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S Office 2005商用版9月12日推出了;方正PC开始冲刺商用;IBM(中国)、中国惠普、微软(中国)、思科(中国)中小企业市场壮志未酬;诺基亚、NEC、索爱手机对商用手机市场小试牛刀……可以看出,3年来一直低调的商用市场开始抬头。
WPS Office 2005商用版9月12日推出了;方正PC开始冲刺商用;IBM(中国)、中国惠普、微软(中国)、思科(中国)中小企业市场壮志未酬;诺基亚、NEC、索爱手机对商用手机市场小试牛刀……可以看出,3年来一直低调的商用市场开始抬头。
商用抬头因家用水涨船高
3年前,消费类市场靠汽车、房地产拉动了中国GDP的同时,也带动了家用PC市场,使其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再加上英特尔(中国)的“数字家庭”口号一直在推波助澜,宏、方正、联想对商用PC的宣传开始低调处理,宏甚至干脆放弃了商用市场。
在这个看上去、听起来都处于低调的商用市场中,只有戴尔(中国)公司、IBM的PC(现为联想国际)严防死守,而中国惠普公司对商用和家用市场,始终态度暧昧,表面上是双冷状态,事实上面对中国厂商笔记本电脑市场上出现的6999元的价格,却没有动作,只有望价兴叹。
在2005年四季度到来的这种商用抬头的形势,恰恰是因为前3年家用PC市场过热,产生了对国家机器、社会保障体系的硬、软、信息资源的需求,促进了商用市场的抬头。很难想像1亿网民的上网需求,不会引发各类网站、服务器、终端网络设备的采购。
商用市场一直存在增长基因
中国舆论总是在重复一个错误,那就是什么事件一热,准热得过了头,对消费类市场的宣传也是如此。
笔记本电脑市场5年前开始热,一直热到今天,而这热闹中家用市场显然并不是笔记本电脑的主战场,商用市场才是笔记本电脑火热的原因,但是宣传显然过于偏重家用市场的红火。 这里有一个不太恰当但又恰似的比喻,试想目前家具市场火爆,难道办公用家俱就没有市场了?家具市场的火爆是由于老百姓买新房。老百姓为什么能买新房?恰恰因为老百姓的工作单位的效益好,奖金多多、工资升升,有钱买,生意好,公司扩张,就要召人,召人就需要办公家具嘛,办公家具市场能差吗?
把这个理论带入商用PC、软件、网络市场毫无疑问是成立的。
商用软件市场比硬件还硬
软件后台产品、中间件产品就不用说了,因为它的市场根本就不存在个人用户,它的价格高低、盗版多少都基本不会影响采购原则,因为后期服务的价格累积会不断上升,而非正版中间件用户也不会得到服务。
前端产品的大客户基本上不存在盗版的动机,因为他们通过大宗采购已经基本解决,并确保了他们使用的通用软件是正版。而工业控制或专业性强,直达用户界面的应用软件,以及用户的自我开发软件的能力和其自行开发的应用软件是厂商不可能提供的,也没有进入软件、甚至非正版流通领域或市场。所以商用软件无论是后台产品和前端产品的市场,对于软件厂商来说,都是个极具吸引力的市场,只有傻瓜才会放弃商用软件市场。
网络基础设施产品也只有商用市场
除了家用无线局域网产品之外,网络产品中,任何交换机、路由器都没有家用市场的地位。从固网上所使用的传输、交换、路由等产品来看,都是这样,移动网的基站、交换机、路由器也是同样。
虽说3G已经形成狼来了的局面,但是不上3G,2G、2.5G也要不断升级换代,不升级换代的设备5~7年之后也会被折旧完毕,即不想采购也需要采购。从2000年治千年虫开始,到2001年的企业信息化,再到2002年的电子政务与“十五”计划的决算和“十一五”预算,网络基础设施的设备采购在未来2~3年内必然进入高峰期,这个采购高峰必然属于商用市场。
服务业2006年开放引发商用
2006年之后,跨国性的金融、保险、信息等服务业涌入中国,他们的信息化程度可想而知,但不知他们是否会自带PC、自带网络设备、自带软件进中国,后者最有可能自带,如自带PC和网络设备进中国安装那就太傻了,如果是这样,他们还没开始服务,就输给本地服务业了。因为自带的PC、网络设备,加上运输费用成本谁来摊?肯定是用户啊!用户比谁都精,不会上当的,要上也只有一次。
不过,跨国公司在中国采购商用PC,网络设备肯定要采购国际品牌。
结束语
商用要是真的抬头了,火爆了,可别说家用不行了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