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200新生力 GTS250全球同步首发评测

互联网 | 编辑: 张杨 2009-03-03 21:00:00原创 返回原文

NVIDIA在成功的将旗下GeForce 8800GS等一些显卡产品通过更换命名的方式归入GeForce 9系列军团后,又再一次将GeForce 9系列中的一员大将归入GT200之列。在今晚举行的Cebit2009展会上,NVIDIA GeForce GTS 250将正式登台亮相,虽然该卡只是由原GeForce 9800GTX+直接改名后的新

NVIDIA进一步加快更新换代

NVIDIA在成功的将旗下GeForce 8800GS等一些显卡产品通过更换命名的方式归入GeForce 9系列军团后,又再一次将GeForce 9系列中的一员大将归入GT200之列。在今晚举行的Cebit2009展会上,NVIDIA GeForce GTS 250将正式登台亮相,虽然该卡只是由原GeForce 9800GTX+直接改名后的新型号(显卡架构、核心规格等也没有任何变动),但NVIDIA还是针对GeForce 9800GTX+迈入GT200系列做了相应的调整。

随着GeForce GTS250的正式发布,各家AIC也都在第一时间内发布了GTS250显卡。目前影驰的一款GTS250已率先到达Explorer评测室,今天就让我们就通过与GeForce GTS250的同步评测来一起揭开GTS250的神秘面纱。

GTS250与9800GTX+核心规格完全相同

GeForce GTS250显卡规格

作为更名产品,GeForce GTS250与GeForce 9800GTX+的核心架构及规格方面是完全相同的,同样使用代号为G92b的NVIDIA最新55nm工艺制程核心。但这次我们可以看到,GTS250公版将会拥有两种显存容量版本可供选择,包括512MB和1GB。

而频率方面,由于原GeForce 9800GTX+是针对AMD Radeon HD4800系列所空降的一款产品,其前身是使用65nm核心工艺制程的GeForce 9800GTX。而得益于使用改进后的55nm的工艺制程 ,让GeForce GTS250(9800GTX+)在功耗发热量上会得到更好的控制,超频能力也更为强劲,因此默认核心频率就达到了738MHz,比起原GeForce 9800GTX要高出不少,在性能上有了不少的提升。

G92核心与上一代G80核心的优势变化我们在之前的评测当中也应该有所了解,所以在此就不过多的做介绍了。详细可参考我们的相关评测:《折翼的天使 GeForce9800GTX同步首测》。

GTS250提升了对PCB的设计效率

NVIDIA对GTS250显卡的PCB做了重新的定义,首先在长度方面由原10.5英寸缩小之9英寸, PCB型号变为P391。

从电路走线、用料、供电电路、输出滤波电路各方面完全延续P39X的设计模式,供电模块完全集中在PCB的右边,减少对输出信号的干扰。

GTS250采用一体式的散热鳍片设计,并且在散热鳍片上都贴有显存散热片以及MOS管散热片以保证显存和MOS管的良好散热。

GTS250依然采用G92显示核心,不过核心编号已由之前的G92-421-B1升级到G92-428-B1,其中B1代表55nm制造工艺。虽然目前GTS250采用G92-428-B1核心不过它的规格却和之前的G92-421-B1一样。

标配高品质GDDR3显存颗粒,组成1024MB/256Bit的规格。

在供电方面,GTS250采用了3+1相的供电方式,其中三相为核心供电,一相为显存供电。并且每相供电都配备了3个MOS管。并且可见外接供电部分也仅用了1个单6pin。

虽说预留了S-Video接口,但公版依旧是提供双DVI输出组合

CUDA的衍生 GTS250一贯秉承

随着显示芯片已慢慢蜕变为GPU后,显卡已经被赋予了可编程的功能。在之后几年中,GPU也以超越CPU的速度而高速的发展。如今即便是最最便宜的显卡也可以实现一切游戏策划者需要的特效。无论是299、599还是1399、2199,它们之间的区别可能更多的是对于执行这些特效的速度,而并非是否能执行。

早在2002年,NVIDIA引入了GPU中计算的技术,将32位浮点技术搭载与GPU中,NVIDIA十分期待技术人员能将GPU超强的计算能力应用于程序,还不是图形。但早期的GPU是用类似OpenGL或Cg的图形API编程的,这些API是很难的,并且大多数技术人员对这类API也并不是十分的熟悉。

