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红与黑

互联网 | 编辑: 2006-02-10 00:0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当所有的操作系统均把自己的源代码开放出来,Linux的前途是否还会光明依旧,当所有的商业软件均采用免费策略,转而以提供有偿服务为盈利模式的时候,Linux厂商还能否健康成长,这些话题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天方夜谭。

Part3:Linux商业“潜规则”

Part3:Linux商业“潜规则”

在Novell尚未收购欧洲Linux公司SuSE之前,人们关注Linux商业化发展的目光大多集中在Red Hat(红帽子)公司身上。毕竟无论是从市场影响力上,还是技术势力上,Red Hat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Linux品牌。当Novell在并购SuSE之后,一些专家认为Linux市场格局将会发生改变,Novell的进入会导致Linux领域重新洗牌。

Novell有越界之嫌

曾几何时,Novell公司的NetWare操作系统曾是大学计算机专业局域网课程的必修教材,而在互联网时代到来的时候,Novell一蹶不振。Novell公司将过去业绩的下滑归咎于来自微软公司的商业垄断。尽管他一直在寻求新的出路,但似乎每一次转型带来的则是更大的打击。

收购字处理软件的失败,在互联网泡沫即将到来的时候并购电子商务公司,对于中国市场三进三出,这些事情让人们对Novell的未来不得不产生忧虑。

幸好Novell在去年通过收购SuSE,成为Linux市场之中继Red Hat之后,欧美地区最重要的Linux厂商。只不过让人担心刚刚试水的Novell,可能并不了解Linux商业游戏的"潜规则"。由于Novell在局域网领域多年的耕耘,使其拥有了一批有竞争力的应用软件,例如管理软件ZenWorks、协同办公软件GroupWise、身份管理软件BorderManager。这些软件在企业级用户之中,尤其是在欧美地区仍然受到用户的支持。

鉴于Novell拥有众多的应用软件,再加上其将底层系统全面向Linux转型,并拥有SuSE Linux产品,因此很多人认为,Novell在未来Linux领域的成长是难以估量的。面对这样的评价,一些专家却并不看好Novell在Linux领域的发展。

"目前Novell的做法,同当初SCO的策略有些相同。"一位Linux业内人士说道。当初SCO公司也拥有充足的现金,就像今天的Novell。SCO当时也意识到Linux的发展潜力巨大,通过收购形式购入了一家Linux公司,并在2000年将公司名字改成Caldera。

更名为Caldera的SCO,于2002年同SuSE、Turbolinux、一道创建了UnitedLinux联盟,以便推进Linux在全球的发展。公司由于战略调整在2002年又将名字改回到SCO。并2003年正式与Linux分道扬镳。同年SCO指责IBM在Linux拓展方面,涉嫌侵害了SCO的知识产权。

Novell目前也受到了SCO就Linux涉嫌侵害其知识产权的指责。尽管Novell今天同SCO是站在对立面,但无论是从Novell,还是SCO公司身上,都可以看到传统的网络操作系统公司在面对Linux市场时,做出的第一反应大多是一样的。他们首先是欢迎,然后是积极进入这个市场,但最后却发现自己并没有从中捞到足够的好处。

与SCO相比,Novell未来所遇到的挑战更大。Linux目前的商业模式与Novell公司自己的产品架构存在冲突。 Novell一方面拥有上层应用,另一方面拥有底层的操作系统,公司自认为他们的产品线是最为完整的。但同时也把自己放到了那些Linux应用软件供应商的对立面。

现今Linux的推动,尤其是在企业级市场之中,应用软件开发商所起到的作用不可低估。一旦ISV意识到Novell的应用软件危机自己的发展,有哪一家厂商会与Novell联手推广Linux的发展呢?而在Linux操作系统层面,Novell拥有的SuSE产品已经成为Red Hat、红旗Linux的竞争对手,因此很难设想,这两家公司在销售Linux软件时,会捆绑Novell针对Linux开发的应用软件。"Novell是我的竞争对手,我怎么可能去帮他卖应用产品。"一位中国的Linux从业人员说道。

由此可见,虽然Novell为了向Linux转型,动用资金收购了SuSE,并决定将自己的应用软件全线向Linux转型,但公司目前的产品架构有可能导致Novell未来会腹背受敌,而并非像人们最初设想的那样,全线开花。"其实Novell向Linux转型并没有错,但转型未必就等于要收购一家Linux公司."在专家眼里,不收购SuSE可能会给Novell在Linux领域的发展带来更大的空间。就如同IBM、Oracle一样,他们也在支持Linux,但他们却从没有宣布去收购一家Linux公司。一旦他们这样做的话,恐怕就会打乱一个健康的Linux产业链条。

Red Hat速成有隐患

尽管分析公司动不动就用一个数十亿美金数字来描绘Linux的市场前景,但身在Linux市场拼杀的厂商们则深知目前Linux的生意并不好做。如何借助一个谁都晓得的免费软件,来赚取利润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目前的市场容量,决定了Linux公司的规模。"业内专家说道。

Red Hat已经将自己的触角遍及到全球27个国家及地区,公司总体员工总数为740人左右。尽管公司成立于1993年,但Red Hat真正开始盈利则是在2004年。由此可以看出,Linux市场即便再大,但一个跨国性质的公司想要获得生存,其面对的压力着实不小。

对待中国市场的态度,Red Hat与Novell有相近之处。在2002年便有消息透露Red Hat,准备要进军中国市场,然而直到2004年年底公司的中国地区办公室才正式成立。Red Hat公司在中国地区的人员配备较为精简。公司在技术支持力度上,存在人手不足的情况。

国内一家从事Linux推广的公司老总曾介绍到,一家与Red Hat签署全球战略合作的IT厂商,由于在安装设备时,无法得到Red Hat有力的支持,不得不转向他们来寻求帮助。由此可以看出,Red Hat想要在中国市场得以生存势必要加大这方面的人力、物力投入。

就目前Linux公司的发展来看,仍然还是处在一个寻求温饱的阶段。Red Hat公司,一方面要保持全球拓展的速度,以便确立自己在Linux领域的主导地位,一方面又要考虑节省成本。这对于一家从事Linux产品销售的公司来说,挑战巨大。毕竟目前Linux公司大多的服务是提供售后服务。而售后服务所带来的人力成本是难以降低的,因此中国Linux厂商,均认为即便Red Hat已经进入中国,但是其实际意义远远小于他的象征意义。

尤其是当用户明了Linux软件在核心技术层面,各个厂家的产品大同小异的时候,国内Linux厂商在与Red Hat进行竞争时,可能会更具竞争力。此外国内各地方政府对于国产软件的支持力度正在加大,而目前国内在Linux平台之上开发应用软件,由于采用按需订制的方式,因此具备竞争优势。就目前来看,Linux在中国最大的用户依然是政府单位,因此Red Hat能否在中国得到成长还要面对"水土不服"的考验。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