意识到,想要改变用户的使用习惯是有多么困难。

当初Linux厂商之所以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投入在个人市场之中,其中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Linux本身虽然脱胎于UNIX系统,但实际上当时他还是一个针对个人使用的操作系统。Linus当时创建Linux的想法,就是希望能够在个人计算机上面,有一个更好使用的类UNIX系统。

而最早对Linux感兴趣的计算机发烧友,也大多是"痛恨"微软的人。于是在Linux普及阶段,Linux俨然成了颠覆微软Windows桌面平台的侠客。这也说明了当初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从事Linux推广的公司,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在桌面普及上,而忽视了其在后台服务器领域的应用。

正如改变一个人的饮食习惯一样,想要改变人们长期以来使用Windows平台的习惯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个人市场之中Linux至今仍然还处在劣势。面对个人用户市场的阻力,难怪已故红旗公司董事长孙玉芳教授曾感叹到"想要让Linux真正得到用户的认可,至少还需要10年的时间。"孙玉芳教授并非不清楚Linux在企业服务器领域会有所突破,但对他来说,衡量一个操作系统是否得到普及的标准,最主要的还是要看个人操作系统的占有率。

目前人们在个人软件操作系统层面,还没有看到Windows平台出现下滑的现象,即便在某些行业里面,Linux的装机量有所上升,但总体比例还不足以对Windows平台构成威胁。即便有些IT厂商推出了预装Linux系统的电脑,但最多的原因还是为了降低电脑的总体价格。毕竟当商用电脑的售价降低到4000-5000元之间的时候,每台电脑预装Windows系统的成本已经占到了总体成本的10%。可见预装Linux系统,确实能够降低整台个人电脑的成本。

虽然众多Linux厂商已经意识到个人市场目前还不能足以满足公司的成长,但他们似乎并未放弃在这个领域的投入。国外Red Hat、Novell/SuSE以及国内的红旗Linux等公司,都一直在个人领域加大投入。

从事个人应用软件开发的IT厂商,对于Linux的支持,远没像IBM、Oracle、SAP等企业级IT厂商那么热情。Linux厂商大多是主动上门,希望那些从事个人应用软件厂商能够提供除Windows平台之外的Linux软件。

一个操作系统最终是否得到用户的接受,除了受到易用性、使用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应用软件厂商的支持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还记得当初有人曾经问过李国杰老师,为何中国不推广自己的操作系统。当时李国杰老师表示,研发一套操作系统在技术层面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问题的关键就是有没有人去使用这个操作系统,有没有足够多的应用软件来支撑这个系统。

Linux在个人用户市场上所遇到的最大问题同样是应用软件厂商支持的力度是否足够强。Linux想要扭转个人应用软件不足的现状,其挑战是巨大。首先是个人应用软件与企业级应用软件不同。在数量和品种上,个人应用软件明显多出企业级应用软件几个数量级。

此外,个人应用软件升级换代的速度比企业级应用软件要快,想要让一家个人应用软件厂商同时支持2到3个操作系统平台,必然会提高他们的研发成本。最后,目前大多热门软件的首发平台大多选择Windows XP操作系统,这会让Linux用户觉得自己在被边缘化。

"如果Linux没有在桌面端取得胜利,就很难说Linux真正取得成功。"已故孙玉芳老师虽然深知Linux推广难度巨大,但他却从来不去回避。

Part3:Linux商业“潜规则”

Part3:Linux商业“潜规则”

在Novell尚未收购欧洲Linux公司SuSE之前,人们关注Linux商业化发展的目光大多集中在Red Hat(红帽子)公司身上。毕竟无论是从市场影响力上,还是技术势力上,Red Hat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Linux品牌。当Novell在并购SuSE之后,一些专家认为Linux市场格局将会发生改变,Novell的进入会导致Linux领域重新洗牌。

Novell有越界之嫌

曾几何时,Novell公司的NetWare操作系统曾是大学计算机专业局域网课程的必修教材,而在互联网时代到来的时候,Novell一蹶不振。Novell公司将过去业绩的下滑归咎于来自微软公司的商业垄断。尽管他一直在寻求新的出路,但似乎每一次转型带来的则是更大的打击。

