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HZ与逐行扫描

互联网 | 编辑: 2003-09-30 00:00:00
去年是各种品牌、型号逐行扫描精显彩电大量上市的一年,这种形势,一方面给选购高档彩电的人们带来了福音,另一方面又引起了诸多的疑问。在有关逐行扫描彩电的疑问中,反映最大、质疑最强烈的问题,当数“1250线逐行扫描”和“100Hz逐行扫描”两大问题了。经常有读者问:1250线逐行扫描和100Hz逐行扫描到底是怎么回事,果真有这种电视机吗,这种电视机的性能比其它逐行扫描电视机的性能更好吗?如此等等。
  笔者试图通过本文,与厂家、商家和读者一起来进行商量和探讨,以便解开这两个谜团,希望能以此文帮助对此有疑问的读者和消费者释怀。

一、 常见的“1250线逐行扫描”和 “100Hz逐行扫描”宣传
  陈俊文读者产生上述疑虑不无道理,因为在逐行扫描彩电的宣传中,“1250线逐行扫描”一词的使用已经达到泛滥的程度,而“100Hz逐行扫描”一词也不时可见。使用这些用语作宣传的并非是一些无名小厂,而是鼎鼎有名的国内、国外大厂、大公司,这就使不少人相信了确有1250线逐行扫描和100Hz逐行扫描技术和电视机的存在,虽然也有不少人对此心存疑虑 ,但因为是有名的大公司、大厂家宣传的,又使人不能轻意否定这些用语的正确性。

  以下是从笔者手头上现成的广告彩页、宣传画册上原文摘录的有关厂家关于这两个问题的宣传用语和介绍词,供大家对照参考:
  “DRC1250 4倍精密显像”;“锐屏GIGA 100Hz逐行扫描系统,双倍的扫描线密度,显现新鲜、无闪烁的画面”;“逐行100帧扫描”; “数码1250线逐行扫描”;“数码自然动感100Hz DNM+1250线……,1250线:普通PAL制式电视仅有625条扫描线,通过加倍水平扫描线至1250线,进一步提高垂直范围内的图像分辨率,1250线解像技术使图像更细腻,消除屏幕的可见扫描线”;“1250线逐行扫描和新型数字变频技术”;“精尖的1250线逐行扫描,一幅图像一次扫描,没有跳跃,彻底消除行间闪烁和行扫描结构线”;“独特的DFS1250线逐行扫描(Digital Flexible Scan)技术,双倍提升纵向扫描线”;“高密度GMD1250线显像,图像直*真实效果”;“改善普通电视隔行扫描图像粗糙、不稳定的问题,将625条扫描线提高到GMD1250线扫描,精密地将画面密度作理想多倍增密,图像更细腻,完美再现DVD高清晰画质”; “HiD292.p 1250线逐行扫描”,“HiD299.e 1250线逐行扫描”。如此等等。
  以上仅是部分列举,还有其它许多没有一一举到。仅从以上例子中的描述,读者不得不对“1250线逐行扫描”和“100Hz逐行扫描”印象深刻,误解不浅了。

