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强孰弱 主流级别I/A平台性能对决

互联网 | 编辑: 吴俊杰 2010-02-13 00:00:00原创 一键看全文

孰强孰弱—相似定位I/A平台PK

Intel在今年1月8日发布了32nm的新酷睿系列处理器,这是一款革命性的产品,不仅是因为其采用了32nm工艺制程,还因为在新的CPU中加入了Intel GMA HD图形显示核心,新的i3/i5处理器支持DirectX 10 API、同时提供了Intel ClearVideo硬件解码技术。新酷睿i3/i5是首款将图形显示核心整合的CPU(同时CPU内部也),而延续自i7系列的Nehalem核心架构也给了新酷睿处理器更值得期待的运算性能。

 AMD在09年下半年也发布了其基于RV620图形显示核心的整合芯片组785G和速龙II系列处理器。785G称得上是AMD的经典代表了,其提供了DirectX 10.1的支持,同时也提供了UVD2硬件解码技术。和Intel的32nm新酷睿系列不同的是785G主板的显示核心和PCI-E控制器都被集成在了北桥之中——AMD目前的处理器产品只是将内存控制器集成在内部。AMD 速龙 II处理器同时集成了DDR2/DDR3内存控制器,对于用户升级来说提供了便利,此外,其最大的优势在于以贴近用户的价格为入门级用户提供了型号丰富的双核/三核/四核产品。

通过之前的测试,我们已经了解到Intel新32nm酷睿i3/i5处理器的图形性能,而785G产品则在2009年即被分析透彻,可以说两者的图形性能已经不再是秘密,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光是了解两者的图形性能还是不够的,因此我们在这里将着重分析处理器的逻辑运算核心性能。

测试平台的选定方面,我们将在Intel平台上使用Intel全新发布的Core i3 530处理器(2.93GHz),而AMD平台则选用速龙II X4 620处理器(2.6GHz),除了对两套平台各自的运算性能进行测试之外,我们还将进行磁盘性能和基准性能的测试。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16 页1234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