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巴斯的Micro4/3到底有没有前途?

互联网 | 编辑: 2008-08-21 00:30:00原创 一键看全文

大浦康达先生尽管回避了一些涉及具体产品的敏感话题,但还是相当细致深入的为我们介绍了MICRO 4/3的开发背景和未来前景。

有关MICRO 4/3镜头的问题 一

3、 我们曾经在上次E-420发布后的专访中提到奥林巴斯是否会考虑开发一套类似适马DP1这样,采用小型机身,但采用数码单反感光元件的固定镜头相机。但现在MICRO 4/3的出现显然证明奥林巴斯和松下都将继续走可换镜头之路。您能否谈一下,目前的设计相对DP1这样的机型主要优势是什么?

大浦康达:奥林巴斯在前段时间做过市场调查,发现全球购买小型消费级别数码相机的用户中,实际有20%曾经产生过购买数码单反的想法。但是最终,这些用户或是因为觉得单反难以操作。或者是认为单反体积太大太重而最终依然选择了卡片机。MICRO 4/3的出现实际就是为了消除他们的这种顾虑,用同样小巧的机身却带给他们以往数码单反才能带给他们的出色画质以及更换镜头的乐趣。事实上奥林巴斯以往也推出过类似E20P这样不可换镜头的“类单反”相机,但最后我们还是认为一款固定镜头无法提供用户更丰富更大的摄影乐趣,所以我们坚持MICRO 4/3必须采用可换镜头设计。

4、 我们知道现有的4/3规格镜头能够通过一个转接环应用到MICRO 4/3机身上。网友们想了解经过转接后的4/3镜头等效135相机焦距是否还是X2?MICRO 4/3镜头的等效焦距转换系数也是2 吗?

大浦康达:是的,无论是使用转接环的4/3镜头还是新一代的MICRO 4/3镜头,转换系数都将是2。这个系数是4/3标准的典型标志之一,我们不会做什么变化。

5、 MICRO 4/3取消了反光板装置,那么您认为未来的取景方式是完全以LIVE VIEW的LCD取景呢,还是会带有更加传统的光学旁轴取景?由于减少了反光设备,我们觉得这类相机的制造门槛会有较大幅度的降低,未来是否会可能考虑和国产DC厂商合作生产MICRO 4/3产品?

大浦康达:目前我们对于MICRO 4/3的具体产品还没有明确的信息,所以我只能说LV和光学旁轴取景器两种方案都会有可能。但是,就我个人而言,我更看好显示信息丰富、直观并且结构相对简单、操作更加简便的LIVE VIEW也就是液晶屏取景模式。这种模式也比较容易让那些从消费卡片机过渡到MICRO 4/3的用户快速掌握。另外,4/3是一个相当开放的标准,而MICRO 4/3同样如此。尽管我们现在只有奥林巴斯和松下两家在进行这个标准产品的研发,但相信当一些厂商看到相应产品以及其实际市场表现后,同样会加入到这个新标准的行列中来。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