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三流” 再造中小企业的资金流

互联网 | 编辑: 杨剑锋 2006-06-20 09:28: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渴!渴!渴!中小企业已经不由自主对资金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因为资金短缺,融资渠道匮乏,许多中小企业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商机流逝。“物流银行”模式的出现,对中小企业而言,可谓是“久旱逢甘霖”,并且再造中小企业所在供应链上的资金流!

  经营环境使然  

  中小企业“融资难”

  一方面,供应链是由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网络结构,这决定了,中小型企业的资金实力与核心企业的资金实力不匹配,中小企业处于供应链中弱势地位;并且,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需求方均具有较强的实力,导致中小企业在满足正常现金流周转方面存在困难。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评级普遍较低,货款拖欠现象仍然比较突出、可抵押资产少、财务制度不健全。这些情况使得银行仅能以固定资产抵押担保方式提供贷款服务;而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只占企业资产很少一部分,流动资金、库存、原料等却占有大部分资产,这些却没有在中小企业融资时充分利用起来。

  银行趋于风险规避

  中小企业数量多、总需求量大,但资金分散;而中国的银行主要是以分业经营的形式运作,存贷利差成为银行的利润主要来源;银行在产品更新、风险控制,特别是开拓流动资产融资的业务创新方面,还没有构建成熟的体系;因此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推进对中小企业服务,以及开放新的业务上,本身还有待完善。

  宏观调控之趋势

  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向前的重要力量,但是,国家对一些投资过热领域实施宏观调控政策,虽然,民间的或地方政府支持的项目基本上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一些非过热领域中的生产活动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尤其是一些中小型的民营企业,在融资上遭遇困难,再加上自身规模等原因,现在的状况就更差。

  解决之道  

  构建“物流银行”模式

  “物流银行”的解决思路是,首先,建立、理顺供应链上相关企业的信息流、信息流和物流;其次,银行根据稳定、可监管的应收、应付账款信息及现金流,将银行的资金流与企业的物流、信息流进行信息整合;最后,由银行向企业提供融资、结算服务等一体化的综合业务服务。因此,从广义的角度讲,为物流企业资金运营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都可称为物流银行;而从狭义的角度,“物流银行”则专指,物流质押银行贷款业务,即企业以市场畅销、处于正常贸易流转状态的产品抵押作为银行授信条件;银行根据物流公司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向物流企业提供贷款。

  构建信用担保体系

  在国际上,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建设已经有近70年的历史。1937年,日本在东京建立地方性中小企业保证协会,成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雏形。1953年,美国成立小型企业署,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和贷款担保。此后,德国于1954年、加拿大于1961年也建立自己各自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1988年,亚洲首先成立亚洲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制度实施机构联盟。1994年,欧洲投资基金建立,总部设在卢森堡,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服务。1996年,美洲已经开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国家就相关问题进行经验交流,寻求区域性合作。总而言之,信用担保制度在各国普遍存在充分说明,它是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长期有效形式,而绝非是一种过渡业务,中国政府和企业联合机构,可以借鉴已有成功经验,为中国的中小企业构建类似的信用担保体系。

  创造金融衍生产品

  现有的银行创新的金融产品,多集中在消费性金融产品;对企业金融产品的规划,亦集中在运用各种财务工程或衍生性金融商品为大企业做财务规划;因而,一般的中小企业的融资,实际上仍停留在传统的融资方式。通过向企业提供“物流银行”的服务,构建相关的创新性金融产品,可以促进供应链上下游间的信息流与资金流的结合,有效简化付款流程;银行以供应链上核心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作为凭贷,从而降低向中小企业提供信贷的风险,因此银行便可向中小企业提供更优惠的利率,使其融资成本大幅下降。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3 页123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