二、 揭开1250线逐行扫描之谜
  在变频彩电中,首先见到使用“1250线”这种提法的,是索尼“DRC1250 4倍精密显像”。当时人们对这个“1250线精密显像”实际内涵推敲了好长时日,最后基本上认为是指类似于飞利浦第3代使用插补法的100Hz隔行扫描。此后,“1250线”一词被彩电生产厂家广泛采用,从隔行扫描上又用到了逐行扫描上。初期的逐行扫描技术是原帧重复的,不能称为“精密显像逐行扫描”,当发展到用插补技术进行逐行扫描时,就模拟着索尼DRC 1250线隔行扫描精密显像,产生了“1250线逐行扫描精密显像”的用语。因此,最初的精密显像的含义,就是特指这些采用插补法的隔行倍频扫描和逐行扫描,对PAL制,往往又将其扫描线具体化为1250线,这个数字是由PAL制的每帧625线加倍而来的。
  那么,这种或隔行的、或逐行的1250线扫描的称呼究竟对不对呢?在彩电中是否存在每场1250线隔行扫描和每帧1250线逐行扫描的格式呢?笔者认为,在当前的精显彩电中,每场1250线或每帧1250线扫描的说法是不妥当的,具有每场1250线或每帧1250线扫描格式的电视机也是不存在的,尤其是在描述成“1250线/50Hz”(PAL制)或“1050线/60Hz”(NTSC制)等形式时,就更不对了。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以PAL制为例,说清楚由普通50Hz隔行扫描转换成倍频扫描或逐行扫描后,每一场或每一帧究竟应当有多少条扫描线。
  由于普通PAL制隔行扫描是每秒50场,每场所占时间为20ms(1000ms÷50Hz=20ms/Hz),而完整的一帧图像由奇数场和偶数场共2场组成,即每帧图像所占时间为40ms。如果进行倍频处理,那么在前一个20ms的时间间隔中增加了1场重复扫描场,得到2场,每场时间间隔缩短为10ms;在后一个20ms内也增加了1场重复扫描场,也得到了2场,每场时间间隔也缩短为10ms。如此一来,在原来1帧图像所占的40ms内,则有每场时间为10ms,扫描线为312.5线的4场图像。这样,在这40ms内,扫描线数就成了4×312.5=1250线。由此,一些厂家的隔行倍频扫描格式下1250线的说法就出来了。其场频、时间和扫描线数变化过程见图1。图1中a为原来的隔行扫描,奇数场A占20ms,偶数场B占20ms,各为312.5线。如果是普通的倍频100Hz扫描格式,其情况如图1中b,如果是精密显像的倍频100Hz扫描格式,其情况如图1中c。
  如果进行逐行扫描处理,其变化过程见图2。图2中a为原来的隔行扫描,也是奇数场A占20ms,偶数场B占20ms,各为312.5线。b为直接重复的逐行扫描,即将奇数场A和偶数场B合并为1帧(A+B),占20ms;再重复扫描一次,成为第2帧,也占20ms。c为插补重复,每帧所占时间和行数与前一种情况一样。这样一来,在原来1帧由奇数场A和偶数场B所占的40ms内,得到了两帧、每帧各为625线的逐行扫描图像,两帧的扫描线加起来,也就成了1250线。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对隔行扫描的1250线,不是指每一场有1250条扫描线,而是指在原来一帧图像所占的40ms中,经倍场后的共4场扫描线的总和为1250线。对逐行扫描的1250线,不是指每一帧有1250条扫描线,而是指在原来一帧图像所占的40ms 中,经逐行转换后的2帧扫描线的总和为1250线。
  根据以上分析,如果哪个厂家要为自己的1250线扫描进行辨解,在不指明每秒场数或帧数的情况下,还是可以勉勉强强地辨解一下的,即可以辩解为:我们说的是在原来一帧的相同时间内,将扫描线增加到了1250线,并没有说将现在的每场或每帧增加到了1250线。
  但如果将扫描线数和场(帧)频同时写出来,如1250线/50Hz逐行扫描(或NTSC制的1050线/60Hz逐行扫描),那就明确地是指每Hz(每场或每帧)是1250线了,那就怎么辨解也说不通了。除了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其说不通的理由外,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说明:其一,因为数字高清晰度电视制式中,也只有1125i、750p和1125p三种制式,其最高制式也没有达到1250线,何况现行的隔行扫描转逐行扫描电视机?其二,如果PAL制的1250线/50Hz逐行扫描是成立的,那么其行频将高达62.5kHz ,这是目前任何电视机都没有达到的行频。当然,如果认为100Hz倍频彩电的每场扫描线是1250线,那就更荒唐了,因为其行频已高到125kHz!
  关于电视机的最高行频,读者心里应当有个数。普通电视机的为16kHz,以满足PAL制的15.625kHz和NTSC制的15.65kHz的行频。一般精显彩电的为32kHz,用以满足PAL制100Hz倍频或50Hz逐行扫描的31.25kHz行频,以及NTSC制120Hz倍频和60Hz逐行扫描的31.5kHz行频。精显彩电的高端品种最高行频为38kHz,以满足提升了帧频的逐行扫描格式的需要,如将PAL制由50Hz提升到60Hz后,其行频为37.5kHz;将NTSC制由60Hz提升到72Hz后,其行频为37.8kHz。行频需要38kHz的电视机,如长虹的双制式625线/60Hz变频彩电,西湖?数源的PAL制625线/60Hz和NTSC制525线/72Hz变频逐行扫描彩电,创维的超级健康模式双制式625线/60Hz逐行扫描彩电,以及TCL的双制式60Hz逐行扫描HiD等。目前,还不知道有用于现行电视节目更高场频和行频的逐行扫描彩电。当然,实际上也有更高行频的彩电,如西湖?数源的行频高达50kHz的DP2958/P和DP3458/P的高档次彩电,厦华行频高达48kHz和52kHz的高清晰度HT系列16:9彩电和多媒体MT系列4:3彩电,但其最高行频中比32 kHz或38 kHz高出的部分,不是用来显示当前电视节目的,而是用来兼容数字标清和高清电视节目,以及兼容计算机显示用的。

