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巴斯的Micro4/3到底有没有前途?

互联网 | 编辑: 2008-08-21 00:30:00原创 一键看全文

大浦康达先生尽管回避了一些涉及具体产品的敏感话题,但还是相当细致深入的为我们介绍了MICRO 4/3的开发背景和未来前景。

优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有关于MICRO 4/3轻巧便携的优点无需多说,我只想说我们终于有机会看到一台期盼了很久的,真正意义上的平民级数码旁轴。是的,爱普生R-D1和徕卡M8同样具备形体小巧和画质出色的优点,但它们的品牌过于小众。这就注定了这样的产品价格高不可攀,使用者寥寥,最后甚至到了不要谈“叫座”,就是“叫好”的人也没有几个的地步;适马DP1也是一款让我们寄予厚望的产品,但它那个电子技术底子薄弱的生产品牌只能让它变成“除了画质外,很难让人接受”的“乌龟机”。尽管发布前后着实火热了一把,但很快市场热度就降了下去,更多听到的都是有关这款机器“实在太慢”的抱怨。

让奥林巴斯和松下这样的厂商来搞MICRO 4/3这样打“差异化”牌小机器的确有好处。一是因为这两个厂商一个光学底子厚,一个电子技术强,它们联合起来大搞单反系统或许还有点吃力(也就是目前4/3的现状),但看目前MICRO 4/3白皮书,我觉得它们只要用心做还是很能搞出一点好东西的;二则是因为我前文所说的,MICRO 4/3是一个被逼出来的,用于打破目前4/3瓶颈的新战场。如果单位面积感光元件上“像素提升”与“噪声抑制”矛盾不能在短期内有重大突破的话,那么面对135全幅攻势,4/3标准的未来看起来并不乐观。但如果能够暂时避开这个瓶颈,在不对现有画质做太大改动的前提下玩玩机身小型化、轻量化,钻钻市场的空子,那么奥林巴斯和松下未免不能走出一片天来。从这个角度来看,被逼上梁山的奥林巴斯和松下一定会认真去搞MICRO 4/3——至少肯定会比让C,N,S去做这套系统更有积极性。

有网友问,MICRO 4/3的出现会对谁造成威胁?

答案当然是目前的消费DC旗舰和类似DP1这样的机型。很显然,MICRO 4/3体积再小也小不过卡片机,性能再强大也强不过4/3系统或者其他规格数码单反,它就是一个处于卡片机与传统数码单反之间这个“中间带”的机型,这个领域原本是那些消费旗舰们的天下。

早在我给富士S9600评测时就发出“消费旗舰路在何方”的哀叹,如今MICRO 4/3的出现似乎更是狠狠踩了现有消费旗舰一脚。反正所谓消费旗舰们价格也不便宜,本来还能指望靠大变焦镜头与入门级DSLR对抗一下,结果MICRO 4/3带来的小巧镜头群彻底破碎了这些机型继续苟延残喘的梦想。未来,或许那些相对低价的超长焦DC还能继续生存一段,但类似富士S9100FS这样的机型真的是很难混日子了。

适马DP1同样是亏在镜头上。虽然它体型小巧,但为了确保对焦精度和画质而生的F4定焦镜头,面对同样小巧的MICRO 4/3群实在没有多少优势。另外,我也不相信适马DP2(如果有的话)能够在操作便利性、操作效率方面与奥林巴斯、松下联合推出的机型相比。

还有网友问我,如果C,N,S,P也推出基于APS幅面感光元件、取消反光板的小型化机身,那么MICRO 4/3该怎么办?

我想说,对于这几家来说想要推出一个这样的机身的确并不困难,但这种机身如果没有相应的小镜头做配套就显得毫无价值。

这让我想起了,号称世界最小单反的E-420如果没有那个饼干头,那么它的超小体型(相对其他DSLR)就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现在奥林巴斯和松下肯咬牙再开发一套新镜头系统,即是因为形势逼得它们不得不这么做,同时也是因为目前的4/3镜头也卖的不温不火的关系。而C,N,S这几家目前都在靠自己的镜头群大赚特赚(入门DSLR机身其实并不能赚多少),别说这样庞大的镜头群已是尾大不掉,就是让它们放掉现在的金饭碗,再去涉险开发什么新规格镜头群也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