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Maxwell的实力 GTX750双雄首测

PChome | 编辑: 夏阳 2014-02-18 21:50:00原创 返回原文

  麦克斯韦入驻GT700中端

盼望已久的麦克斯韦(Maxwell)终于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NVIDIA将首次实现全新架构布局在中端的产品上,并且在能耗比的概念上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今天首发的两款显卡分别是定位于中端的GeForce GTX 750Ti和GeForce GTX 750,直接瞄准对手的R7 260X以及R7 260,尔后将取代基于Kepler的GeForce GTX 650Ti,从而逐渐的完成GT700产品线的布局。全新的架构一定会带来全新的革新以及使用体现,这可以说NVIDIA也和Intel一样逐渐的将研发和推广系统化,规律化。

仍然使用28nm制程来实现代号为GM107的GeForce GTX 750Ti/750的布局的做法是非常聪明的,因为将一颗中端芯片EDA在100多平方毫米既能完美的演绎能耗比又能在明显的压制对手的时候试水Maxwell架构,还能完成现有GT700的产品线布局,GM107的诞生可以说是顺应了天时和地利,我们将在接下来的首测文章中简单粗暴,针对性的了解Maxwell所带来的一切革新。

NVIDIA宣称,GM107实现了单个CUDA超越Kepler逾35%的性能总成,以及2倍的性能瓦特比(即能耗比),是Fermi同级产品(GeForce GTX 550Ti)的4倍,也是NVIDIA近年来首款不需要独立供电的中端产品,改变了以往X50(Ti)至少需要6PIN的历史,直接将TDP控制在60W以下,也就是说只要是非大幅超频的产品,主板PCI-E供电即可满足其需求,完全适用于任何平台下,包括标配主流300W PSU电源供应器的OEM品牌机,还是各种PIO亦或ITX主机中,精巧的供电、显存以及走线也完全可以按照需求来布局在半高甚至更矮的显卡PCB上。

卓越的能耗比

卓越的能耗比可以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玩同样的游戏,不再忍受噪音和发热的煎熬,亦不必担心主机的PSU会有需求上的问题。在性能上充分满足剑灵、龙剑、激战2、逆战、坦克世界、WOW、LOL等网游巨制的情况下,越节能也就越适合商业电费昂贵的网吧市场。

按照定位来说,GeForce GTX 750Ti/750是用于取代GeForce GTX 650Ti,那么它们的性能与GeForce GTX 650Ti Boost在伯仲之间,低于GeForce GTX 760。

GM107相邻定位产品参数一栏汇总表

我们看GM107的规格和GeForce GTX 650Ti极为相像,加上R9 260X作一下横向对比:首先核心面积GM107是最小,其次是R9 260X,最后是GTX 650Ti,核心面积实际上和功耗是直接挂钩的,内部集成的单元即便屏蔽依然是在消耗着电力,同样的晶体管数量亦是如此。三者光栅单元均为16个,位宽均是128BIT,搭配的显存除了GTX 650Ti之外都可以灵活的选择搭配。纹理单元是GTX650Ti最多,GM107最少。多卡互联方面只有R9 260X支持,GM107不需要辅助供电。大体的硬性账面对比就是这些,GM107的GTX 750Ti和750之间差别一组SMM和丝毫的显存频率,其余全部一样。更重要的是GM107具备GPU Boost 2.0技术,这是竞品以及同级产品所不具备的,在温度和TDP的范畴内可以无级提升性能。

配比革新 能耗比倍增之奥秘

Kepler架构中的GK104即便只具备8组Polymorph以及256BIT的位宽也能够大幅超越Fermi时代的所有单芯产品,也就是说NVIDIA不再偏执的追求曲面细分和末端输出。保证庞大的着色和顶点运算能力的支撑才是游戏最本质和核心的需求。

Kepler中SMX的配比构成

Kepler中每组流处理器群组SMX中配备了DX11引擎所必须的Polymorph,下辖创建缓存和8个Warp线程指派器,通过路径分配以及映射文件到达下属的192个CUDA核心中,每六颗CUDA核心配备两颗DP,一个LD/ST以及SFU,后端是64KB共享/一级缓存和48KB的只读缓存,最后到纹理贴图单元和ROPS光栅化单元进行像素数据化并输出,如此的配比可以满足海量的填充需求,并且在8个Warp单元调度分配下可以获得极高的单元复用率。

