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革命:从软件许可销售到在线租赁

互联网 | 编辑: 江海明 2007-07-24 08:16: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从终端大型机模式到C/S架构的软件革命成就了SAP昔日的辉煌,而在从软件许可销售到在线租赁的革命中,新的王者尚未出现……

从ASP到SaaS

“SaaS强调的是服务,而ASP还是应用的概念。”王威如此解释他对SaaS模式的理解。而在神码在线总经理马光看来,SaaS与ASP在后台的数据结构,商业架构,客户群体方面都完全不一样。“ASP是托管服务,有自己的专属服务器,只是托管到你的托管服务商,SaaS的客户更小些,不需要托管,只要到公共平台上享用你的服务就可以了。”马光认为,正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导致了软件产品结构的变化,而技术的不同又导致了商业模式和目标用户的差异。比如,ASP的后台都是独立的,而SaaS的后台则是整合在一起的。此外,Ajax技术的出现,也使得C/S(客户端/服务器)应用可以更好地在B/S(浏览器/服务器)上实现。

而王涛则认为ASP与SaaS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ASP应该是SaaS的一种初级形态。”—王涛的解释与他曾经任职的微软公司的理念不谋而合。

在微软看来,SaaS按照成熟度可以分成4个级别。

第一个级别就是定制的SaaS。这种模式从成熟度上看基本上就是ASP的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的客户公司在自己的主机空间上运行为自己定制的应用软件。从架构上说,这种模式下的软件与传统许可证销售模式下的企业软件很相似,即公司中的不同用户连接到服务器上运行相同的应用,但该应用独立于主机上其他公司运行的应用系统。

一般说来,传统的C/S应用无需太多开发工作,也不必重新设计整个系统,就能转变为这种SaaS模型。这种ASP型的SaaS虽然能通过整合服务器硬件和软件的管理而降低成本,但难以提供全面成熟型SaaS解决方案可配置、可扩展的很多优势。

第二级的是可配置型SaaS。这种模式下,供应商为不同的客户(或用户)分别提供应用系统的主机服务。所有应用都使用相同的软件代码实施,供应商提供详细的配置选择,让客户能改变应用系统的界面外观和行为,从而满足客户的需求。尽管在代码层面上彼此相同,不同应用仍彼此完全隔离。

这种模式大幅降低了SaaS供应商对应用的升级和维护工作量,因为代码库的任何更改都能立刻方便地作用于供应商的所有客户,不再需要逐一更新或优化每个定制软件了。

在这种模式下,如果ISV需要将针对客户定制的应用软件转变为SaaS应用,比起第一级成熟度的SaaS模式,将需要多得多的软件架构的重新设计工作。与第一级模式相似的是,这一级的SaaS也要求供应商提供足够多的硬件和存储资源,以支持大量应用系统同时运行。

第三级是可配置性与多用户效率的SaaS。对于第三级成熟度,供应商借助单个应用软件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在满足可配置特性的同时,通过授权和安全措施确保不同客户公司的数据被相互分隔开。从应用角度看,用户不会察觉是与多个用户共享一套应用系统。

由于不需要为不同的应用系统提供大量服务器空间,这种模式下硬件资源的使用效率将大大超过第二级的SaaS模式,从而直接降低成本。这种模式的弱点在于应用的可扩展性有限。如果不用分区来管理数据库性能的话,我们只能通过采用更强大处理器来扩展应用(向上扩展),但是这样做只能使投入回报逐渐降低,最终导致功能的提高难以适应低成本的要求。

第四级则是可扩展性、可配置性与多用户效率的SaaS

这也是最高成熟度的SaaS,负载平衡的服务器集群技术是其中关键,供应商可据此为不同客户运行相同的应用系统,客户的数据彼此分开,可配置特性可以提供独特的用户体验。SaaS 系统还具备可扩展性,可轻松适应大规模客户的需要,可在无需对应用进行额外架构设计的情况下根据需求灵活地增减后端服务器的数量。

 SaaS的中国步调

如果说ASP是SaaS的初级形态,那么ASP模式当年在中国所遭遇的困境今天是否有所改善了呢?

“起码网络环境比以前改善了很多,当年是56K的拨号,三、两千万的网民,现在都是宽带了,而且网民数也已经过亿。”国内最早倡导SaaS模式的Xtools公司的市场总监谢亿民说。基础设施的改善也是众多接受采访的SaaS公司愿意提及的积极因素。

然而,当一些重要的业务系统放到网上后,企业对于系统的可用性和安全性的要求无疑会大大提高,对系统缺陷的容忍度会下降。而恶意行为却恰恰会因为系统放到网上而增加,SaaS的提供商将可能正面面临黑客攻击的问题。因为订单无法向外发送而丢单的情况显然是不能忍受的,尽管网络安全和服务器管理的技术在不断进步,但SaaS模式所面临的新的挑战无疑会延缓这种模式走向成熟。

信用环境缺乏导致的用户对于数据安全和托管模式的疑虑或许已有所缓解,但显然还远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这也是SAP北亚区董事长克劳斯·西曼(Klaus Zimmer)表示不准备在今年跟随公司全球策略去推动Saas业务的主要原因。“在中国,老板连自己的IT部门都不相信,怎么可能把核心业务数据委托给第三方公司打理?”西曼因此认为,Saas在中国暂时还行不通。

容易忽视的一点或许在于,SaaS产品的成熟也需要一个过程。阿里软件的平台研发在2005年就已经启动,而据该公司总经理王涛称,成型产品的发布要到明年年初。“这是目前最大的挑战。”王涛谈到平台研发时说。

事上,SaaS模式被看好的根本原因在于,它通过规模效应降低了软件用户采购硬件、软件以及服务的成本。显然,这种规模效应的获取必然以降低定制软件所提供的个性化需求的满足为代价,这也正是中国目前的SaaS厂商大多立足中小企业市场,而且大多从更加标准化的CRM、财务软件等应用开始着手的原因。这都是在追求规模效应以降低成本的同时又要满足客户需求的必然选择。

然而,中小企业的需求虽然简单,但涉及到核心业务的时候,仍然有不少个性化的需求。尤其是服务的中小企业数量越多,这种需求的多样性就越明显。这就对SaaS软件的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显然,传统软件针对单用户的C/S架构难以满足这种要求。当年的众多ASP就是因为没有在软硬件的架构上进行面向多用户应用的改造,导致难以满足用户需求。比如,难以实现针对多用户的一次性无缝升级。

对于传统软件厂商来说,如果在原有软件基础上进行改造,无疑需要一定的研发投入。但这笔投资似乎并不是目前国内传统软件厂商在SaaS方面行事谨慎的主要原因,有业内人士估计,用友这样的公司对产品进行改造的费用也就是数百万规模。“大家的主要顾虑还是在于和原有业务的冲突吧。”上述人士如此评价。

显然,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并不需要面对这样的顾虑。“我们的优势就是胆大,有Vision,敢赌。”王涛玩笑着说道。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