到了2003年,NVIDIA又开始了新的尝试,这次工程设计的尝试产生了后来在2006年出现在8系列GPU的CUDA技术。而目前所有8系列GPU,包括从笔记本电脑到高性能的系统,都具备了CUDA技术。只不过因为那时候CUDA还未成型,所以没有公布,而现在,基于CUDA的应用程序越来越多,因此伴随着GTX200系列芯片的发布,CUDA也同时正式大范围的推广并介绍给普通消费者。

GPU的性能正逐步变得强大,此时,无论是Intel还是AMD都发现了这一点,不过因为自身处理器发展成熟,所以两家处理器巨头都采用了GPGPU,也就是给予X86处理器构架的平台。GPGPU与NVIDIA概念上的区别就是,GPGPU的应用往往要了解OepnGL编程或者DirectX编程,而CUDA则是仍然通过API送入GPU。如果你应用不涉及到OpenGL或者DirectX的话,就可以不用理会API,也就是说GPGPU进行通用计算,是通过把这些问题转换成图形计算后送到GPU中完成的,而CUDA则可以直接调用GPU的计算资源,成为高性能计算的软件开发环境。

说了那么多肯定会有一些网友不太明白,CUDA究竟是什么呢?好了,CUDA(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就是NVIDIA推出的一个基于GPU的运算平台,它可以让显卡除了用于图像计算以外的目的。CUDA工具集的核心其实是一个C语言编译器。

当然,万物皆不完美,其还是主要去做那些能够分成很多个独立线程的数值计算。比如说矩阵的乘法计算,矩阵相对应的元素的计算是没有什么联系的,可以很多个线程同时送入很多个处理器进行并行处理,这就非常适合于用CUDA来解决。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事情CUDA都能够很好地解决,比如像操作系统这样复杂的指令和纷繁的分支循环而又用很少的线程来处理,这显然就不是CUDA的强项了。高度并行的计算是CUDA的技术特性之一。

目前来说,CUDA已经被应用在了许多领域中,包括在通用计算中的一些GPU加速,游戏中的物理模拟等等,而在科学计算中,CUDA可发挥的功效就更大了。比如有限元的计算、神经元的研究计算、地质分析等等科学研究的领域;当然目前GPU计算的应用还是处于一个早期的阶段,大部分CUDA应用都是专业人员和相关的程序员在开发,随着CUDA的广泛推行,以后会有实际的基于CUDA的程序,更多的程序员能够加入进来,并且开发一些可以给大家日常应用带来好处的程序,只要有支持CUDA的GPU就能够利用到GPU计算的好处。

更真实的视觉体验 3D眼镜是必备

在前不久举行的CES2009展会上,NVIDIA首次完全揭秘了其3D Stereo技术,使用NVIDIA的3D立体眼镜搭配120Hz的LCD演绎出了一个全新的3D世界。

3D Stereo的工作原理其实并不复杂,其过程就是让双眼分别看到同一物体的不同角度,模拟真实世界人眼成像原理。简单来说,我们日常玩的3D游戏虽然有XYZ,但是只使用一个显示器进行输出,我们只能认为3D只是一种“平面上的3D”,类似于我们只使用单眼来观察世界。虽然看得和双眼一样清楚,但是并不能分辨出物体的距离。

而使用双眼则消除了这一问题,由于两眼之间存在间距,所以两眼成像后物体的角度会有少许不同,这就是中学生理课上老师所讲的“视差”。大脑在结合了左眼和右眼的图像之后,便能根据物体的角度差别分辨出物体离人体的距离。

NVIDIA的3D Stereo,就模拟了人眼的成像原理:首先在第一帧上先显示左眼所看到的游戏画面,然后第二帧显示右眼所看到的游戏画面,如此循环。这两张游戏画面通过驱动处理,所以里面的画面角度有所不同,而且视差的夹角参考了人眼。

当然,仅仅如此的话我们只能看到一个画面一团糟的游戏,在高刷新率的情况下也需要3D Stereo眼镜的支持。3D Stereo眼镜能够根据显卡发出的同步信号工作,在第一帧时右眼液晶变黑,屏蔽右眼视觉,而在第二帧则屏蔽左眼。如此循环工作,再加上人眼特有的视觉延迟特性,“欺骗”了我们的视觉系统,让我们认为看到是真实的立体画面。

