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纳米的期待 谁将首破100亿晶体管?
前面10页的回顾其实并不能让你感受到晶体管爆棚的过程,简单的数字叠加是给予不了震撼的。我们看到每一代核心的面积都控制在了一个合理的水平下,这其实也是制程逐步迭代的功劳。假设如果以相同的制程来制造这些核心,并控制在相同的晶体管密度下,他们之间的面积将会是怎样的关系呢?
这种情况下核心面积自然是和晶体管数量成正比的,那么,GK110将能容纳56个NV30、32个NV40、10个G80、5个GT200。当然这是一个有趣而不切实际的比喻,因为真实环境中核心代号也包含制程的信息,但是这个比喻却能够让你一眼目睹这十年来GPU的膨胀规模!
我们把文中NVIDIA和AMD(ATI)重点列出来的核心,将其核心晶体管数量和对应的时间点进行汇总并生成趋势线,就得到了如下的统计:
这张图其实并不够直观,但是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在R600之后AMD由于以发展小核心为主,所以代表AMD(ATI)的红线的走势要比代表NVIDIA的绿线低一点。
如果以对数刻度重新描绘,就更能直观地看到NVIDIA和AMD(ATI)的平均增长趋势情况。观察几乎正好落在绿线上的点,他们正好是NV35、G70、G80(8800Ultra)、G92、GT200b、GF110以及GK110。
这些核心之间有什么共同点?没错,他们几乎没有受到过显著的良品率低下导致难产的困扰。而高出这条线的点,就很可能经历过一些技术性问题,比如在推出NV40的时候,NVIDIA就与IBM合作引入了冗余电路技术来提高良品率;GT200发布时NVIDIA也曾明确表示过良品率问题,至于NV30、GF100就不用说了。
而AMD(ATI)同样可以参照这个规律。只是你可以看得到,NVIDIA向来要比AMD(ATI)激进得多。
那么,到底谁会率先突破100亿晶体管呢?我们按照现有的规律将周期往后推算一年,当然最终的结果自然会受到NVIDIA和AMD主观态度以及市场策略的影响。
按照现有的情况来看,如果AMD的新一代旗舰直奔100亿晶体管,那么拿出的扔将是一个400平方毫米的大核心,但也有可能先采取小核心策略,推出一款在性能上不亚于GK110的产品占据Sweet Point制高点。而NVIDIA方面,也有可能延续Kepler时期先小后大的策略,不过完全体的Maxwell恐怕是一个不少于130亿晶体管的巨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