收购字处理软件的失败,在互联网泡沫即将到来的时候并购电子商务公司,对于中国市场三进三出,这些事情让人们对Novell的未来不得不产生忧虑。

幸好Novell在去年通过收购SuSE,成为Linux市场之中继Red Hat之后,欧美地区最重要的Linux厂商。只不过让人担心刚刚试水的Novell,可能并不了解Linux商业游戏的"潜规则"。由于Novell在局域网领域多年的耕耘,使其拥有了一批有竞争力的应用软件,例如管理软件ZenWorks、协同办公软件GroupWise、身份管理软件BorderManager。这些软件在企业级用户之中,尤其是在欧美地区仍然受到用户的支持。

鉴于Novell拥有众多的应用软件,再加上其将底层系统全面向Linux转型,并拥有SuSE Linux产品,因此很多人认为,Novell在未来Linux领域的成长是难以估量的。面对这样的评价,一些专家却并不看好Novell在Linux领域的发展。

"目前Novell的做法,同当初SCO的策略有些相同。"一位Linux业内人士说道。当初SCO公司也拥有充足的现金,就像今天的Novell。SCO当时也意识到Linux的发展潜力巨大,通过收购形式购入了一家Linux公司,并在2000年将公司名字改成Caldera。

更名为Caldera的SCO,于2002年同SuSE、Turbolinux、一道创建了UnitedLinux联盟,以便推进Linux在全球的发展。公司由于战略调整在2002年又将名字改回到SCO。并2003年正式与Linux分道扬镳。同年SCO指责IBM在Linux拓展方面,涉嫌侵害了SCO的知识产权。

Novell目前也受到了SCO就Linux涉嫌侵害其知识产权的指责。尽管Novell今天同SCO是站在对立面,但无论是从Novell,还是SCO公司身上,都可以看到传统的网络操作系统公司在面对Linux市场时,做出的第一反应大多是一样的。他们首先是欢迎,然后是积极进入这个市场,但最后却发现自己并没有从中捞到足够的好处。

与SCO相比,Novell未来所遇到的挑战更大。Linux目前的商业模式与Novell公司自己的产品架构存在冲突。 Novell一方面拥有上层应用,另一方面拥有底层的操作系统,公司自认为他们的产品线是最为完整的。但同时也把自己放到了那些Linux应用软件供应商的对立面。

现今Linux的推动,尤其是在企业级市场之中,应用软件开发商所起到的作用不可低估。一旦ISV意识到Novell的应用软件危机自己的发展,有哪一家厂商会与Novell联手推广Linux的发展呢?而在Linux操作系统层面,Novell拥有的SuSE产品已经成为Red Hat、红旗Linux的竞争对手,因此很难设想,这两家公司在销售Linux软件时,会捆绑Novell针对Linux开发的应用软件。"Novell是我的竞争对手,我怎么可能去帮他卖应用产品。"一位中国的Linux从业人员说道。

由此可见,虽然Novell为了向Linux转型,动用资金收购了SuSE,并决定将自己的应用软件全线向Linux转型,但公司目前的产品架构有可能导致Novell未来会腹背受敌,而并非像人们最初设想的那样,全线开花。"其实Novell向Linux转型并没有错,但转型未必就等于要收购一家Linux公司."在专家眼里,不收购SuSE可能会给Novell在Linux领域的发展带来更大的空间。就如同IBM、Oracle一样,他们也在支持Linux,但他们却从没有宣布去收购一家Linux公司。一旦他们这样做的话,恐怕就会打乱一个健康的Linux产业链条。

Red Hat速成有隐患

尽管分析公司动不动就用一个数十亿美金数字来描绘Linux的市场前景,但身在Linux市场拼杀的厂商们则深知目前Linux的生意并不好做。如何借助一个谁都晓得的免费软件,来赚取利润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目前的市场容量,决定了Linux公司的规模。"业内专家说道。

Red Hat已经将自己的触角遍及到全球27个国家及地区,公司总体员工总数为740人左右。尽管公司成立于1993年,但Red Hat真正开始盈利则是在2004年。由此可以看出,Linux市场即便再大,但一个跨国性质的公司想要获得生存,其面对的压力着实不小。