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指令或处理需求,在SMX庞大流式运算体系中并不是最完美的被计算出来,我们猜测在此期间可能会存在一些延迟和等待,或是刚从Fermi演化到Kepler直接扩张成极致流处理器群组(SMX)的火候太过了些,从Maxwell开始,SMX就又进行了中和式的改进。

Maxwell重新编排SMM的构成 

GM107中的流处理器群组被称作SMM,是以Maxwell的架构而辅助命名,当然核心部分的架构并未变动,最大的变动就是将创建缓存单元,Warp调度单元,路径指派等等搭载32个CUDA,8个LD/ST以及8个SFU和后端的L1以及纹理单元打包成了一组小的SM,总体来说仍然是每组SMM包含128CUDA以及对应的运算单元,但分配调度更加灵活简单。可以通俗的认为支持四条逻辑线程在灵活计算,当然架构图中并没有标出双精度单元DPU具备几个,但我们猜测NVIDIA并没有完全关闭或取消它们,毕竟部分应用还是会用到。

GM107架构示意图

这样以来,共有5组SMM构成的GM107便呈现在了我们眼前,共具备640个CUDA和16个光栅单元以及40个纹理单元,搭载2MB总量的二级缓存和128BIT显存控制器,PCI-E 3.0的总线,直观的提升就是提高核心利用率,有效控制功耗,减少与内存的通信频次以及延迟,并使用当前最高效的PCI-E 3.0信道。

由于结构的重新编排配比,加上一些细微的改进和优化,使得CUDA的单位效率提升了35%,同样的性能输出下能耗下降50%。

G-Sync将视觉产生质的改变

普通的液晶显示器以16ms的周期来刷新画面,当与GPU的当前输出帧起冲突,错开这一周期时,变换的画面中便会出现撕裂的现象,这时垂直同步变可以强制性的让GPU以每秒60帧的速率为显示器提供帧数据,但此时GPU实际输出画面容易丢失关键帧而造成视觉上的卡顿,这并非是GPU的计算能力不行,而是强制性的忽略掉非16ms节点上的关键帧造成的。

自适应垂直同步

具备G-Sync显示器

自适应垂直同步可以减缓垂直同步下造成的卡顿感,它可以智能的判断当前帧率,进一步的减少在垂直同步下造成的卡顿感,这是在不具备G-Sync技术的平台下的解决方案,而基于Kepler架构以后的显卡(包含Maxwell)以及搭配含有G-Sync同步技术的显示器的平台下,G-Sync技术便可以从根本上来解决关于帧不同步所造成的一切不舒服的现象。含有G-Sync技术的显示器会完全听从GPU端的输出,由原来GPU需要和显示器协同的关系,变成了显示器听从GPU输出的从属关系,配合现代高端面板,提供60Hz/120Hz甚至144Hz的输出能力均不是问题,从而从根源解决该问题,并保证游戏显示效果。

强大实用的Shadow Play

Shadow Play实际上是Kepler内置的一个NVENC编码引擎,为游戏提供即时压缩H.264编码图像的功能,它可以根据需求录制该格式下的视频,并甚至可以记录数百秒之前的画面,由于利用庞大的CUDA群和专门的编码器,因此对性能的开销非常之低,同样的画质可以占用很少的资源,根据监控调查反映,Shadow Play已经是现在游戏玩家淘汰Fraps来录制游戏视频用到的最多的工具了。

物理计算引擎,CUDA Encoder编码,TXAA,FXAA,3D Vision等等NVIDIA一系列特性也都集于一身,可以说NVIDIA GPU是对于现代PC应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了。除了取消了多GPU并联的SLI功能,GM107与高端的显卡并没有功能上的差异。

超低需求 适应任何环境

关于架构的变革,最大的就是改变了SMX(M)的配比,强化了一些结构,例如二级缓存的海量提升等,可以说是不大不小的改观,当然这仅仅是一组GPC,定位中端的Maxwell而已。

GeForce GTX 750Ti GPU-Z信息

GeForce GTX 750 GPU-Z信息

0.7.7版GPU-Z已经可以正确识别两颗GPU,并能识别出显存颗粒的品牌是比较神奇的,两者均是GM107,A2步进,28nm TSMC工艺,核心面积148mm²,18.7亿晶体管。 

