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行政生态看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

互联网 | 编辑: 杨剑锋 2006-08-08 13:0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有中国特色电子政务不同于一般电子政务的第二个特点,在于它是官僚制条件下体现人为本精神的电子政务。

  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在公共行政管理发展方面的一般特点是,重心从职能转变,发展到流程再造,最后转向公民导向。表现在:第一,公共行政管理的理论基础在公共选择之后,先是新公共管理,后是新公共行政;第二,政策的绩效目标的转变,在效率导向后,先是效能导向,后是公民导向;第三,电子政务先是以政府为中心,后是以公民为中心。

  我国的情况不同,我国电子政务目标在于“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改进政府管理和方便人民群众”。它一头联接行政官僚制中的职能优化,一头联接以人为本。在提出转变职能、优化职能后,直接提出了以人为本。中间并没有一个发达国家电子政务普遍经历的政府流程再造过程。用一个不太精确的说法形容,相当于是先新公共行政(主张公民导向),后新公共管理(主张流程再造)。这一点与国际上相反,是一个中国特色。

  我国在这一点上为什么会与世界各国不同呢?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不同步是从克林顿、布莱尔的行政改革纲领(重塑政府)出台之后开始的,发达国家纷纷开始转向以流程为中心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我国之所以冒着机构精简涨缩循环的风险,坚持以职能为中心(包括转变职能和后来的优化职能)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而没有提“重塑政府”、“政府流程再造”,最主要的原因,我们认为在于,以流程再造为核心的电子政务,本质上是工业化完成阶段后的电子政务,而以职能为核心的电子政务,本质上是工业化的电子政务;我国工业化没有完成,对于贸然转向政府流程再造有所顾虑。具体来说,发达国家的流程再造,是以工业化期间分工专业化行政水平高度发展和成熟为基础的;我国现代化的主要任务是工业化,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村还保留着顽强的人治传统,如果在人治传统没有被分工专业化的科学管理传统彻底改造的情况下,贸然解构科学管理传统,担心造成农业社会人治的回潮。这就是虽然大家都知道条块分割不利于协调,但又不能轻易调整体制的原因。

  我国特殊的行政生态环境,决定了在官僚制框架下体现以人为本精神这一电子政务特色的若干具体特点。

  首先,以人为本是在政治-行政二分前提下提出的。政治决定行政,行政不能背离政治本质自我膨胀。我国信息化“目的是要提高行政透明度,提高管理效率,推进勤政廉政。说到底,如果搞信息化后不能便民,反而更麻烦和更复杂了,就没有生命力。要确实让老百姓感到信息化是为人民服务,为老百姓服务,这才有意义”。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了我国行政的特点,不同于仅仅将公民当作顾客的管理主义,提以人为本就是要避免走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弯路。这与新公共行政旨在扬弃政治行政二分的背景不同。

    其次,以人为本是在以职能为中心的工业化行政体制环境中提出的。我国目前的行政环境不适合整体上的政府流程再造(已如前述),因此以人为本不同于新公共行政的公民导向,是工业化条件下以人为本。

  第三,以人为本是在官僚制背景下提出的。我国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官僚制的积极作用,强调以人为本有助于在发挥官僚制积极作用的同时限制官僚主义的恶性膨胀,而且越是不得不倚重官僚制,就越要提高官僚的使命感。

  第四,我国政治体制与西方不同,对电子政务的政治诉求也不同,以人为本不是政治体制改革,不等于政治性的电子民主,它更多着眼于从行政伦理和民主行政方面入手完善现有行政体制。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