对待中国市场的态度,Red Hat与Novell有相近之处。在2002年便有消息透露Red Hat,准备要进军中国市场,然而直到2004年年底公司的中国地区办公室才正式成立。Red Hat公司在中国地区的人员配备较为精简。公司在技术支持力度上,存在人手不足的情况。

国内一家从事Linux推广的公司老总曾介绍到,一家与Red Hat签署全球战略合作的IT厂商,由于在安装设备时,无法得到Red Hat有力的支持,不得不转向他们来寻求帮助。由此可以看出,Red Hat想要在中国市场得以生存势必要加大这方面的人力、物力投入。

就目前Linux公司的发展来看,仍然还是处在一个寻求温饱的阶段。Red Hat公司,一方面要保持全球拓展的速度,以便确立自己在Linux领域的主导地位,一方面又要考虑节省成本。这对于一家从事Linux产品销售的公司来说,挑战巨大。毕竟目前Linux公司大多的服务是提供售后服务。而售后服务所带来的人力成本是难以降低的,因此中国Linux厂商,均认为即便Red Hat已经进入中国,但是其实际意义远远小于他的象征意义。

尤其是当用户明了Linux软件在核心技术层面,各个厂家的产品大同小异的时候,国内Linux厂商在与Red Hat进行竞争时,可能会更具竞争力。此外国内各地方政府对于国产软件的支持力度正在加大,而目前国内在Linux平台之上开发应用软件,由于采用按需订制的方式,因此具备竞争优势。就目前来看,Linux在中国最大的用户依然是政府单位,因此Red Hat能否在中国得到成长还要面对"水土不服"的考验。

Part4:UNIX反击LINUX从免费开始

Part4:UNIX反击LINUX从免费开始

3月28日,Sun公司新近推出的Solaris 10网络下载数量在两个月之内达到了100万份。此前 Sun公司在推广Solaris 10策略上采取了开放源代码、免费,这两个手段。与免费的含义相比较,开放的定义却要复杂的多。无论是Solaris还是Linux,都在标榜自己是属于一个开放的平台。但他们之间对于开放的定义却又迥然不同。作为一个商业产品,Solaris 10,Sun公司认为:“如果他是一个得到用户认可的产品,那么用户就会愿意支付费用得到Sun公司所提供的技术支持。”

"Linux是什么呢?仅仅是一种爱好罢了!"Sun公司大中华区总裁余宏德说道,"你可以问问营业额在10亿美元的公司的CIO,他们是愿意把自己的数据中心建立在Solaris这样开放并且免费的操作系统上,同时还获得完善的服务,还是愿意将公司最关键的IT应用建立在几个工程师在业余时间开发的东西上呢?"

Linux从诞生之初便是免费的,而Sun公司在发布Solaris 10的时候宣布对其采取开放、免费的策略,这样的策略是否仅仅是应对Linux威胁的一个应急措施,还是一个长久的政策。Sun公司大中华区总裁余宏德说道:"Solaris会永久免费!"

但如果没有Linux在前,恐怕Solaris 10至今也不会采取免费、开放的政策。毕竟IT产业的变化太快。就像当初Sun公司推出的Java技术。最初人们并不知道它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样的,它的应用领域该如何去界定。IT产业在不同时间里面会有不同的经历。现在这个时代更侧重于价格低廉和功能强大的IT产品。

与Linux的竞争"我希望我们会取得胜利!",但未来Sun公司对于Linux的策略会不会改变?毕竟Sun公司不可能永远支持两种操作系统。“现在,我们在自己平台上可以同时运行Solaris 10和Linux。Sun公司需要在研发上集中力量,需要了解客户的需求。”

从全球市场的角度,对于Sun公司一直在强调"网络就是计算机"。因为网络包含数据,包含应用,包含网络协议,包含用户界面,还有Java,C++这些编程语言,网络是所有这些技术的结合体。在这些结合体中,最重要的一个部件便是操作系统。"作为一家全球性的技术公司,Sun公司始终是非常非常严肃和认真地对待操作系统的发展。"Sun公司大中华区总裁余宏德说道。

为此,Sun公司在一开始就选择了UNIX作为操作系统。Sun公司开创了这一开放的操作系统。Bill Joy是Sun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现已经离开Sun公司),他最早在伯克莱大学就参与过一项政府项目,推出开放源的Berkeley 3.2,成为后来Sun公司操作系统的基础。从那开始,Sun公司为此操作系统进行了大量的投资,推出了1.0,2.0,3.0,4.0,5.0版本。