视频解码 Badaboom不再独当一面

NVIDIA率先推出第三方应用软件Badaboom的成功,也让很多用户得到了实惠,这种基于GPU并行计算的优势,能够为用户提供更高、更快、更强的的体验。当然,早期的一些视频转换软件也有着相当强的性能,例如TMPGEnc。当然,这款软件在2008年就已宣布支持NVIDIA的CUDA,最近TMPGEnc推出了支持CUDA的正式版本产品。

使用GeForce GTS 250可以开启TMPGEnc 4.0的CUDA选项

我们使用一款与GTS250价位相同的CPU来进行相同片源相同设置的视频进行解码。从最后成绩可以看到,GTS250用了16分钟可以完成解码,而CPU却用了相对几倍的时间,这样的差距是相当明显的。最后值得一提的是,TMPGEnc软件可控性相对较高、所支持的视频格式也是十分的多的,所以除了收费的Badaboom以外,如今我们还有另外一款软件提供NVIDIA 的CUDA支持。

高清播放 也不在只限PowerDVD

PowerDVD一直是我们播放高清常用的软件之一,不过随着NVIDIA Pureideo HD技术的成熟,如今除了PowerDVD等老牌软件以外,ArcSoft的TotalMdia新增了对NVIDIA PureVideo HD技术的支持。

我们通过软件的系统设置能够看到使用了NVIDIA产品后,不仅能够打开GPU硬件加速,还能看到NVIDIA得到ArcSoft的认证并在软件设置中看到NVIDIA Logo,如果使用其他品牌产品也许会开启硬件加速,但不会看到认证Logo。

例如ArcSoft的TotalMedia这款播放软件在实际应用中(请见上图),会有更佳的视频播放效果和平台性能。

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硬件平台
CPU
Intel E7200(2.53GHz)
主板
华硕P5Q3 deluxe
显卡
影驰GeForce GTS250
内存
金士顿 HyperX DDR3-1333 2G (9-9-9-25)
硬盘
三星金宝SATA 1TB
电源
TT 1200W
显示器
明基G2400W
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
Microsoft Windows Vista 32bit SP1
显卡驱动
GeForce Release 182.06
主板驱动
Intel Chipset Device Software 9.10.1007
测试项目
基准软件测试
3DMark06
3DMark Vantage
游戏测试(DX10)
《孤岛危机》
《西部狂野》
《英雄连》
《失落的星球》
《鬼泣4》
测试工具
Fraps 2.9.4
GPU-Z 0.3.0
PCHOME硬件评测室
测试平台合作伙伴

在测试的硬件部分,为了达到主流用户的硬件配备,我们选用了Intel E7200(2.53GHz);主板芯片组为P45;内存由金士顿提供的DDR3 1333规格内存;显示器为明基目前性价比十分高的的G2400W。

影驰GTS250

测试所用的显卡为此次率先到站的来自影驰的一款首发GTS250,为本次首发测试带来了帮助,再此Explorer评测室表示感谢。该显卡采用的是非公版设计,外形与旗下热卖的9800GTX显卡基本相同。

测试项目除了常规的Futuremark软件外,为了保证游戏测试的可比性与公平性,我们节选了几款拥有Benchmark测试软件的游戏,作为对显卡游戏执行效能的检验,而AA与AF特效则根据每款游戏而定。

最终成绩罗列及测试总结

从测试结果来看,游戏打开全部游戏特效AA/AF的情况,并在VISTA+DX10的平台下,显存的在高端卡的重要性也逐渐加大。当然,一款游戏引擎的是否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显卡能否发挥出真正的性能。更名后的GTS250完全延续了9800GTX+的性能,而1GB显存设计的GTS250在性能上要更胜9800GTX+一些。

测试部分就到此告一段落了,目前NVIDIA方面已经明确公布了GeForce GTS250 1GB版的市场售价为149美元,而521MB版的则为129美元,折合人名币分别在880元与1000元之间。从目前少数品牌市售的GeForce 9800GTX+ 1GB版的价格基本已维持在1199元,普通512MB版的则为999元来看,更名后的GTS250在同等性能的情况下还要平均下降100元左右。如对手Radeon HD4850不采取降价措施的话,就目前的局势而言GTS250在GT200军团中无疑还会有比较长的作战时间。这对于熟悉硬件的玩家来说的确是一件好事,但一时无疑也会造成入门级的用户的迷惑。

