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脉招聘网:专为中端人才猎头制造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8-08-04 11:39: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第一页

早在2002年,还在UT斯达康公司担任人力资源副总裁之际,吴海宁就为“用最快的速度找到最对的人”而头疼不已。在他分管UT斯达康公司HR工作的5年期间,正是该公司发展的黄金时期,业务的快速扩张,随即带来人员的扩张和流动——每个月平均新招员工在100人左右。

在所有的招聘中,最难的是中层管理技术人才,因为高端人才招聘可以聘用猎头公司,初级人员往往通过网络、报纸等大众招聘渠道进行,但中端人才,却处在“不上不下”的尴尬。

渐渐地,吴海宁发现,中层人才的招聘,是HR圈的同行们普遍比较头疼的问题,HR们90%的时间,花在了“找人”的等待成本中。

“在前程无忧、智联和中华英才网三大大众网招之外,垂直招聘和中端招聘市场,还有着非常大的空间”,2005年,吴海宁开始从甲方转为乙方,创立了专注中端人才招聘的职脉招聘,下海试“招”。

逆向招聘:锁定被动求职者

职脉网对中端人才的界定范围,是月薪2-4万人民币。几位在外企HR岗位有过10年以上经验的创始团队认为,随着中国一些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公司群的兴起,这个“段位”的人才需求,未来将处于大增长、大流动的状况——他们乐观预计,有800亿元的市场机会。

然而,从1997年国内首家招聘网站上线至今,招聘网站数量已经达到了1600多家,三大大众招聘网站也呈明显鼎立之势。

HR出身的吴海宁认为,主动投递简历的求职者,已经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轻而易举获得,但实际上,这部分海量简历,一份中层职位,投递简历和最后筛选符合结果的比例,最高可以达到3000:1,有时甚至是N:0。

在吴海宁看来,大众招聘网站通过先获取流量,再获得盈利的商业模式,投资大、进入门槛低,同质化高、易于被复制,且招聘效果未必很理想,这就给职脉所定位的“逆向招聘”模式,提供了很大的机会。

所谓逆向招聘,就是以个人求职者(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求职者)为中心,为求职者定制个人职业发展计划,提供可选择的岗位就业机会,甚至为个人求职者更好就职而做培训——这种方式,之前只是在高端猎头领域,才得到应用。

吴海宁的计划,就是要将原本只属于“人才贵族们”享用的猎头服务,变成中端人才的规模化服务。“市场真正稀缺的,是符合精准要求的人才”,吴海宁认为。

通向逆向招聘的路径,包括了线下和线上人脉推荐、呼叫中心、专业招聘顾问的免费咨询等。

最有特色的一点,是人脉推荐中的“悬赏”制。

比如,之前职脉在为阿里巴巴招聘数位中层管理者中,就用了“推荐有赏”的方式。看到广告需求的读者,可以推荐身边的适合的人才,一旦该人被职脉选定为“达标”并进入阿里巴巴公司面试之列,推荐者就能获得“现金奖励”;

再如,及时在没有招聘需求的情况下,只要推荐身边的人加入职脉数据库,一旦日后该人被选定“达标”,进入某公司面试,推荐人也会获得一部分“赏金”。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