UNIX本来是隶属AT&T公司的Bell实验室的一项研究成果。当Sun公司推出5.0版本后,公司向AT&T购买了UNIX的一切相关权利,并自此开始和AT&T合作继续研发UNIX。"所以Sun公司拥有UNIX的全部知识产权,包括每一行的程序。"余宏德说道。自SUN OS5.0之后,公司开始推出基于UNIX的Solaris操作系统。从九十年代初到现在的十三、四个年头中,Sun公司一共推出了9个Solaris版本。

数月前,Sun公司推出了Solaris 10。"这是十年内SUN推出过的最好的操作系统。"余宏德说道,"这也是我们Sun公司多年之中做了巨大人力物力的投资,而为网络所带来的一项重要贡献。" 现在的Solaris 10和十年前的操作系统是完全不同的。仅仅从Solaris 9 到 Solaris 10,我们投入了5亿美元的研发费用,和3000个工程年(工程师×一年)。

Solaris 10具备超过600项新的功能,比如它的网格容器(container),每个CPU里面可以分割成3000个容器。目前电脑处理器除了在计算频率上进行提升之外,还朝着多内核的方向发展。每个CPU里可以有一个,两个或者四个内核,而Solaris 10可以把每个核再分割成3000个容器,其中每个容器都是独立的一个操作系统的分支。

以前用户需要使用整个电脑通过一个操作系统来运行一个应用服务器,现在只需用3000个容器中的一个就够了,其他的容器可以分别用来运行数据库,运行网络服务,这些容器不仅仅是独立的,而且用户还可以分别在每个容器外面包裹一层防火墙。用户甚至还可以在某一个容器里运行Linux,在上面再运行Linux的应用程序。"也许有一天,我们也可以在这些容器里运行windows呢。"余宏德说道。

在Solarois 10之前的操作系统,虽然支持UltraPARC和X86平台,但对他们是采取两个不同的版本。Solaris10现在就是同一个版本,它同时适用于SPARC和x86。

早在20年前,Sun公司便提出了"开放系统为开明人士"的理念。如果一项产品或技术只属于一家公司,不管这公司是十亿美元的公司,还是一百亿美元的公司,它仅仅是一家公司而已。但开放系统又意味着什么呢?首先,用户花钱购买了这种系统,那他可以确信他今天能使用这种技术,5-10年后他还能使用这种技术。其次,这可以鼓励竞争,开放系统可以鼓励其他人为其作贡献和增加价值。

1987年,Sun公司提出了"网络就是计算机"的概念。今天,每个人都离不开网络。任何人都需要从外界获取和分享数据,和其他人通过网络交流,世界变化了。人们面临的下一个潮流,不仅仅是3G,还有RFID。有了RFID,人和事物,任何事物之间,都可以通过网络联系起来,每样东西都可以有一个身份ID,这是一项重大的事情,而Sun公司希望在其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就通过Solaris 10这一重要组成部件来实现。

Part5:扛Linux的红旗需要耐力

Part5:扛Linux的红旗需要耐力

2000年,时任中科院软件所副所长孙玉芳教授推出了第一版红旗Linux。孙玉芳老师清楚中科院软件所的技术实力较强,但欠缺商业运作能力。如果希望Linux在中国得到普及,必须要走产品商业化的道路。鉴于这种情况,北京中科红旗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旗公司)于2000年6月正式成立。刘博出任公司总经理,刘博早先曾任SCO UNIX中国区总经理,在微软OEM部门任职。

"红旗公司当时就希望走国际化、商业化的IT专业公司。"红旗公司代理总裁赵晓亮说道。赵晓亮此前在中国惠普、Oracle(中国)任职,"当时红旗的管理团队具备各种经验,又有国际化大公司管理经验的。"从技术到管理,业界均一致看好红旗公司日后的发展。

"但是,没有想到互联网泡沫在很短时间内就破灭了。"赵晓亮说道,"当时的Linux市场环境比现在要差得多。这种情况迫使我们开始冷静思考,如何做更为实际的事情。"