GTX750Ti拥有完整的5组SMM阵列,640CUDA,40纹理单元,GTX750为4组SMM,512CUDA,32纹理单元,核心频率均为1020MHz,目标加速值为1085MHz,显存频率前者为5400MHz,后者为5012MHz,像素填充率均为16.3GP/S,纹理填充分率分别是40.8GT/S和32.6GT/S。

根据此前的计划Maxwell是搭配20nm的制程工艺流片,按照当前TSMC的进度来说20nm强行上马良品率并不乐观,有消息称Maxwell的完全体会是搭载20nm的制程工艺,命名为GM200,和GT600与GT700的关系类似。

GM107-300-A2芯片照

GM107的公版造型非常的小巧,全长不足15CM,几乎和PCI-E的插槽等宽,这样的好处上文也提到了, 对于空间方面的需求非常低,对供电亦不高。

小巧精悍 14.8CM的身躯

2+1相供电

供电方面,GTX 750Ti/750具备2+1相即满足其需求,搭配了一个7CM左右直径的散热器,并不需要外接供电,TDP标称60W。当然随着GPU Boost的加速,再加上其他AIC会推出大幅超频的版本,使其TDP逼近75W的极限值,因此非公版会推出带有PCI-E辅助供电的超频版本。

接口方面25+29针DVI以及Mini HDMI

这款显卡的接口让我们仿佛又想起了Fermi时代的标配,单槽显卡也只有这种组合才显得实用些,其实根据官方资料来看,DP信道已经具备,和非公超频版一样,双槽设计的显卡估计会具备DVI*2+HDMI+DP的组合版本。

既然NVIDIA让GeForce GTX 750Ti和GTX750替代GeForce GTX 650Ti,并且加强对R7 260X的领先优势,那么NVIDIA自然就有把握让18.7亿晶体管和148mm²的芯片充分体现其最科学最合理的一面。

平台介绍以及功耗测试

在测试之前我们要给大家说明的是:首测主要是了解新品的特性,与上代、相邻产品和竞品中的定位关系。因此在测试程序/游戏部分并非全部使用最新最IN的,也并非是为了满足60帧的绝对流畅而将测试设定任意更换。使用的基本是具备积累较全面的性能数据库的程序/游戏,没有明显偏重A/N优化以及尽量具备Benchmark固定测试路径的项目。

在硬件的选定方面,我们使用的是Core i7 3970X搭配英睿达四通道8GB 1600CL8铂胜精英内存套装,主板是来自华硕的Rampage IV Extreme,BIOS为最新,驱动以及必须组件均使用WHQL版。处理器架构虽然为Sandy Bridge-E,PCI-E标准仍为2.0,但对于测试该显卡不会造成太多影响,力求和性能数据库中的数据保持统一的测试环境。

测试平台

由于种种原因,部分测试项目缺失,我们会在该项目中空出,只作为缺失测试成绩并非为0, 但直接竞品R7 260X和GM107的PK测试的性能成绩完整。

X79平台无法使用核显这是必须安装独显来读取待机功耗的原因,那么根据常理待机时的功耗仅数瓦,GeForce GTX 750Ti以及750和R7 260X的待机功耗不相上下,后者略高3W。

待机时平台整体功耗

满载时整个平台功耗(含处理器使用1条线程运行Furmark产生的功耗)

使用Furmark 1.9.2压榨测试软件将GPU充分满载测得平台功耗分别是224、222.5、283瓦,其中同为GM107的两款显卡即便是相差一组SMM,功耗表现也极其相近,而R7 260X则高出60W的功耗。GeForce GTX 750Ti和GeForce GTX 750之间能耗比为前者高。

根据逆向推算,未做转换率计算的显卡功耗分别是79瓦、77.5瓦以及135瓦。包含GPU Boost 加速所额外带来的功耗以及转换率和偏差,符合NVIDIA标称的60W TDP。

理论测试之《3DMark 11》

● 基于DX11的基准测试:3DMARK 11

2010年的最后一个月,Futuremark的大作3DMark 11终于发布,这也堪称2010年Benchmark方面最重磅的炸弹了。作为业内公认的专业图形性能测试工具,3DMark 11会在最短时间内进入所有硬件网站的测试标准,成为衡量市面上所有显卡和PC平台的标准型测试项目——从3DMark 99到3DMark Vantage十多年的时间里3DMark系列都是如此成为图形测试的标准。

