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我本来就没有打算给奥林巴斯E-30写详尽评测,这几天拿到的一些数据和拍摄的样张已经能够让我较好的了解这款新机。所以,我打算今明两天写两段有关E-3和奥林巴斯E-30之间的对比文字。今天谈机身和菜单,明天则是画质和样张。
一些新加入的菜单功能解析
菜单方面,大部分的设置两款相机都是一样的,不过奥林巴斯E-30也在E-3的基础上加入了一点新功能。简单对比一下菜单,我们首先可以看到在减少噪声这个栏目中加入了“自动”这一项。看来相机能够跟随曝光时间和实际测光而调整降噪。在我的实际使用中也看到奥林巴斯E-30的降噪很有特色,有时候感觉高感光度下的画面很纯净,有时候似乎又不是很好。我会在明天找时间谈谈这个问题。
在E-30的菜单中还能找到一个多层曝光的选项。天可怜见的,这个选项还真是藏得很不起眼的样子,弄不好就会错过。本机允许进行4张照片的多重曝光设置,而且还可以自动平衡每张照片的曝光量(比如四张曝光叠加的话,每张曝光量就是正常曝光量的1/4)。尽管使用起来的感觉不是很方便,但多少也可以带来更多一些的创作乐趣。如果奥林巴斯也能提供类似尼康那样的任意两张RAW照片叠加的后期功能就更好了。
这是请了我们桌上的WALL-E作为模特,演出的一次多重曝光实例,感觉实在有些“鬼影重重”的味道。看看稍候等E-30再次来到本站的时候能否拍摄点像样的多重曝光照片出来。
作为旗舰,奥林巴斯E-3依然令人遗憾的不能靠半按快门来实行LV状态下的自动对焦,而新款奥林巴斯E-30则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实际在E-520时候就搞定了)。当然了,脸部识别功能的出现也就是顺理成章的。我个人感觉,本机的LV对焦速度距离索尼的水准还有提高的潜力,但怎么说可以算作是业内的最高水准了——大部分情况下LV AF速度虽然不快但精度都不错。用户也可以自由选择11个对焦点,这就不用多说了。
另外我看到一些用户好像很关心新加入的水平尺功能,我反正觉得这个东西就是噱头,平时拍照好像也碰不到什么要用水平标尺的场景。绝对的水平和画面中的水平并不是同一概念的。
奥林巴斯E-30在宣传中还有一个新鲜功能,那就是可选多种画幅,从标准的4:3到主流的3:2/16:9,一直到很装B的6:6, 6:5(都是大画幅相机的专门比例),再到有些无厘头的3:4(也就是不需要旋转机身就能拍摄直立构图。。。),一共有9种不同画幅可供用户选择!!!
我通常情况下都是使用最标准的4:3,不过我同时也对16:9的宽画幅比较感兴趣——家里的两个主要显示设备,三洋投影机Z4与明基的HDA显示器都是16:9显示,用它们来观看这个比例的数码照片感觉的确与传统4:3画幅有很大的差异。
在选择画幅时,用户首先需要进入很多层菜单,然后在这样一个带有对比表的界面上进行画幅的切换。我一直想不出奥林巴斯为什么不给一个很直观的9中不同画幅的示意图,而是要用这种很枯燥的数字方式来讲解。不过用户可以自己根据与4:3画幅之间的数字差异而了解到每种设置会损失多少的有效像素。
不过上图的这个设定我是满喜欢的。奥林巴斯E-30允许用户在LV状态下和用光学取景器下采用不同的画幅。通常我会让相机在光学取景时采用4:3标准画幅,而在LV状态下选择16:9的宽屏。请注意,只有在LV状态下我们才能清楚的在取景画面中看到自己所选用画幅的实际效果,而无论你选用了什么画幅,在光学取景器里面是没有什么视觉变化的——如果能实现类似尼康D3那样的全画幅和DX幅面显示差异(部分取景画面自动变暗)就好了!
有关奥林巴斯这两款主力机型在功能、菜单设置方面的差异就谈到这里。明天想给大家展示一张我拍摄的E-3和E-30 ISO画质对比,此外还有六种艺术滤镜的效果展示以及更多样张。如果顺利的话,明晚可以给这篇相机试用下个初步的结论了,敬请各位期待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