三、逐行100帧扫描彩电是不存在的
  有些品牌的电视机被宣传为“100Hz逐行扫描”或“逐行100帧扫描”,如果读者只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其释义绝对是错误的。但是,在用于“100Hz逐行扫描”或用于“逐行100帧扫描”彩电的宣传数据中,在上述“标题用语”或“开头用语”之后还另有说明。比如,松下锐屏GIGA系列彩电宣传资料的说明中,说清楚了其100Hz逐行扫描是指:在PAL制时为100Hz倍频扫描,在NTSC制时为60Hz逐行扫描。虽然松下宣传资料在正文内容中将问题是说清楚了的,但在开头用语中把两个事情重合为一个词组来使用,还是会使绝大多数人产生“就是100Hz逐行扫描”的误解的。东芝飞视AF系列彩电宣传资料标题用语的“逐行100帧扫描”,在下文中也作了说明,是指“智能逐行扫描+新型数码100帧扫描”,也就是说,“逐行100帧扫描”一词中的“逐行”仅指PAL制的50Hz和NTSC制的60Hz逐行扫描而已,而其“100帧”仅指新型数码100Hz倍频隔行扫描而已,而并不是说实际上有100Hz逐行扫描。即便如此,东芝在“逐行100帧扫描”标题用语上,不但有同松下一样的将两件事重合成一个词组来使用的失误,而且还多了一个失误,即隔行倍频100Hz的场频不能称“帧”,应当称“场”。笔者曾用了一篇长文《解读东芝“逐行100帧扫描”技术及其精显彩电》(见《实用影音技术》2002年第4期P24-30)来说明这些问题,在此不再赘述。

四、结语
  为了醒目,将上述内容归纳整理如下:
1、 所谓“隔行1250线精密显像”不是1场有1250条扫描线,而是指在原隔行扫描PAL制2场(1帧)扫描的40ms时间间隔内,经倍场处理后,4场扫描线的总和。
2、 所谓“1250线逐行扫描”不是1帧有1250条扫描线,而是指在原隔行扫描PAL制1帧(2场)扫描的40ms时间间隔内,经逐行扫描处理后,2帧扫描线的总和。
3、 PAL 制100Hz倍频彩电的扫描格式应表述为“312.5线/100Hz”,而不能表述为“1250线/100Hz”;50Hz逐行扫描彩电的扫描格式应表述为“625线/50Hz”,而不能表述为“1250线/50Hz”。同理,NTSC制120Hz倍频彩电的扫描格式应表述为“265.5线/120Hz”,而不能表述为“1050线/120Hz”;60Hz逐行扫描彩电的扫描格式应表述为“525线/60Hz”,而不能表述为“1050线/60Hz”。
4、“100Hz逐行扫描”彩电是不存在的,往往是厂家将“100Hz倍频技术+逐行扫描技术”重叠起来表述产生的错误。“100帧倍频扫描”的“帧”用得更加不妥,应当称“场”。
5、 在家电文章中,有的作者是因为没有明确PAL制1250线是误用而跟着用,也有的作者心里明白用1250线不对,但为了使用流行的习惯语言,不得已也跟着用。因此,不但在厂家、商家的宣传广告中,而且在各种媒体的文章中,1250线的说法同样大行其道,连笔者自己的部分文章中也是这样。笔者有时在说到逐行扫描时,如果不用1250线/50Hz来表述,而要用625线/50Hz来表述,还得先说明一下,作些解释后再用,以免有些读者将其理解成了各自不同的两种格式。
  以上这种乱用1250线和100Hz逐行扫描的情况,确实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但早已经流行开了,不知应当如何纠正。我们衷心希望生产厂家在产品技术和性能的宣传用语上事实求实,恰如其分。
  如果读者接受了本文所分析的道理和所作的结论,那么,不管广告、宣传怎么说,自己心中有数,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大半。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