Futuremark总是在版本号的前一年推出新软件,这次也不例外,3DMark 11在09年底就诞生了,不过巧合的是,它的版本号应该还有另一层含义——基于DirectX11接口的基准测试软件。

测试参数设定:

运行Extreme测试,检验显卡在高负载下的DX11渲染能力。显卡驱动中将AA和AF设定为应用程序控制,分辨率使用测试项目默认设定。 

3DMark 11 Performance

3DMark 11 Extreme

参测的显卡中,GeForce GTX 760实际上是作为目前“顶头上司”来做一个性能的比衬,我们看理论测试中,GeForce GTX 750Ti和GeForce GTX 750分别是接近GeForce GTX 650Ti Boost和GeForce GTX 650Ti,而且GTX 750还要胜出GeForce GTX 650Ti,对手R7 260X在理论测试中表现的还不错,Performance档还超过了GeForce GTX 750Ti。

理论测试之《3DMark Pro》

● 基于DX11的基准测试:3DMARK Fire Strike

新的3Dmark支援桌面与移动平台的跨平台测试,支援windows、Android、iOS与Windows RT系统平台的测试。(由于针对Android、iOS以及Windows RT三大移动平台的版本需要进一步测试,所以Futuremark先发行了针对桌面平台的windows版本,其他版本择日发行。)

不同负载的场景,FireStrike(专为基于DirectX11显卡的高端产品设计)、CloudGate(支持基于DirectX10的主流硬件)以及IceStorm(为入门级DirectX9设备打造)。
 
新3Dmark取消了E、P、X等等级划分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纯数字,而且3DMark没有了统一的总分,而只有四个场景分。

测试参数设定:

运行专用于桌面级DX11测试场景FireStrike Extreme测试,检验显卡在高负载下的DX11渲染能力。显卡驱动中将AA和AF设定为应用程序控制,分辨率使用测试项目默认设定。 

3DMark Pro FireStrike

我们使用全新的3DMark Pro FireStrike场景是在GTX650TB/GTX650Ti首发之后,因此只有GT700以后的显卡具备数据库的累计,我们将缺少成绩的部分空缺。

需要一提的是,首发送测GeForce GTX 750样卡亦或驱动可能存在一些BUG,我们在反复测试并排除一切可以排除的原因之后仍然只能得出892的得分,按照正常的情况下,其得分在1500左右为正常的。

理论测试之《Unigine Heaven 3.0》

● 基于DX11的基准测试:Unigine Heaven3.0

俄罗斯Unigine公司开发的新款3D性能测试软件,主要针对DirectX11 API设计,这款测试软件的引擎,在DirectX11模式下可以选择开启或关闭Tessellator(细分曲面技术),这时DX11的重要标志性技术之一,也是DX11相对于以往API的明显提升部分,可使渲染对象拆分得更精细,模型边缘层次感明显,视觉上更加真实。 

 测试参数设定:测试使用1920×1080分辨率,开启AA/AF,运行在DX11模式下,Tessellator(曲面细分)级别设定为Extreme。 

Unigine Heaven 3.0

天堂系列着重考验曲面细分的能力,在以往NVIDIA独大的情况下AMD也不断的赶上,当然由于架构的问题,NVIDIA更适合曲面积分,在测试中,GeForce GTX 750Ti的性能领先R7 260X,连GeForce GTX 750也超越了GeForce GTX 650Ti。

理论测试之《Unigine Heaven 4.0》

● 基于DX11的基准测试:Unigine Heaven4.0

俄罗斯Unigine公司开发的新款3D性能测试软件,主要针对DirectX11 API设计,这款测试软件的引擎,在DirectX11模式下可以选择开启或关闭Tessellator(细分曲面技术),这时DX11的重要标志性技术之一,也是DX11相对于以往API的明显提升部分,可使渲染对象拆分得更精细,模型边缘层次感明显,视觉上更加真实。 

 测试参数设定:测试使用1920×1080分辨率,开启AA/AF,运行在DX11模式下,Tessellator(曲面细分)级别设定为Extreme。

Unigine Heaven 4.0

天堂4.0下加入了更新的算法,在4.0的版本中,GeForce GTX 750都已经超越了R7 260X,而GeForce GTX 750Ti几乎接近GeForce GTX 650TB。

