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企业融资调查:找钱要做有“心”人

互联网 | 编辑: 杨剑锋 2006-06-12 13:34:00转载
    “酒香不怕巷子深。”这是拥有17000多家高科技企业、号称中国硅谷的中关村曾经普遍存在的融资观念。北京嘉富诚资本研究有限公司总经理郑锦桥向记者回忆说:“给他们做了很多次关于投融资的报告,可几乎没有人给我递名片。”
 

  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现在中关村挺缺钱的,大家见到投资人也比以前积极多了。”某中关村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窄带”融资

  联想、百度、新浪……这些在纳斯达克或香港创造辉煌的IT贵族们是中关村的骄傲。“但中关村资本运作较好的企业也只有这些了。”上述负责人似乎很无奈。

  在中国,互联网概念以及由此细分的各种垂直门户,面向3G的业务应用正风起云涌。而这些,大多就落户在中关村。

  北京互连星汉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个正在执着于网络软件的企业。总经理杨剑天告诉记者:“我们在做一种软件,可以把word文档自动转化成视频。”这家企业,依靠为企业开发软件平台,在市场掘取了第一桶金,再进一步发展它们也需要资金或者合作。另一方面,一些品牌知名度很高的民营企业,如豪杰,也出现了相应的融资压力。

  “IT企业的资金需求很大。”中关村管委会的相关领导表示,“其次是生物医药。”

  企业融资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种如风险投资,只有资金和股权层面的交易;另一种就是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具体而言,中关村企业融资的方式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形式:自筹资金、银行贷款、风险投资和上市。“基本上靠自筹资金,中型以上的企业可以拿到小额银行贷款,只有很少一部分才能拿到风险投资。”这就是时下中关村融资的基本概况。

  2005年12月,北京银行与汉王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合作协议,北京银行向汉王科技提供贷款额度2亿元,这在中关村软件企业中尚属首次。北京某投行分析师告诉记者:“如果换在

资本市场发达的环境中,以汉王的规模和发展前景,各种投资者一定会紧随围追堵截,2亿美元都是可能的。”

  同时,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相比,中关村企业的融资又缺少了应有的整体性。“大部分企业都很难接触到风险投资。”上述企业负责人认为。在中关村,80%的资金缺口是靠间接融资完成的。“但银行的金融衍生品业务非常少,配套的支持措施也不够。”郑锦桥表示。

  信用政策双瓶颈

  美国硅谷的成功经验绝不只是核心技术,还有其发达的资本市场。据粗略估计,仅在中国资本市场外,想进入的硅谷资金就有几十亿美元。

  2006年5月,一位在硅谷做了八年风险投资的法国人来到了北京,他带着来自欧洲的30多家中小企业来到北京,想在这个“创业的天堂”里找到可以合作的项目。随他而来的多为手机零部件的生产厂商,他们认为:“中国如此广阔的手机市场,一定可以找到很多机会。”

  但是,让他感到意外的是,这里并没有硅谷的热情,初次尝试的他反而还受到了些冷落。

  而与此相对应的,在刚刚落幕的北京第九届科博会上,北京市产权交易所总裁熊焰却表示,中关村高科技企业资金缺口在1000亿元,60%的高科技企业资金不足。

  一面是徘徊在国门或者市场外的巨额资金,一面是中关村企业的饥渴,面对记者,中关村企业自有他们的说法。

  “一定要诚实。信用问题很关键,是个主要问题。做得到的就做,做不到的就实话实说。”某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中关村5年,诚信是他最大的收获。他们的企业曾经很幸运地被政府的某些资金或项目选中,“但从来没有过第二次。”他坦言。

  为了建立有效的信用体系,几年前,诚信和风险担保公司在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现身于市场。但显然,距离企业与高端资本市场的零距离对接,路还很远。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