对于任何一家刚刚进入Linux市场的中国公司来说,包括红旗、蓝点、冲浪,经营者当时没有充分地估计到Linux在个人应用端会受到巨大的阻力。"当时我们觉得只要自己的产品好,再加上免费发放产品,肯定会很快打开市场。但实际情况并不是那么乐观。"赵晓亮说道,"当时的想法有些天真了。"

Linux尽管在某些应用领域还存在不足,但其安全性已经得到业界的认可。"现在有一种说法,因为Windows的使用用户多,所以才会受到病毒的恶意攻击,我认为这是一种误导。"赵晓亮认为Linux平台之所以较少受到病毒攻击并非是因为Linux的用户少。"Windows系统在体系架构上存在着缺陷,才会导致攻击。"

在后台服务器应用领域,嵌入式设备领域,Linux的市场占有率并不低。只不过因为Linux的体系架构相对Windows稳定,才使得它很少受到黑客、病毒的攻击。Linux是一个类UNIX系统;其次Linux拥有一个全球最大的开发社区,有一大批志愿者在为其工作。一旦发现Linux系统的安全漏洞,会迅速得到补救。"微软的Windows是一个黑盒子,如果出现什么问题,必须要等待他来进行维护。"赵晓亮说道,"就像一辆车,出现故障的时候,只能等待微软的维修人员来进行修复。"

与早先Linux的推广相比,目前人们对Linux的认知度较高,但对Linux的实际性能、技术优势的了解还是不足。"大家可能都知道Linux,但似乎觉得它没有什么保障。"赵晓亮说道,"用户觉得它太自由了,所以使用时觉得不是很踏实。"当然用户依然关注谁可以给Linux提供稳定的服务。

"到现在为止,(我们看到)很多的竞争对手,在弱化红旗Linux在企业级市场的优势"赵晓亮说道。红旗公司确实在桌面端Linux的占有率是处于领先地位,在2003年,某家数据调研公司就已经宣布红旗linux在桌面端的发货量位居全球第一。"老实讲,红旗Linux真正的收入是来自企业级应用市场的。"赵晓亮说道。

在嵌入式领域里面,Linux的发展前景也比较广阔,例如彩票系统,包括前台的彩票机、后台的服务器均是采用红旗的Linux系统。红旗公司从两年前便在行业市场进行拓展,其中Linu×在服务器领域的成长势头最快。"目前公司50%的收入来自服务器市场、嵌入领域的收入占到营业额的10%-20%、剩下的是Linux桌面端产品。"赵晓亮介绍到。

红旗在Linux销售上主要以提供服务来获得收入。赵晓亮认为Linux是免费的,就像人们饮水一样,河水也可以进行饮用,但与那些经过技术处理的自来水,以及瓶装的矿泉水、纯净水相比,它们是不能在一个层面进行比较的。"河水可能是免费的,但其他的饮用水则需要付出费用。例如在嵌入式设备、企业级服务器领域的Linux 就需要涵盖很多技术含量。这些全部是一个服务的过程。"

与Novell, Red Hat相比,红旗Linux是一家中国Linux公司,同时它对全球Linux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目前只有这三家公司得到Intel、IBM、惠普、Oracle等跨过IT公司的支持。"赵晓亮说道。在技术方面,由于Linux本身就是一个开原的系统,因此在技术实力上这三家公司没有本质的区别。"我个人认为这三家公司只不过是在发展路线上会有所不同。大家在技术水平路线上差距不会太大"赵晓亮说。

由于Linux公司的经营模式大同小异,因此他们之间的竞争也是异常激烈。"红旗在中国,我们更了解这个市场,更大的得到政府支持。"赵晓亮说,"政府采购法中也指出,在质量同等的时候,要优先考虑本国产品,所以,我们在技术上并不比别人差,在本地服务上更具备优势,尤其是Linux更需要本地支持。"

赵晓亮认为与Novell、Red Hat相比,红旗Linux在中国市场中存在优势。红旗Linux在兼容性方面具备的优势并非是竞争对手能够在短时间内所可以达到的。它需要常年的经验积累,长时间与合作伙伴建立合作所做到的。目前红旗Linux与联想、方正、同方、TCL乃至一些地方性品牌电脑,均保持着合作关系。