DX11游戏《尘埃2》

● DX11游戏《科林.麦克雷:尘埃2》测试

《科林.麦克雷:尘埃2》是一款为了纪念去世的英国赛车手科林.麦克雷制作的模拟赛车类游戏,在前作发行了两年之后,这款续作在2009年底正式发布。这款游戏最大的亮点是率先支持DX11引擎,无论是画面质感还是可玩性都大有超过《极品飞车》之势头。

测试参数设定:

所有显卡运行在DX11最高画质设定下,测试使用游戏自带的Benchmark程序,设定1920×1080分辨率,开启AA/AF。

尘埃2

第一款游戏测试中Maxwell便展现了强大的游戏性能,在尘埃2中,两块GM107几乎超越了同级产品10%左右。

DX11游戏《尘埃3》

● DX11游戏《科林.麦克雷:尘埃3》测试

尘埃3》完整版是由Codemasters制作并发行的一款赛车竞速游戏,对此前发布的《尘埃3》进行资料上的填充和优化。 更新内容包括: 2个地点的12个新赛道,新车,和大量其他内容。 游戏采用的是Ego引擎,拥有更加拟真的天气系统及画面效果。 游戏拥有着出色的画面,激情的背景音乐,真实的操空性与音效。 一个赛车游戏其操控性是很重要的,而《尘埃3》操作很简单,给人的那种物理感觉很强。

测试参数设定:

所有显卡运行在DX11最高画质设定下,测试使用游戏自带的Benchmark程序,设定1920×1080分辨率,开启AA/AF。 

尘埃3

尘埃3是我们性能数据库积累较全的游戏之一,我们看测试结果GTX750Ti的性能高于R7 260X,低于GTX 650TB,GTX750小幅超越GTX650Ti,R7 260X比GTX 750稍强,比GTX 750Ti稍弱,夹在两者之间。

DX11游戏《失落的星球2》

● DX11游戏 《失落的星球2》测试

《失落的星球 2》承袭前作内容第3人称射击,针对多人连线部分加以强化,并加入4人Co-op连线合作共同对抗巨大异形怪兽“艾克里德(Akrid)”崭新玩法,玩家不只是要正面对抗艾克里德,甚至还要爬上AK小山般的庞大身躯展开攻击。

 游戏采用 CAPCOM 独自研发并进一步强化的“MT-Framework 2.0”游戏引擎,呈现比前作更为细致绚丽的画面,使用该引擎的还有《鬼泣4》和《生化危机5》。

测试参数设定:

所有显卡运行在DX11最高画质设定下,测试使用游戏自带的Benchmark程序,分辨率设定为1920×1080,开启AA/AF。 

失落的星球2

失落的星球2也是同样一款典型的DX11高负载游戏,即便是强悍的GeForce GTX 760也只是获取了83帧的性能,两款GM107均领先GTX 650Ti和R6 260X。特别是低阶定位的GTX 750,游戏性能上也能超过GTX 650Ti。

DX11游戏《古墓丽影9》

● DX11游戏 《古墓丽影9》测试

《古墓丽影》(Tomb Raider),在中国通称“古墓丽影9”。游戏由Crystal Dynamics开发,Square Enix发行。新作聚焦于劳拉年轻的时期,摒弃了前几作女超人的设定,玩家可以在游戏中看到更真实的劳拉形象。由于引擎的升级,本作相比之前的作品会有更优秀的画面,是《古墓丽影》系列最具变革性的一作。

测试参数设定:

所有显卡运行在DX11最高画质设定下,测试使用游戏自带的Benchmark程序,分辨率设定为1920×1080,开启AA/AF。

古墓丽影9 开启TressFX

关闭TressFX

《古墓丽影9》里包含了一个TressFX的发丝处理引擎,它是AMD与DC联合开发的,好在它可以关闭,以使测试标准统一。开启TressFX之后,GeForce GTX 760的优势便立刻减弱,大量的发丝处理的确需要消耗很多的性能资源,而R7 260X因为性能定位的问题也并未取得太好的性能效果,反而是在开启TressFX之下落后GM107。

测试《古墓丽影9》的时候GeForce GTX 750在开启TressFX效果之后出现了一定几率的性能失常,TressFX毕竟是AMD独家优化的技术,再加之首发驱动编译没有经过海量的兼容性测试,因此出现这个现象也属正常,之后我们会再细细探究。

