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20多年前,SCSI-1规格刚刚获得ANSI批准时,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看看现在的并行SCSI,虽然拥有64倍于当初(320MB/s vs. 5MB/s)的总线带宽,却早已没有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SCSI阵营2002年便做出了放弃Ultra640 SCSI,融合Serial ATA(SATA)的优点发展Serial Attached
出道有先后,各取擅胜场:Cheetah 15K.5和Ultrastar 15K300
如果时光倒流回一年前,Cheetah 15K.5大概是最能体现希捷竞争优势的一款产品。作为业内首款采用垂直记录(PMR)技术的企业级硬盘驱动器,Cheetah 15K.5率先将15000RPM硬盘驱动器的容量带到300GB的高度,两倍于Cheetah 15K.4、MAX3147及Ultrastar 15K147。
ST3146855SS是Cheetah 15K.5的一员,146.8GB容量/SAS接口
日立和富士通直到2007年第二季度才相继推出Ultrastar 15K300和MBA3300,已比Cheetah 15K.5晚了整整一年。新产品批量供货总要有一个过程,因此直到2007年下半年,我们还能看到MAX3147勉力抵挡Cheetah 15K.5的尴尬局面。
73GB的HUS153073VLS300为Ultrastar 15K300的单碟款,SAS接口
Cheetah 15K.5、MBA3300和Ultrastar 15K300都支持Ultra320 SCSI、3Gb/s SAS和4Gb/s FC-AL。Cheetah 15K.5具有16MB缓存,比15K.4翻了一番,总算追平富士通和日立。有趣的是,MAX系列和MBA系列的Ultra320版本仍配备8MB缓存,只有SAS和FC-AL版本的一半,富士通的直白看似没有太大必要,却体现出“此消彼长”的发展规律。还有一点不能不提,即Ultrastar 15K300终于放弃了流传多代的五碟设计,顺应潮流地归顺了四碟,顶盖形状“大变脸”想必也与此有不小的干系。
Cheetah 15K.5(左)基本沿袭了15K.4的设计风格,而Ultrastar 15K300(右)则比15K147有较大的改变,似乎“朴素”了很多,不过其没有将WWN印上标签的做法略显另类
Cheetah 15K.5的硬盘控制器从15K.4的双芯片方案进化为单芯片,回归为硬盘控制器(HDC)、SDRAM、读通道(RDC)和马达控制芯片的经典组合,PCB也终于恢复到Ultra320版本15K.4的形状,但仍比15K300“浪费”了许多。不过,总体而言,在15K RPM/300GB这一代,三家的产品同质化程度明显提高,虽然这样说对早就抢占先手的15K.5不太公平。
Cheetah 15K.5(左)和Ultrastar 15K300(右)的PCBA设计在继承了自家传统的同时,也都采用了单芯片硬盘控制器
Cheetah 15K.5的外圈传输率在130MB/s左右,内圈也接近80MB/s,均略高于单碟容量并不吃亏的Ultrastar 15K300。在突发速率(Burst Speed)测试中,同样是SAS 3Gb/s的接口,15K.5的210+MB/s与15K.4 SAS相一致,而15K300的240+MB/s则很像富士通MAX3147RC,应该说上述异同主要取决于硬盘控制器的设计。毕竟,接口的速率规格(320MB/s或300MB/s)只是划出了大致的范围,具体的表现还要靠硬盘控制器来完成,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间内有所出入是完全正常的。
Cheetah 15K.5(红)的持续传输率领先,Ultrastar 15K300(蓝)的平均访问时间更短,突发速率则很好地体现了“家族差异”
Ultrastar 15K300真正的优势体现在平均寻道时间的理论值比Cheetah 15K.5短0.1毫秒,而从HDTach的测试结果来看,两款SAS版本的随机访问时间分别为5.7毫秒和5.9毫秒,差距比理论值(5.4毫秒和5.5毫秒)还略大些。资料显示,SAS版本Cheetah 15K.5支持的队列深度达128,比Cheetah 15K.4中的同类高出一倍,而且采用单芯片硬盘控制器,在队列深度为1时IOPS还不如Ultra320版本Cheetah 15K.4的情况下,队列深度增至2后却有着同样接近200 IOPS的表现,上升态势毫不逊色,说明SAS硬盘控制器技术的发展已经进入成熟期。
同为SAS版本,Ultrastar 15K300硬功夫(平均访问时间)略好,软功夫(队列深度)也不差,压制Cheetah 15K.5没商量
不过,平均访问时间更短的Ultrastar 15K300不让Cheetah 15K.5专美,全程以虽不明显但却逐渐扩大的差距领跑,看来其SAS版本支持的队列深度也应有128的水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