相对全球市场, 中国Linux市场要小得多。红旗目前有100多人,在2004年红旗开始盈利。公司不追求盲目扩张,尽管市场预测Linux前景广阔,但红旗Linux这几年的经验告诉他们市场的增长并不像人们早先预期的那么乐观。 赵晓亮说:"中国的Linux厂商,生存压力会更大,而不是去盲目的扩张。"

Part6:Linux实施实话实说

Part6:Linux实施实话实说

广州市黄埔区发展计划局副局长兼信息中心主任陈建容早在2001年天鹅区工作时, 便开始接触Linux系统。当时该区在Linux平台上开发应用系统只有一套。之所以陈建容会在4年前就开始接触Linux,主要是当时国家出台18号文件,该文件对国产软件支持的力度较大。"我们也在寻找一个突破口,如何去支持国产软件的发展。"陈建容说,"我们觉得Linux软件由于采用开原策略,这对于国产软件来说是一个契机。"

就整个软件市场来看,操作系统软件的竞争性最弱,造成这样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整个操作系统软件被微软平台所垄断。"造成软件的可选择性大大减小。"陈建容说,"我们发现Linux在系统优化,可靠性,安全性方面,完全可以胜任企业级用户的需要,尤其是在电子政务方面。Linux在技术层面已经完全可以胜任了。"

除了摆脱微软 成本低也是关键

黄埔区采用Linux系统另外还考虑到构建IT系统的成本问题。"我们去找一家Linux合作伙伴,在成本上会有一个很大节省,另外在linux上面的邮件系统,价格也非常低。"在系统架构上,Linux的内核是比较稳固的,安全威胁是比较小,这在维护上就降低了成本。

从2003年开始,黄埔区便有针对性地将传统的电脑,向NC(网络计算机)迁移,由于NC本身就采用了Linux的系统,去掉显示器之后,一套NC的价格为1400元。此外由于NC采用的是集中管理的方式,它在资源整合,共享,维护成本上面比传统客户端/服务器模式的维护成本低。"保守估计,截至去年7、8月份的统计,黄埔区IT建设在成本节省方面至少降低了30%。"陈建容说道。

在整个Linux系统的建设上,投入最大的是在软件层面,其中数据库、中间件、以及应用系统占去了很大比例。"我们在一年之内,就开发了办公自动化,招商引资,政府的服务热线,黄埔区的绩效评估系统等等10几套应用系统。而硬件主要集中在服务器、存储、安全系统。"陈建容介绍到。

黄埔区仍然会加大对应用系统的投入,陈建容认为电子政务系统是否有生命力,不是看该政府部门采用了何种先进的IT设备,选用了多么先进的软件系统,而是看电子政务的应用业系统实际应用的效果如何。"是否让系统真正应用起来,为政府工作服务,这才是关键。"陈建容说道。

警惕Linux项目危险地带

在采用开放源代码软件方面,陈建容认为不能盲目行动。在黄埔区电子政务建设初期,陈建容对于选择Linux系统也存在疑虑。"当时在技术上,厂商的支持上,我们觉得项目的顺利完成是可能行。但心里没有100%的把握,90%的把握都没有。"Linux是否能够支持众多的系统?另外用户的使用习惯是否会阻碍Linux的实际应用?以及应用软件、Linux系统、硬件设备之间的集成问题如何解决?这些均是陈建容所担心的。

在系统应用层面,由于需求的制定是从电子政务需求出发的,因此陈建容觉得在应用过程中不会有太大难度。在技术层面,由于Linux的核心是经过优化的,并且在安全性方面是有优势的,因此也不会有过多的担心。陈建容说道:"我担心的就是,一是用户不配合,二是系统性能不好,业务系统的集成出现问题。"令陈建容感到意外的是,国内从事Linux平台应用软件开发的厂商,成长速度之快超出他的预料。

在系统迁移方面,系统从UNIX系统转移到Linux平台上,会更为平滑。如果是从Windows平台进行应用迁移,陈建容认为需要具体情况区分对待。"在一些与人的使用习惯关系密切的应用系统,迁移过程所受到的阻力会比较大。"陈建容说道。这种阻力并不意味着系统迁移在技术实现上是不可能的。迁移能否顺利完成,有赖于IT厂商的支持、系统构建方案的完备,培训是否及时,领导者对IT系统的信心是否足够。