DX10游戏《使命召唤7:黑色行动》 

● DX10游戏 《使命召唤:黑色行动》测试

《使命召唤》系列在3D游戏爱好者中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即便你不是一个FPS游戏玩家,你也至少听说过这个名字,它从第一代开始铸就的经典实在令人难以忘怀。从那以后,《使命召唤》系列一直保持着将近一年一部新作的发布频率,如今大家翘首企盼的系列第七部《使命召唤:黑色行动》终于面世,无论各游戏机构的评价如何,它都将是炙手可热的作品。

测试参数设定:

游戏没有自带Benchmark程序,选择第五关“S.O.G.”刚开始时长达两分钟的自动过场剧情,使用Fraps软件记录游戏帧率。所有参测显卡运行在DX10最高画质设定下,开启AA/AF。

使命召唤7:黑色行动

黑色行动主要考验的是DX10下的性能,GeForce GTX 750Ti/750仍然保留有不俗的DX10性能,并且GTX750Ti超越R7 260X逾10%左右。

DX9游戏《街头霸王4》 

● DX9游戏 《街头霸王4》测试

街头霸王》由CAPCOM在我们童年时发布首部作品,最初属于电视游戏,一直伴随我们长大。如今《街头霸王4》正式登陆PC平台,使用全新3D引擎制作,由现代图形技术加入诸多特效,全方位全角度格斗令人回味无穷中又酣畅淋漓。

《街头霸王》

测试参数设定:

  使用游戏自带Benchmark程序,所有参测显卡运行在DX9最高画质设定下,测试使用1680×1050分辨率,开启AA/AF。

街头霸王4

街霸4是一款相对低负载的游戏,并且是基于DX9的API,因此只保留有GTX750Ti/GTX 750以及R7 260X的性能成绩,两款GM107可以说在DX9下也是大幅领先R7 260X。

DX9游戏《生化危机5》 

● DX9游戏 《生化危机5》测试

《生化危机》,这个不朽的名字几乎任何80年后出生的男孩都知道。早在12年前这款游戏就已存在,并就此开创了AVG(冒险解谜类)游戏的先河。时至今日,《生化危机》系列已推出第五代作品,官方正式登陆PC平台,这次主人公要前往非洲无名小镇完成任务。相比第四代作品,《生化危机5》上的射击类游戏特征似乎更加明显。

测试参数设定:

使用游戏自带Benchmark程序,所有参测显卡运行在DX9最高画质设定下,测试使用1920×1080分辨率,开启AA/AF。

生化危机5

生化危机5有两种DX模式,其中DX10模式下GeForce GTX 750Ti会发生死机的现象,故我们仍然测试DX9这末代API的游戏,GTX 750再次领先GTX 650Ti和R7 260X。

热门网游之《WOW》

● 热门高负载网游 《魔兽世界:熊猫人之谜》测试

魔兽世界作为网游中曾经的一哥,现在的玩家保有量仍然是可观的,特别的装备获取和交易模式让游戏平衡得到了很好的展现,副本需要团队协作的前提下显得含金量十足了。版本从德拉诺之王、燃烧远征等等直到今天的熊猫人之谜一路走来,已经陪伴我们度过了10年的时光。

魔兽世界

测试参数设定:

所有显卡运行在DX11最高画质设定下,分辨率设定为1920×1080,开启AA/AF。测试场景抽取青龙寺副本,从进入副本到杀掉变异魔为止,中间尽可能的拉远视角,用Fraps记录帧数。

魔兽世界

网络游戏的帧数不但依赖显卡,而且对处理器和网络有一定的要求,我们看在青龙寺副本中,GeForce GTX 760也仅保持91帧的平均帧,最高为140,最低也有44,GTX 750Ti和750平均在80左右,最高约100帧,最低约24帧,总体来说都是比较流畅的。

虽说是GM107的首发测试,但不得不说的是R7 260X的最高帧可以说是达到了110,比GTX750Ti还要高一些,但是平均帧仅为45.9,最低帧最低达到了12,整个副本过程都是极其卡顿,按照其他测试表现来看R7 260X应该平均在80左右,造成这一现象的应该就是AMD架构以及驱动优化完全不适合魔兽世界,特别是中低端。

