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承启Geforce 2 MX

互联网 | 编辑: 2001-05-04 00:00:00

上月为跑3D Mark 2001,笔者花690大元从市场购入一块承启Geforce 2 MX。用后颇为满意。特将使用心得作文与诸友共享。

承启Geforce 2 MX采用时下流行的大盒包装,个头仅比创新SB Live!小一圈。包装盒正面印有一只3D螳螂的图案,下方写着“承启Geforce 2 MX"几个大字。侧面贴有白色标签分四行列明此卡的大致规格:


AGP-RIA2:这张卡的型号(以下简称RIA2)

nVidia Geforce 2 MX:使用的主芯片为Geforce 2MX

4XAGP interface:AGP4X插脚

32MB SDRAM,wo/TV:显存为32MSDRAM,不带TV输出端口

笔者同时注意到在这张标签下似乎还贴有另一张标签,遂小心撕下。发现被盖住的标签基本与上面这张相同,仅AGP-RIA2这一行被换了A501S。个人估计应是这张卡的内部代号,但在承启网站上查询不到相应信息。


设计用料

显卡本身采用黄色PCB六层大板,较常见的四层板显卡厚实了许多。卡的表面布满贴片电容、电阻。低价显卡上常见的烟囱(电解电容)被几颗大容量铝电容代替。单以做工和用料而论,RIA2不及我原有的Number Nine SR9,与华硕等台湾厂商的产品基本在同一水平线上。当然,好的材料未必能做出好的显卡,但好的显卡首先要有好的材料。

设计上RIA2完全依照Nvidia公板,连VGA藕合电路也没有进行任何改良,因此VGA画质较TNT2并无改进(主要体现为亮度与聚焦)。出于成本考虑,象TV输出等功能并未做出,相应电路上的元器件也均被省去。


安装

RIA2并没有给我造成什么麻烦。因为装这种东西,我是从不用说明书和随卡驱动的。不过对一些新手,RIA2恐怕不是那么可爱。不但说明书是纯英文,而且在随卡驱动的安装界面里只找得到WIN9X的。要装WIN2000和NT的驱动必须从控制面板开始。即使是WIN9X驱动,如果你以前在系统中装过Nvidia套装公版驱动,又没将之反安装掉,RIA2的安装程序也无法给你自动装上驱动。所以建议RIA2的用户还是从网上下载最新套装公版驱动,然后进入“控制面板”->"系统”->"设备管理器”,用升级的方式自己装驱动。至于显卡的BIOS已经是最新的公版3.11.00.18,没有必要再刷新一遍。总体上,承启还需要对自己的驱动安装程序进行一番改良和DEBUG,说明书也应翻成中文。


兼容性

这块RIA2与我的磐英8KTA+相处得很好,至今还没有发生任何不兼容现象,嗬,嗬,不容易啊。我这块8KTA+可是个宝贝,Trident 9880只要一装显卡驱动就进不了WIN98;Voodoo 2+ViRGE 375算是比较稳定,但跑3D MARK2000的Adventure场景铁定死机;金鹰TNT2 Vanta运行IE不定时死机;Number Nine SR9(Savage 4)则是每次开机必须先给主机加电,然后才能打开显示器,否则显示器无论如何都点不亮......只可惜RIA2还是没能让我装上WIN2000。不过想想也是,一块显卡怎么可能解决这种问题呢?


测试

MX的性能瓶颈在于显存。要想提高性能,只有使用快速的SDRAM。RIA2使用的即是4颗三星TC50,合成128位。可是RIA2的缺省速率为核心175MHZ,显存166MHZ,显存的速率显然保守了些。按5纳秒三星显存的能力,200MHZ才是标准值。因此我向承启的技术支持写了封MAIL,询问是否有缺省显存频率为200MHZ的BIOS提供,没想到隔天真就收到了一个(好象又赚到了:P)。下面让我们来看看RIA2在D3D下的表现:

  标准MX (175/166) 标准MX400 (200/166) 5.5纳秒MX (175/183) 5纳秒MX (175/200) 5纳秒MX400 (200/200)
3Dmark 2001总分 1717 1739 1787 1833 1875


测试环境为:DURON600,256MB内存PC133 CAS2,1024*768*32位色,3DMARK2001设置D3D Hardware T&L,24位Z缓存,贴图压缩,3重缓存,32位贴图

3D MARK 2001是目前测显卡D3D性能最新的工具。其场景之复杂、华丽均远超广受好评的3DMARK2000。且因其刚出现,显卡驱动针对它进行的优化也少得多。

