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启动十五周年全国庆典月 一
作者: 老泥
或许多数人对于十一期间永乐、国美两家家电卖场联合采购、低价促销的报道都已淡忘。不过源于12月份的苏宁十五周年全国庆典,以及十亿元让利回馈消费者的宣言,却再一次告诉我们:有挑战就有回应,家电卖场的硝烟还未曾散去,竞争是市场经济永远的主题,而服务则是商家们不断追求的方向。
2005年12月3日,骤然转冷的上海,让前一天还衣着轻薄的人们有些猝不及防。
5级以上的北风跟飘落的细雨让行走在户外的路人不自觉的拉紧衣领,侧身行走。这一天的中山公园轻轨站附近的多媒体生活广场,却显得有些喧闹,因为苏宁电器在这里宣告了十五周年全国庆典月上海部分的启动仪式。
上海苏宁总经理凌国胜进行了开幕致词
上海苏宁全体员工的服务宣誓,“至真至诚,阳光服务!苏宁是社会的苏宁,服务是苏宁唯一的产品!”
庆典启动的揭幕仪式
苏宁邀请了文汇报、晚报、晨报等众多平面媒体以及第一财经、东方卫视等电视媒体对其庆典月予以关注
苏宁启动十五周年全国庆典月 二
庆典过程中在空中盘旋的庆典热气艇
伫立在多媒体广场入口两侧的苏宁吉祥物,还是满憨态可掬的
与此同时在长宁路的另一侧,国美电器正在举行挺进华东6周年的阅兵仪式(这是笔者路过的时候拍下的照片,顺便放上来给大家看看)
苏宁发展所经历的几个时期
苏宁发展所经历的几个时期:
创业积累期:
执着一事专做空调
刚刚成立的苏宁,从空调专营起步。苏宁建立了完整的“配送、安装、维修”一体化的服务体系,组织了300人的专业安装队伍,为顾客免费安装,让消费者在最短的时间内用上空调。这一招在今天已成为商家的“常规武器”,而在当时却是“杀手锏”,苏宁用优质服务得到了消费者的大力支持。这是苏宁在“原始积累期”得以生存发展的一大社会根基。与此同时,苏宁开辟了“厂商合作”新模式。从1991年起,率先向供应商渗透商业资本,首创了经销商在淡季向生产商打款这一“逆向运作方式”,与当时两大空调供应商建立新的厂商购销模式,确保旺季获得稳定货源和优惠价格。
苏宁凭借“规模经营、厂商合作、专业服务”这三张“王牌”,在竞争激烈的家电市场上开创了一条“苏宁之路”。特别是1993年春夏之交,在南京爆发了“空调大战”,这是中国商界第一次在供不应求的市场格局下,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一场正面碰撞。“市场之战”把弱小的苏宁推到了风口浪尖,凭借“三张王牌”,苏宁应对“八大商场”组成的“联合舰队”,当年实现销售3亿元,比上年增长182%,摘取全国最大空调经销商桂冠,保持至今长达11年之久。这就是被新闻界、学术界及大众舆论广泛关注的“苏宁现象”,从此被录入高校市场营销教材的经典案例。
快速扩张期:
迅速扩大经营规模
从1994年起,苏宁大力发展全国性的批发业务,以南京为大本营建立了辐射全国的批发网络4000多家,庞大的分销体系发挥了强大的作用。苏宁包销了华宝、三菱的30%的产量,松下50%的国内市场份额。借助全国批发网络,苏宁迎来了企业发展的第一次大跳跃,从1993年的3亿元发展到1996年的15亿元,增长400%。
九十年代中期,中国家电市场从“短缺经济”逐步转变为“过剩经济”。这一市场背景的转变,给苏宁未来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果继续过去的“批发模式”,就会自断生路。此时,苏宁未雨绸缪,开始了直营连锁之路。1996年3月28日,苏宁第一家全资子公司——扬州苏宁交家电公司成立,从此揭开了苏宁连锁经营的序幕。
调整发展期:
夯实企业发展基石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空调生产厂家要对市场精耕细作,明确提出“限制大户、培育中户、发展小户”的市场经营策略。此时,苏宁拥有众多品牌总经销或总代理资格。两种市场策略可谓“针尖对麦芒”。为了跳出“市场恶性循环圈”,苏宁主动放弃了自己熟悉的空调批发业务,转型做零售,实行了以“零售为核心”的经营战略,实现“点对点”的市场交易,建立苏宁的终端市场地位。这是苏宁发展历程中的一次重大战略转折点。
1998年,苏宁实现了由“批发模式”向“自营零售体系”的“市场软着陆”,而避免了一场“市场风暴”。一大批批发大户偃旗息鼓,而苏宁却实现了28亿元的销售业绩,第6次蝉联中国最大空调经销商桂冠。
什么是苏宁的二次创业期
二次创业期:
开创全面发展新格局
1999年,苏宁电器集团十周年之际,在号称“中华第一商圈”的南京新街口,18层的苏宁电器大厦盛大开业,从此,苏宁开始从单一的空调业务全面转向综合电器。与此同时,企业投资3000万元实施了ERP工程,并在2000年成功上线,增强了企业市场反应能力。
2001年6月,苏宁电器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这是苏宁作为一个原生态的民营企业,发生的一次质的变化。2004年7月21日,苏宁电器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标志着苏宁连锁事业迎来了更加广阔的社会舞台。
2002年11月,苏宁全面启动1200工程,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大规模招聘并进行集中培养,目前已经进入第四期,数千名优秀的大学生为苏宁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战略性的人才储备,很多已经成长为苏宁中层管理的骨干。
2003年苏宁首创“3C(电脑、通讯、家电)模式”,这是家电直销第三代经营模式。
“规模压倒一切,速度决定命运”。在二次创业过程中,苏宁以“速度冲击规模”,始终坚持了“快速连锁扩张”战略,上演苏宁“连锁速度”:2001年平均40天开一个店,2003年平均每周开一个店,到2005年开设一个店平均仅需2.2天,目前,苏宁已经完成了全国一级市场布局,正向二、三级市场全面渗透。
2004年和2005年,苏宁连续举办了中国空调行业论坛和中国平板电视论坛,成为中国家电业具有深远影响的行业盛会。
2005年3月,苏宁启动“5315服务工程”,建立全国一体化的物流配送体系、售后服务体系、客户服务体系,全方位提升苏宁电器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能力。
2005年9月,苏宁对外公布了最新的包括LOGO在内的VI标识,苏宁将对全国连锁体系的VI进行全面升级,全力打造专业化、现代化、国际化苏宁。
2004年和2005年,经世界品牌实验室评定,苏宁品牌价值分别高达63.24亿和64.55亿元,并入选2005年度中国著名品牌200强。苏宁正朝着自己“成为中国最优秀的连锁网络服务品牌”的发展目标越走越近。
苏宁电器公益回报社会工程倡议书:
“为了解决超龄空调支架这一城市空中隐患,引发社会各界对此项问题的关注。即日起,苏宁愿与政府相关部门、协会、街道及社区携手,共同创建15幢空调支架文明示范标准小区楼,同时向社会提供1500名免费更换空调支架的名额。
作为全国空调销售翘楚企业,我司还将依托自身的专业自营售后服务队伍,免费为全市15000户家庭提供空调清洗和保养服务。与此同时,集团打破地域限制,将多年的公益捐赠事业从公司总部所在地延伸至全国各个城市。上海苏宁也将与社会公益机构进行对接,捐赠价值数十万元的物品给目前急需帮助的家庭或个人。
至真至诚,阳光服务!苏宁是社会的苏宁,服务是苏宁唯一的产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