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产业:别把歪点子当作创新

互联网 | 编辑: 杨剑锋 2009-02-05 14:58: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寻找创新的边界

寻找创新的边界

人类的想象力是丰富的,技术的想象空间是无穷尽的。但是,无论符号化的概念创新,还是破坏式的创新,都是创新的过度

创新是一个法宝,创新的力量下,所有技术的、市场的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但创新是有理想的,创新的理想就是它的边界。我们既然已经离不开创新,那么,就必须搞清楚创新的边界。在它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的延伸中,有两个边界尤为突出:责任感与长远目标。

了解这两个边界的IT创新者,有两个样本:高尔文的摩托罗拉和乔布斯的苹果。

蓝海并非新鲜事物,摩托罗拉一直在未知的蓝海中探索前进。在谈到对讲机的发明时,老高尔文说:“我能看见一块无人占领的市场中的一个需求。”几十年来,摩托罗拉的创新始终卓越而令人尊敬。高尔文曾说,“摩托罗拉是一条鱼,市场是一汪水。有的人想到如何把鱼养得又大又肥又好,而我们想先让水里充满氧气和养分。”创新的责任,就是努力将企业的、局部的发展冲动和目标,融合并消解在跨地区的、广阔和长远的人类需求当中。

乔布斯的法宝是坚持长远目标,并且用他的坚持和人格魅力塑造了狂热的品牌忠诚:从苹果II到Mac(魅可),从iPod(苹果播放器)到iPhone(苹果手机),这些品牌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因为乔布斯已经成为令人狂热追逐的品牌。而在他1997年回归苹果之时,1美元的年薪要求,更让这个重返世界焦点的传奇首席执行官,穿上了以长远利益为重的圣者袈裟。

不仅是高尔文的摩托罗拉和乔布斯的苹果,仙童三剑客时代的英特尔和盖茨的微软,也都在创新的尺度上恪守着同样的边界。技术创新、成本创新、营销创新,当创新恪守边界的时候,即便花费很长时间、很大代价,也能收获丰硕的成果。创新一旦越过边界,成本创新会变成偷工减料、营销创新会变成坑蒙拐骗,而技术创新则会变成一个又一个符号化的谎言。

未被认识的事不等于不存在的事。经过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普及,创新意识已经传播开来,但它还不够成熟、不够理性。创新从来都不是一种统一的思想方法,而是在某一个不可预料的时刻,想象力的火花相互碰撞所催生的一个新事物、新萌芽。

我们正处在用创新改变生活的互联网时代。创新与其说是一种思想方法,不如说是一种努力成长、积极发展和变革的态度。所以,我们并不打算为创新描绘方方面面的特征并加以分类,而是尝试寻找到创新自形成以来所必须恪守的边界。找到创新的边界并不困难:它既是现代企业文化表现出来的人文责任,也是企业家和创业者们面向长远发展的思维方式。

我们毫不怀疑整个IT业对进步的渴望和变革的决心。不过,在抛弃了不负责任的立场之后,相信IT业能够为自己找到发挥想象力的新立足点。在创新的边界中,一切都是活跃的,一切都是主动的。恪守边界不会影响开放思维的可能性,只是在开拓自己独特体验的时候,不再无所顾忌。

由“云计算”到“雨计算”

云计算是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的发展,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云计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企业数据中心的运行将更与互联网相似。这使得企业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

用符号化的方法如法炮制,我们可以立即“创新”出一个“雨计算”概念出来:

雨计算是在云计算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的技术创新发展而来。它代表着计算模式从分布式导向出发,衍生发展为客户式导向的深刻变化。我们将计算的发起者或者发起程序称为“云”,将从发起者到客户应用的过程称为“雨”,将应用结果的整合看作从“云”转变成“雨”、再到江河汇流的完整过程。所有的客户应用,在计算方式的革命下,被整合成一个顺流而下、通过汇聚而成强大计算能力的崭新模式。

如此这般,又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出炉。我们甚至可以用同样的符号化技能,创造出“风计算”、“雾计算”甚至“海啸计算”。还有什么是不能杜撰的?所谓的“云”,其实不过如此。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3 页< 上一页123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