NVIDIA喜欢采用有规律的命名方式,对相同核心的不同规格的显卡,以不同的命名规则区分开,以方便消费群体识别,比如Ultra、GT、GS等都是常用后缀标志,这种方式NVIDIA已延用很多年了。其实纵观NVIDIA显卡产品命名比较纷杂,有GeForce 9xxxGT、9xxxGTX、9xxxGTX+,还有GTX2xxx等,后缀一会前一会后的,容易让人迷糊。建立一个标准的产品系列,这是NVIDIA和AMD都要做的事,而NVIDIA这边更为迫切。低端用GTxxx表示,中端用GTSxxx表示,高端用GTXxxx表示,显然比现在的产品型号要好记清晰多了。任何事物的变革都需要阵痛的,从长远来看,小小的牺牲也显得是必要的。

从下一页开始将为各位网友带来各品牌市售的GTS250产品相关信息,喜欢的网友不妨浏览一下。

七彩虹首款非公版iGame250到货卖场

国内显卡市场的领军品牌七彩虹在第一时间,和公版产品同步发布了非公版的GTS250产品--iGame250-GD3冰封骑士5F。

七彩虹iGame250-GD3冰封骑士5F采用了三星DDR3 0.8ns高速显存,显存规格:512Mb/256bit,核心/显存频率:740MHZ/2200MHZ。这样的高频一定需要扎实的供电系统来保证。为此,iGame研发部设计人员,在供电系统中加入了全固态电容和3+1相的供电模式,并加入了供电散热片,保证了显卡的良好供电。

iGame研究所工程师研发的结晶:IPU游戏增效引擎

配合整体的色调一致, 七彩虹iGame250-GD3冰封骑士5F采用的扣Fin鼓型”双风扇散热器、PCB板颜色、防PCB变形条、散热片等都是黑色色调设计,保持了整体的高贵。其中采用iGame研究所研制的的“扣Fin鼓型”双风扇,可以全面估计的解决了产品的静音和散热的问题。

亮点一:四根热管,热量传递更均匀、更高效。(普通—2根热管)

亮点二:扣Fin“鼓型”工艺,均匀散热。(普通—非扣Fin易变形)

亮点三:双风扇,加倍风量,全卡兼顾。(普通—单风扇)

亮点四:镀镍工艺,防氧化保持性能长期稳定。(普通—非镀镍)

亮点五:160片高密度鳍片,大散热面积超强散热。(普通—60片鳍片)

亮点六:全铜材质底座,镜面工艺,快速传到热能。(普通—全铝材质)

DVI+DVI+HDMI输出接口

在赠品方面,iGame伴侣做的很细心,其中包括了iGame军刀、iGame绒布袋、iGame扎线带、iGame防静电手套,解决了玩家在DIY过程中的小烦恼。

0.8ns 1GB显存盈通GTS250游戏高手

作为NVIDIA全球合作伙伴的盈通,同步发布了盈通GTS250-1024GD3游戏高手显卡。盈通GTS250-1024GD3游戏高手采用NVIDIA 55nm G92-B1芯片,核心频率和显存频率分别为738/2200MHz。

盈通GTS250-1024GD3游戏高手的PCB豪华大方,设计出色。供电为4+2设计,核心四相,每相三颗MOS(一颗在背面),显存为2相独立供电。MOS管为英飞凌高品质产品,性能极为优异!

盈通GTS250-1024GD3游戏高手的核心,依旧是G92,不过制程换成了B1,核心为55nm工艺制造,发热更低,超频能力更强悍!

