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硅谷”路漫漫
成都东软软件园三期项目开工时,成都市政府和都江堰市政府向东软提供了贴息贷款。在软件园周边地区,政府还将提供完善的道路、通讯、电力 、医疗、基础教育等配套设施和环境。这只是成都市政府大力扶持软件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自2000年以来,成都市软件产业持续保持年30%~40%的增长幅度。2005年,全市软件业销售收入130亿元,软件出口外包超过3000万美元,软件研发及系统集成销售收入上1000万元的企业有近30家,上亿元的本地软件企业近10家。根据规划,成都希望到2010年,软件产业经营收入达600亿~800亿元,相关从业人员达20万人。
目前,成都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带:天府软件园和成都高新区主攻研发和孵化,武侯区主要是产品销售和服务,都江堰软件园则是以东软为依托,发展外包业务。
成都市信息化办公室副主任杨仕清提供的数字显示,2005年,成都凭借130亿元的软件销售额,跻身全国城市排行榜的第六名;今年上半年,成都市实现软件销售收入77亿元人民币。尽管如此,杨仕清认为,缺乏规模上千的龙头企业、缺乏拳头产品,这是制约成都市软件业发展的两大问题。
由于成都选择了外包作为突破口,而外包最需要的就是上规模的企业。刘积仁感慨地说,印度的Infosys公司仅今年一年就招聘了两万人,这是国内很多软件企业都望尘莫及的规模。国内一家从事外包业务的公司估计,中国目前有数百家从事软件外包的企业,但规模大多在数十人至数百人之间,这种规模,根本无法与国外企业竞争。
软件外包进入中国不过8年的历史而已,在成都的历史就更短暂,不过三四年的时间。成都IT外包服务的绝对用户群还比较小,同时缺少一些大单,市场规模远不及上海、深圳、珠海等沿海城市。成都IT外包服务市场要在量的扩张的同时实现质的提升,还面临很多障碍。
2000年,四川电子信息产业工作会正式提出要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四川的“一号工程”来抓,并要把成都打造成中国的“西部硅谷”。就在成都为打造“西部硅谷”努力之时,网络经济泡沫显现,IT业遭受挫折,“西部硅谷”的讨论也渐渐趋于平淡。
这一次,成都能否抓住IT产业向西南转移的时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