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巴斯M.ZD 9-18mm超广角镜头评测

互联网 | 编辑: 徐嘉 2010-04-06 00:00:00原创 一键看全文

在2010年初,奥林巴斯就正式发布了两款M.ZD规格新镜头来丰富自己的镜头群并与松下展开竞争,而我们今天要说M.ZUIKO DIGITAL ED 9-18mm F4.0-5.6就是其中之一。

受到广泛瞩目的M.ZD 9-18mm ED

尽管是旧话重提,但我还是想在这篇对于M.ZUIKO DIGITAL ED 9-18mm F4.0-5.6镜头的评述文章开始前向大家简单回顾一下奥林巴斯ZD系列也就是传统4/3规格镜头发展的一段历程。在奥林巴斯联合松下、富士、适马、柯达等厂商共同推出4/3规格时,该系统就以“小巧便携”、“全数字化设计”、“垂直入射”等理念而为世人瞩目,之后发布的E系统相机也的确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这些理念。但是,在4/3镜头设计方面,奥林巴斯却走过一段弯路。如果说早年的14-54/50-200等镜头还在性能与体积上实现了较好平衡的话,但之后奥林巴斯或许是为了凸显自己在光学领域的成就,或许是为了向世人证明除了C,N,M,P传统四大家外自己也能设计与生产高规格高品质的旗舰镜头,因此接连推出了多款性能指标惊人,画质出众,但同时体积与重量也非常骇人的银圈镜头群组。这些光圈普遍能得到F2.8甚至F2的大型镜头动辄以公斤计算体重,装载在本身并不算大的4/3单反机身上,随时让人担心机身卡口是否会因为镜头太过沉重而折断。

这些超规格的牛头、神头的出现的确在技术层面上彰显了奥林巴斯在光学领域的非凡实力,但同时并没有能够为本身的销售乃至整个4/3体系的发展起到怎样的正面作用。如果说早年的4/3系统还能占据一个便携的优势的话,那么这些重型镜头已经完全抛弃了原先这个理念,而它们卓越的光学性能又受到4/3规格天生面积不足的限制而无法彻底发挥。消费者一方面觉得这些神头尽管品质出色但未免太重太贵,另一方面随着感光元件技术的进步,传统APS-C和全画幅感光元件DSLR的价格也一路走低,这最终导致整个4/3体系的前景变得黯淡下来。

好在4/3系统的另一家盟友松下即使预见到了这个危机的来临,果断采取壮士断腕的策略抛下了自家本来就不太丰富的4/3产品线,强拉硬拽的逼迫奥林巴斯和自己一起重新走M4/3的道路,希望能够为两家找到新的前景。这个新系统的精华就在字母“M”即“Micro(微型)”上——机身要小,镜头当然也要小!

于是,松下带头,奥林巴斯跟进,全新的M4/3机身与镜头群组让两家企业在2009年终于尝到了甜头——原来市场上还有这样一个高画质便携机的空白存在,原来不光是做大有本事,能把东西做小做精同样也要有本事!两家的M4/3系统产品都让各自品牌在2009年取得了盈利,这也使得松下与奥林巴斯急切的想要进一步发展这个看起来很有“钱景”的新系统。所以,在2010年初,奥林巴斯就正式发布了两款M.ZD规格新镜头来丰富自己的镜头群并与松下展开竞争,而我们今天要说M.ZUIKO DIGITAL ED 9-18mm F4.0-5.6就是其中之一。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7 页1234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