RIA2在1024X768X32位色下虽有一定迟滞感,但较SR9和巫毒的幻灯片式演绎要好上数倍。而且RIA2在16项测试中除了Game4-Nature测试,“Bump Mapping"中的环境凹凸测试,Pixel Shader测试因硬件不支持无法完成外,其余13项得到了完整表现(3DMARK2001与2000版一样只用GAME场景帧数来计算最终得分,因此后两项无法执行不影响测试得分)。象SR9与巫毒那样的大量贴图丢失、测试场景大半无法进行,不能上高分辨率,DEMO无法运行等情况均未在RIA2上出现过。

接下来看看OpenGL下的速度:

VULPINE GLMARK测试 标准MX (175/166) 标准MX400 (200/166) 5.5纳秒MX (175/183) 5纳秒MX (175/200) 5纳秒MX400 (200/200) Geforce2 GTS (200/333)
测试用CPU速率 毒龙600 毒龙600 毒龙600 毒龙600 毒龙600 毒龙800
平均帧数 (Standard OpenGL1.2) 19.6帧/秒 20.2帧/秒 20.9帧/秒 21.9帧/秒  22.8帧/秒 37帧/秒
平均帧数 (Advanced Features) 19.6帧/秒 20.2帧/秒 20.9帧/秒 21.9帧/秒 22.8帧/秒 36帧/秒


以上测试分辨率均为1024*768*32位色,OpenGL Lighting,Vertex Array Range,Texture Compression效果全部打开,测试细节为HIGH

VULPINE GLMARK测试可能很少有人听说或用过。这一55MB的小东西也是新近才出现的显卡OpenGL性能测试利器。与3DMARK2001一样,它也可以支持Geforce 3的特性,而且3D画面仅次于前者之下,甚至可与其同样列为当今3D游戏画质提高的奋斗目标。另外,与3D MARK2001不同,GLMark内置了部分显卡的测试成绩,以方便测试者对自己的系统有个直观认识。从上表可以看到RIA2在在显存刷到200MHZ后获得的整体性能提升也仍在10%左右。


超频试验

我并未尝试找出RIA2的超频极限。一来刷新BIOS后的175/200MHZ足够使了。二来RIA2上只有一个散热片,所以还是算了吧。但据我推测,RIA2的显存可超性应该不会太大。因为显存的生产方式和CPU一样,也是在同一生产线上制造,然后经过测试打上各档次的速率。所以就象CPU一样,显存也是原始速率越高,可超性越低。不过RIA2再往上提10几MHZ的能力肯定还是有的。


有关MX400、MX200和测试得分的个人观点

虽然MX即将被高端的MX400和低端的MX200所取代,但从上面的测试可以看出5纳秒显存的MX仅比200/200的MX400略逊一筹。而且,nVidia为MX400制定的标准是核心200MHZ,显存166MHZ。所以不少品牌的MX400都遵从了nVidia的标准,甚至有些小有名气的厂商还推出了143MHZ显存速率的MX400。在这一显存速率上的MX400可是连5.5纳秒MX都比不上的。因此现阶段不管MX还是MX400其实都是一样的,显存速率和相应价格才是选择的关键。

至于MX200,据说市场上有SDRAM和DDRRAM两种版本,显存都是64位。对此,我个人表示怀疑。因为nVidia公开的MX200显存标准中只提到64位SDRAM,64位DDR RAM仅出现于MX400和MX规范内。为了确定这一点,我曾写信给nVidia,询问是否有DDR版MX200存在,显存宽度是64位还是32位,较SDRAM版MX200的性能如何。nVidia一开始的回信称他们的确“设计了两种版本,DDR更好些(we designed both versions - the DDR version is the faster solution.)”。然后我又追问DDR版本的显存到底是64位(性能接近于标准MX)或只是32位(与MX100一样)。这次nVidia的回答更简单:“64位性能(64-bit performance)”。请注意,nVidia没有回答64位,而是加上了性能一词。

我们都知道,32位DDR的性能基本相当于64位SDRAM。所以这句话可以有两种理解:1、MX200 DDR版是64位的。2、MX200 DDR版的性能相当于64位。嗬嗬,老美捣浆糊的本事领教了吧。不过这也难不倒我们,因为我们可以进行简单的推理: 如果MX200装备了166MHZ的64位DDRRAM,它的性能应该超过创X公司的3D Blaster Geforce 2 MX (采用64位-7纳秒DDR)。但实际上厂商公布的测试成绩与后者差了一大截。而且166MHZ 64位DDR的带宽应为166X2X64=2.6GB/秒,比DDR版MX200宣称的1.3GB/秒高出了1倍。按1.3GB/秒的带宽推算,MX200的DDR显存怎么都应该只有32位。至此,事情已经很明白了,MX200的DDR显存接口只可能是32位,性能相当于64位。也许有人还会说“DDR版MX200上的显存芯片的确是64位的啊!”。但请不要忘记我们也常常在主板上插两条SDRAM,难道因此可以说内存宽度就是64*2=128位吗?