热门网游之《剑灵》

● 热门高负载网游 《剑灵》测试

剑灵可以说是目前最火热的网游,它基于腾讯强大的推广传播力度以及剑侠题材的背景,将打造几亿华人的游侠梦。剑灵是为数不多敢于吃螃蟹的高负载网游,在画质以及效果方面堪称奢华,并且支持NVIDIA最新的FXAA抗锯齿算法。

背景中反派人物——秦义绝

测试参数设定:

所有参测显卡运行在DX11最高画质设定下,测试使用1920×1080分辨率,AMD开启MSAA,NVIDIA使用FXAA,开启AF,测试场景选择第二章中去港口搬箱子一处,玩家和NPC共在40个单位左右。

剑灵

剑灵的需求不但是显卡,对处理器的单线程性能亦不容小觑,在该测试场景下也就GeForce GTX 750Ti能够勉强流畅,GTX 750实际上已经不能再承受更多负载的压力了,两者均领先R7 260X。

热门网游之《逆战》

● 热门中负载网游 《逆战》测试

逆战是继穿越火线之后,又一腾讯运营的枪战大作,它独特之处在于画质和视觉效果以及玩法比穿越火线要更胜一筹,还加入了特殊的机甲作战模式,多人联机对战的乐趣是不言而喻的。

逆战

测试参数设定:

开启游戏画质最高,1920*1080分辨率,开启AA/AF,使用Replay再现一个固定的比赛,使用Fraps记录帧数均值。

逆战

测试中这款网游的负载较为均衡,没有突然卡顿或者粘滞感,这和游戏引擎的适应性有关,GTX 750Ti和R7 260X的平均帧持平,但最小以及最大帧的差距最小的还是GTX 750Ti,悬殊过大一向是AMD的弱点。

测试评定综述

我们共进行了数款理论测试,DX11高负载,DX11特殊引擎以及DX9老旧API和市面几款人数火爆的网络游戏,分别从不同的侧重来全面对比GeFoce GTX 750Ti/750以及R7 260X的差距,还加入了替代品GeForce GTX 650Ti的成绩作为参考。下面汇总制表如下:

性能测试汇总

除了3DMark 11 Performance档胜出和《逆战》与GTX 750Ti打平之外,R7 260X综合落后GeForce GTX 750Ti约15%左右,由于可能首发驱动的原因,我们将GeForce GTX 750测得不正常的两项数据标识成了白色。

价格方面定的非常的巧妙,GTX 750Ti在综合性能方面超越R7 260X约15%,在价格方面比后者高出100元,并且最重要的是能耗比以及游戏的流畅度完胜。按照计划GeForce GTX 750对应的是R7 260,但我们没有样卡,没有进行性能对比,不过从性能表现上来看GeForce GTX 750已经很多项胜出R7 260X,更不用提R7 260,799元的价格至少对于目前来说是很有杀伤力的,不足的是只有1GB的显存容量。

关于本次首测,Maxwell的功耗的确让我们惊叹,在完全是PCI-E提供的75W以内的电力实现了超越R7 260X的游戏性能,这一能耗比的水准将影响到有关供电的方方面面——显卡供电料件、散热的成本,噪音控制、电费,PSU兼容性以及小尺寸版型。

在自家产品更替的方面,GTX 750Ti甚至GTX750都已经超越了GeForce GTX 650Ti,具备更高的性能,更低的功耗,GTX 750Ti在部分应用下已经很接近768CUDA和192BIT的GTX 650TB,这一点是Maxwell架构下将SMM重组后实现35%性能增长做好的佐证。

本次测试稍显仓促,不足之处望留言指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一同参与首发的AIC的产品(不分先后)

首发AIC产品展示

影驰之GTX750

影驰GTX 750

双风扇散热设计

三相核心供电预计频率预设相当高

国内新军PALIT之GTX750Ti

PALIT面孔较生,国外新进军大陆的品牌,提供的照片不多。

PALIT GTX750Ti

首发AIC产品展示二

索泰之GTX750Ti雷霆版

索泰GTX750Ti雷霆版

自家单风扇散热器

无需外接辅助供电

从焊点上来看 和公版一致不需要辅助供电

DVI*2+MiniHDMI

首发AIC产品展示三

微星之军规/Gaming GTX750Ti

MSI GTX750Ti Gaming

MSI Military Class GTX750Ti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