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进程中的人力资源配置问题

互联网 | 编辑: 江海明 2006-12-13 01:0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以信息化为目标,这个过程中需要得到各种资源,最为首要的是进行人员调整或者进行信息化的教育,使得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能够支持信息化进程,企业信息化成功的案例都可以看到“一把手”领导、全员行动的痕迹,事实上如果信息化遭遇到来自各方面抵制的话,要想成功推动的确是

IT部门人力资源心理特点

■ 培养信息技术人员对企业发展的认同感

企业成果并不一定对技术人员有吸引力和凝聚力。信息技术人员的心理时时处在企业内部评价的波动上,因此来自企业对信息人才的信任与尊重是动力源泉。企业需要让信息技术人员感觉到被关心被重视。在企业目标上与信息部门的目标形成适当的对应关系,使信息人员与企业发展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 树立信息部门的管理人员的权威性

企业内部的信息人员不管是自主开发还是承担信息化的二次开发在权威性方面都有一个逐渐树立的过程。信息管理人员要清楚首先启动对企业主业务最有提升的部分,树立内部信息管理权威的重要性。缺乏权威性会形成信息建设推进的障碍,容易发生扯皮并对企业会造成重复劳动和损失。从此层面上,企业领导也必须明确尊重信息管理部门对企业的规划,形成一个中心以及信息化进程中明确的权威。

■ 避免信息部门与企业的业务发展的疏离

企业信息化的目标是企业的持续竞争力,为企业效益的实现而服务,而不是为计算机化、更不是为信息化而信息化。这与专业软件公司信息技术人才的研发有本质的区别。不要单纯追求技术的层面意味着信息技术人员必须与企业业务高度融合。要引导、灌输、感悟信息化是一个工程、一个企业提升业务与管理水平的过程。

因此加强信息部门与业务部门的交流与接口。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考虑安排信息人员参与周期性的业务支持、服务和轮岗等比较有效的方法。同时通过信息部门积极主动的规划、控制、平衡内部人员的心态。有效发挥IT部门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战略决策三个层次的协调与组织。

如果说,IT部门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IT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整个核心的动力,那么,CIO则是整个动力的源泉。企业的CIO需要通过对IT部门人力资源科学管理的把握,对信息人才的个性化培植,对队伍的可持续性建设来挖掘出部门带给企业的巨大潜能。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3 页< 上一页123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