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即少 无即多

互联网 | 编辑: 2005-05-08 00:00:00原创

什么大即少,大和少并不是并列的,怎么能大即少呢?什么无即多,既然无怎么会多呢?但在用户对IT产品的采购需求上,这两句话却是成立的。

――厂商误解与用户需求规模

什么大即少,大和少并不是并列的,怎么能大即少呢?什么无即多,既然无怎么会多呢?但在用户对IT产品的采购需求上,这两句话却是成立的。

大客户采购不象想像那么大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企业被IT厂商认为是大客户了,就也说明这个客户的采购观念已经成熟,除非要上新项目,否则其采购量暂时已经接近饱合,只是在这个平台上可能有升级和换代的需求。所以大客户的采购量不会象IT厂商们想像的那么大了,这就是大客户采购量变少的原因。

据了解这类的客户一般不会大批量跟风采购,如,本来5000台PIII用得好好的,决不会在P4出现时立即换掉PIII全部改用P4。本来装的是Win2000,决不会在WinXP出现后,立即采购WinXP。有些大客户的终端至今还是PIII/Win98的呢,不是他们落后,而是需求问题。

折旧速度与厂商升级不同步

一般政府或企业所用的PC、打印机等设备,折旧率大约每年是10%~15%,如果按这个折旧率,一台PC或一台打印机怎么也会用个6、7年再换。

然而厂商们硬件升级、软件升级最慢也在2~3年,恰好比用户折旧速度快一倍,网络产品稍慢一些,但也不同步。也就是说,用户的需求有可能从PII跳到P4,从PIII跳到64位或双内核。

在软件方面,用户的采购行为非常有可能从Win98跳到WinXP,从Office 97跳到Office XP。

大客户产生叠加式采购

硬件需求饱合的大客户,软件需求就猛升,特别是ERP、CRM、SRM等软件需求条件已经成熟。

有了网络设备、网络应用的客户,肯定有网络存储、网络安全产品的采购需求。当然,这些采购前提除了需求之外,还有企业的经济状况的影响。一个企业再是大客户,原有PC再多,但面临员工下岗,产品积压,再怎么有需求,也没有钱采购了。因此企业经营状况一定要健康。

当然新兴的市场除外,例如3G网络建设肯定是大即是特大,没商量。

消费类网吧与厂商同步

消费类PC用户发烧友的采购周期,可能会和IT厂商推出的产品同步,但一般工薪族,家庭月收入在5000~8000元以下的用户,采购周期肯定不会和IT厂商推出新产品的周期同步。

还有目前笔记本、PC的新生代用户――大学生们,他们的采购条件使他们很少在大学4年内换代,也就是说,这部分用户的采购周期在4年以上,一般家庭用户至少在三年以上。当然,发烧友用户和网吧用户是个例外,网吧虽然面对的是消费类群体,而自己又是个中小型企业,无论怎样,网吧的采购周期都会和IT厂商推出的产品周期同步,否则他们会失去自己的客户。

如何理解无即是多

一个企业刚出生,刚有那么几个人时,肯定要买PC、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办公桌、饮水机……。然后进入婴儿成长期,IT产品采购量在这期间同步上涨。这类客户一定要重视。上哪去找?可能销售们要和工商搞公关了。只要这个企业一发牌照,采购量就来了,这叫守住工商就来单。特别是在进入WTO之后3~5年内,国外的服务业进来了,总不能把PC、打印机、多功能一体机从日本、美国或者欧洲运进来吧,如果谁这么犯傻,谁肯定做不好生意。不过,这类跨国企业的软件可能是跨国授权的,单不好打。

这就是无即有,无即多的推理。当然等他们变大、变稳定之后,又会变成大即少的客户。

结束语

其实对于企业客户来讲,大不仅是少,同时大还即是小,因为所有的大企业都是由无数个中小企业组成,如果这些中小企业经济是独立合算的话,虽然企业有一定的整体规范,但是出钱的还是小企业自己。

无论大小平等相待,无论买东西多少平等相待。今天是大客户,明天也不一定买得多,今天是准客户,后天可能买多多。还有因为客户是人,是移动的。一个人的移动,从小客户会调(跳)到大客户单位,一个企业从无到有,从有变大……,三个坐标要随时平衡。

在本文发表之前大部分厂商对客户的规模都有误解,也许这正是此文的价值。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