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强孰弱 主流级别I/A平台性能对决

互联网 | 编辑: 吴俊杰 2010-02-13 00:00:00原创 一键看全文

结语—理性搭配最重要

从基准性能到整机办公性能,在前文的一系列测试中我们已经能够全面了解Intel Core i3 530+H55平台和AMD速龙II X4+785G平台各自的性能情况和功能特点了。如果我们单纯从性能数据上来看,两台平台可谓是各有千秋:科学计算和内存控制器性能方面AMD速龙II X4+785G的平台具备一定的优势,物理四核更能发挥出多线程多任务应用优势,这在日后大规模应用的Windows 7系统中表现会越来越明显,当然游戏方面AMD速龙II X4的表现也相当不错,看来高主频也不再成为关乎游戏的唯一关键性能。,而Intel平台也同样在一些项目中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对单核性能有特别要求的应用性能比较不错,不过多线程、多任务应用方面显然不如具有四个物理核心的速龙II X4 620更具优势。当然,我们给出的建议依然是理性消费, 对于消费者来说最重要的是看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以及有多少预算。

具体到平台价格方面,目前,AMD 速龙 II X4 620的市场参考价格为680元,Core i3 530市场售价约860元 ,785G主板主流价格在500~700元,H55主板主流价格在700~800元。因此,如果采用相同的板载独立显卡,Intel Core i3 530+H55平台要比AMD 速龙II X4+785G平台贵大约300~400元,再结合实际的性能表现来说,AMD 速龙II X4+785G的性价比更高一些,适合大部分入门级用户的选择,用户完全可以用这节省的三四百元升级更好的独立显卡或更大尺寸的显示器。当然,如果您比较想优先体验新技术和一些新功能,Core i3+H55的组合还是可以考虑的。

此外,再说一下两种平台的搭配灵活性,AMD进入平台化的时间较早,3A平台的市场成熟度也远高于其他品牌的产品,从CPU、主板到GPU,市场中都有大量的产品可供消费者自由选择,除了上述速龙II X4 620+785G的组合,用户还可以在400~700元价位选择多种型号的双核/三核/四核速龙II处理器,根据不同的显示应用性能需求,既可以选择785G/790GX整合主板,也可选择770/790FX主板与ATI Radeon HD4800/5000的不同组合;Intel方面,作为新一代的主流产品Core i3集成了GPU功能,搭配H55主板,为对图形性能要求不高的整合平台用户带来了一种选择,在性能和功能上为这一类一些初级用户按需定制。当然,这种方式有利也有弊,由于将CPU和GPU绑定在一起,用户除了不能选择双核以外的处理器和其他主板外,在搭建独立平台时,集成的GPU也是基本不会用到的。因此,AMD 3A平台的搭配更具灵活,DIY用户可以自由搭配,而Intel平台则按照使用功能为用户带来了半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不过考虑到价格因素(800多元的中端处理器)及i3处理器实际的CPU性能,搭建整合平台实在有些浪费了。在可升级性方面,AMD平台通过可兼容的接口设计和同时内置DDR2/DDR3内存控制器等手段,具有很好的可升级特性,CPU、主板、内存都可随意搭配更换。Intel方面,由于处理器存在多种接口规格,如果升级成更好处理器和主板,一般都需要整套平台都得更换。

从需求入手,看自己购买个人计算机需要的是什么再做最终决定才是理性之道。如果性能应用实在是难以让你做出最终决定的话,不妨考虑一下价格方面的因素,而且计算机必然会面临未来的升级问题,我们也可以从未来升级的计划着手来考虑购机计划,从这一点来说AMD平台还是一直以来都延续了不错的升级特性。总之,我们“拒绝盲从,坚持理性消费”,这应该是每一位消费者所坚持的原则。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16 页< 上一页13141516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