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中国的逆转前奏

互联网 | 编辑: 邹震 2009-04-16 12:3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第二页

CA亚太及日本地区渠道销售副总裁Nick Ellis

Nick:CA中国从未离开

记者:CA将渠道界面全权交给神州数码独家代理并大量裁员,许多媒体都认为CA意欲撤出中国市场,您如何看待这种评论?

Nick:我们和神码的合作只是一种新的销售模式,并不是撤离中国市场。相反,中国市场是一个刚刚起步、充满机会的地方。几个月过去了,事实上我们一直都没有离开这里,而且还在不断地接触客户、开拓合作方式、扩展合作伙伴。

在卢汝文离职之前,我们就开始着手寻找一个合适的接任者,他需要有丰富的渠道经验。檀林上任时,CA中国刚刚经历过巨大的重组变革。现在檀林和技术总监Christopher Mills都常驻北京,并继续招收有经验的员工,以此丰富我们的市场经验。他们的触手已伸得很远,开展了许多之前从未尝试过的合作形式。所以,我们非但没有后退,反而通过改变业务架构走得更远了。

记者:你们的产品不像Office一样可以成批出售,而是有着许多特定的产品种类,你们寻找的是哪些类型的合作伙伴?

Nick:我们需要的是有着行业经验的渠道合作伙伴,或者是某个领域的领先者,或者有强大的客户群,能对CA的产品和技术起到配合和补充作用。比如,如果针对系统诊疗产品,就需要一个有网络经验或数据中心扩建经验的合作者,因为那些技术能对我们的产品增值起效。这些合作伙伴可以把CA的产品和其他厂商的技术打包推向市场,我们也在尝试分拆产品,去配合不同合作者的经验、能力,以便更深入地触摸市场需求。

CA大中华区渠道销售总监檀林

檀林:四种方式破冰中国市场

记者:CA在中国市场正在开展的合作方式有哪些?

檀林:中国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现在我们正在以四种方式破冰中国市场,一是通过关键行业的SI(系统集成商),这一部分是CA曾经忽略的。SI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咨询服务,他们把多种产品和技术套件整合起来解决复杂的业务问题。所以把系统平台化,正是像东软这样的系统集成商所为。它是我们在中国地区SI的一个范本。

其二是原有的VAR(增值经销商),我们一直投入大量资源支持他们,因为他们和CA以及神码的合作能快速增值,而一些规模较小的经销商,他们没有足够的销售团队去覆盖客户和市场,我们在这方面给予足够的技术支持,实现资源的整合和最大化。

第三种是OEM(原始设备制造商),不仅是系统和硬件,我们还在提供软件服务方面寻求合作伙伴,以活动推进合作。

第四种就是MSP(管理服务提供商),这是中国市场的新合作方式,MSP负责管理一个企业的基础架构,比如桌面、网络、服务、应用、安全等,通过把CA的软件伸入客户端环境,帮客户减少内部IT员工和IT设施,从规模上节约成本。金融危机使许多客户明年的IT预算大幅缩减,这有利于加速中国客户接受和采用MSP。

我们将借助这四种渠道模式夯实中国市场,也希望由此实现中国市场的大逆转。

记者:CA如何吸引这些合作伙伴?

檀林:在CA中国的历史上,系统集成商和CA的关系都不怎么好,因为CA有自己的直销模式和专业服务团队。系统集成商现在看到了新的机会,因为CA新的业务模式给了他们合作的新玩法。

但是要覆盖中国的许多地区,这些核心行业的系统集成商还远远不够。就像这一次我邀请东软参加CA World,就是希望他们亲眼看到CA现在和下一步打算做什么,让他们有信心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