原先黄埔区采用的软件平台是基于Windows系统开发的,因此在迁移过程需要有风险意识。黄埔地区在Linux实施过程中,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linux系统。为了降低项目建设风险,陈建容决定新建的系统全部使用Linux平台。"这是基于我们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这样做项目的成功是有保证的。用户通过使用新平台会提高他们对Linux平台的认可度,对日后系统迁移有帮助。"陈建容说道。如果业务应用不适合,可以暂时保留非linux系统。

在系统迁移过程中,要有一个平衡的观念,这样的观念会降低迁移到Linux系统的风险,陈建容说"看上整个系统虽然不是全部采用Linux,但这对真正推动Linux的发展还是有好处的。"

黄埔区原有工资监控系统便是构建在Windows平台上面,该系统为劳动部门对辖区内企业工资发放情况是否及时进行监控。"我们在系统迁移的过程中,只用了1个月的时间才完成。"陈建容认为如果原先的系统是构件在Java体系上的,整个迁移过程会更顺畅。

由于Linux系统的建设,往往要牵涉各个层面的IT供应商,例如Linux公司、硬件厂商、软件厂商。对于一个正在实施Linux系统建设的用户来说,陈建容认为用户的主要精力应放在三方沟通上面。Linux厂商与数据库厂商之间协调,Linux厂商与硬件设备厂商之间协调,用户应处在主导地位,否则很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

"在DB2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IBM对Red Hat Linux上面有相应支持,但对红旗Linux则没有;IBM PC Server上面对Red Hat有支持,但是在红旗Linux上面也没有支持。"陈建容说道,"这就需要双方坐下来进行沟通。"

从信息技术主管部门来看,在Linux项目建设初期就要采取措施。目前黄埔区信息中心的技术人员有3名。"让他们自己去解决每一个问题是不可能的,他们主要的工作是组织管理协调的作用。"陈建容说,"作为用户单位,要经常把项目的信息传递给三方。双方共同协调,用户单位的组织能力非常重要。"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用户切忌不能对目前出现的问题,马上认定是哪一方发生的问题。"主动积极地测试,写出报告分析,希望通过什么方法来解决。"陈建容认为这才是避免相互推诿的好办法。

开原软件并非全适合

陈建容并没有在整个架构中全部采用开放源代码软件,仅仅是在操作系统层面选用了Linux软件。陈建容说;"要明确一点,开源软件的使用并不是在一个部门的应用越广越好,有些程度上可以用,如果一旦觉得在核心应用领域感觉到有风险存在的时候,一定要放一放。"

在开放源代码领域中MySQL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数据库软件。"当时我们也曾考虑过MySQL软件,但目前该软件的性能还是不能满足这个系统的需求。"陈建容说,"我们选择IBM DB2软件,更多的原因是基于它在数据库整合方面所具备的功能。" 目前黄埔地区政府数据中心集中了很多政府部门的数据。这些数据的来源五花八门,千变万化,因此对数据库在整合能力上的要求比较高。

"如果Mysql的软件,在功能上具备这样的功能上,我们也会使用。"陈建容认为"就性能比较来看,MySQL与IBM DB2比较,完全不能与Linux与Windows之间的性能比较画等号。"此外目前黄埔区信息中心没有MySQL技术储备。"我们目前没有这样的技术人员,因此在开发上花费时间。"

在开原软件的选择上,陈建容觉得这需要用户考虑自己所在单位的业务复杂性和业务单一性之间不同。一定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并考虑到现有单位的IT 技术人员储备。"黄埔地区的技术人员总共才用3个人,不可能要求这些员工对各种IT技术全部了解。"

即便是对待采用Linux系统上面,陈建容也认为"无论采用Linux、还是其他的开原软件,如果你对他们一窍不通,盲目上马最终效果肯定不好。"此外,用户所在单位的信息化基础是否扎实,也会影响用户使用开原软件的效果。

Linux软件在使用过程中,仍然需要一些专业人员去调适,去不断优化。除了专业公司之外,用户需要有专业的Linux技术人员。"我手下三个人之中,有两个人对Linux软件比较熟悉。"陈建容介绍到。

文章原载于《信息系统工程》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