 

显存方面采用了Hynix 0.8ns的GDDR3颗粒,默认频率2200MHz,但是容量高达1GB!为市售显存容量最大速度最高的GTS250显卡。旁边是三洋SVP全贴片固态电容。

在供电方面,盈通GTS250-1024GD3游戏高手依旧采用豪华的4+2相供电方案,清一色紫色的三洋SVP顶级贴片固态电容极为养眼!拆下MOS散热片后的供电部分图解,清晰可见英飞凌高品质MOS管。

散热方面,盈通依然采用了五热管HDT双风扇散热器,独有热管直接接触核心的散热技术,散热效果出色,噪音控制的很好。

接口方面采用了HDMI+DVI的全数字化接口设计。

索泰GTS250-1GD3 AMP

索泰GTS250-1GD3 AMP,是市面首款默认超频的GTS250显卡产品,板载1GB超高速GDDR3显存,独家三年免费质保。全覆盖式热管散热器,同时为核心、显存、供电电路进行散热,风道式设计能够将热量迅速排出机箱外,大尺寸涡轮风扇支持温控自动调速,在日常使用中噪音非常低,满载时保证良好的散热效能。

 

索泰GTS250-1GD3 AMP采用P391公版设计。从电路走线、用料、供电电路、输出滤波电路各方面进行了改进,供电模块完全集中在PCB的右边,减少对输出信号的干扰。

精选的G92-428-B1功耗得到更好控制,只需要一个6Pin外接电源接口即可满足稳定运行的供电需要。做工用料豪华,全固态3+1相位供电,核心3相(每相3个MOSFET)加显存1相独立供电模块,用料方面采用富士通和日本化工固态电容,贴片防磁电感线圈,扎实的用料和做工只需一个外接电源接口就能满足显卡在高频率下稳定运行。

标配高品质GDDR3显存颗粒,组成1024MB/256Bit的规格,昂贵的32mb*32Bit显存颗粒,默认频率高达740/2200MHz,还有一定的超频空间。

采用G92-428-B1(B1即55nm标志)核心,显卡默认频率是740/1890/2300MHz

提供双DVI输出组合,同时赠送一个DVI-HDMI转接头实现1080P的HDMI高清输出。

铭瑄GeForce GTS250发布

铭瑄超强GTS250全球发布

铭瑄GTS250终结者1024M采用了豪华的4+1供电方案,核心拥有独立4相供电,每相供电搭配3颗MOSFET管和全封闭电感组成,双6Pin外接电源供电,整卡清一色采用日本化工PS系列固态聚合物电容。

该卡配以双镀镍铜管散热器,80mm双滚珠风扇运转起来非常安静,并能够提供足够的风量,而且该风扇采用4pin接口,支持温度监控自动调速功能,确保散热效能最大化,能够根据显卡满载程度实时调控风扇转速,从而达到更好的散热和静音双重效果。一体化的上盖设计起到很好的导流作用,能够让风扇吹出的风流经整块显卡,对显存、供电都起到很好的辅助散热作用。

显存搭配采用三星极速0.8ns高速GDDR3,正反16颗显存颗粒组成1024M/256bit显存规格,显卡工作频率高大745/2200MHz,shader频率1836MHz。

HDMI/DVI/VGA的输出接口组合,双挡板的设计。

双敏无极2 GTS250金牛版

双敏无极2 GTS250金牛版发布

对于散热,无极2 GTS250采用的是图形核心覆盖有双热管散热器,并配备8cm双滚珠长效风扇,待机满载温度都控制的相当理想。1GB/256bit的板载显存也覆盖有大型的散热片,保证显卡可以稳定的运行在745/2200MHz的频率下。

无极2 GTS250金牛版继承了这一优秀的设计思路,核心每相供电都配备有独立的MOS管驱动芯片。

无极2 GTS250金牛版拥有非常出色的做工和温控措施。低发热分置式供电布局,将4+1的供电回路充分布置于大型PCB的前后端,给各种供电元件提供了相当充分的热交换空间。核心每相供电都采用了1上2下的3 MOS管设计,可提供比普通同类型产品高30%以上的供电能力,为玩家更大的DIY空间最好准备。

接口是HDMI+VGA+DVI的最主流设计配置,无极2 GTS250金牛版显卡提供了倍增的2年全免费质保政策。

耕昇首发2GB显存GTS250

此次,NVIDIA发布GTS250,耕昇也积极相应,并全球首发了2GB显存的GTS250。

 

 

耕昇GTS250 2GB版本正反16颗32x32显存,涉及到布线以及驱动调控,耕昇能第一时间发布2GB的产品,也能看出其技术实力。显卡默认为2048MB,745/2200MHz,接口是最主流的HDMI+VGA+DVI。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