Q3 Arena DEMO1测试

分辨率 800*600*16 1024*768*16 800*600*32 1024*768*32
3D Blaster Geforce2 MX 106.3帧/秒 71.8帧/秒 70.5帧/秒 42.6帧/秒
MX200 DDR 49.6帧/秒 40.5帧/秒 42.9帧/秒 33.6帧/秒


3DMARK2000测试

分辨率 800*600*16 1024*768*16 800*600*32 1024*768*32
3D Blaster Geforce2 MX 5719 4249 4085 2850
MX200 DDR 4175 3061 2758 1823


MX200为厂商公布的得分,MX的得分见http://www.xbitlabs.com/video/creative-geforce2mx.html,两者测试平台均为PIII866EB

性能上,我个人始终认为MX200应该与TNT2 PRO/ULTRA基本处于同一水平。还记得几年前当TNT2系列刚出现时,业界一致公认TNT2M64受64位显存的限制,32位色下的性能无法赶上128位显存宽度的TNT2,即使将M64的核心超得再高(提高像素/贴图填充率)也不行。因为此时显存是最大的瓶颈。据此推论,同样只有最大64位显存宽度的MX200,有什么理由能在32位色下远超TNT2 RPO/ULTRA呢?(64位显存的“简装版”例外)。如果有人说MX系列与TNT2系列的核心不同,所以M64的情况不适用于MX200。那么我倒想知道,MX在TNT2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什么新的降低显存带宽耗用的技术?找不出来吧。另一方面,MX与TNT2 PRO的贴图填充率之比为2.44:1,性能之比则不超过为1.5:1。两者之间能有如此大的差距,这又表明了什么?当然是MX系列在降低显存带宽耗用方面不比TNT2高明,或者说两者几乎是一样的。

当然,理论分析始终要有BENCHMARK的证实,而我自己并没有TNT2 PRO和MX200(后者还可以用GEFORCE TWEAK将显存降到83MHZ进行模拟)。因此只有在网上找现成的。大家自己去以下网页和MX200的厂商评测数据比较一下吧:

http://www.pcpop.com/info/20000910/page2.asp

http://www.xbitlabs.com/video/tnt2-overclock.html

http://www.anandtech.com/showdoc.html?i=1057&p=4

这些测试使用的CPU普遍低于MX200测试用的PIII866EB(因为测试时间都在1年前左右),显存低于TNT2 PRO标准166MHZ的亦不少见。但结果依然领先于MX200。理论推断应该已经成立。

不过在寻找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与理论推断相反的测试得分(测试时间都是在今年,而且都是同MX200或MX400列在一起)。只是TNT2 PRO的测试分数大多变低了。仅以客观测试角度出发,发生此类现象的原因大致可能是:


1. TNT2 PRO和MX200用了同一版本的驱动。我们都知道,NVIDIA的套装驱动并不是越新越好。新的驱动主要针对新的显卡进行优化,老的显卡使用后性能只会不升反降。采用“古旧”的驱动才能让老显卡有较高的性能。最近的例子就是MX用12.0版的驱动不如11.0版。


2. 测试方法问题。3DMARK2001这种测试软件,如果仅跑一遍,得到的结果自然有很大偏差。如果利用BATCH RUN连续运行多种分辨率/色深测试,由于资源损耗的问题,最终得分偏低百分以上也是小CASE。只有选择一种分辨率/色深,然后连续运行3遍,每轮测试完进行重启,得分才会比较准确。


3. 测试软件的BUG。象在3DMARK2001中,如果利用BATCH RUN运行16位色测试,但在Z BUFFER中选了24BIT/32BIT。最终得到的结果文件会显示这次测试运行于32位Z BUFFER的条件下。但天知道GEFORCE/2系列最大只能达到24位Z BUFFER!又如利用BATCH RUN测试FSAA性能,虽然GEFORCE/2系列都不支持DX8中的多点采样FSAA模式,测试得分/画质也与未选FSAA时一模一样。但3DMARK2001在最终结果文件中还是会显示:这次测试得分是FSAA打开后的结果。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