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您选PIII还是K7”一文

互联网 | 编辑: 2000-05-14 16:52:12

我是一个普通的电脑爱好者,我的工作是关于设计CAD/CAM,在单位基于K7和PIII系统的电脑都有,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一个DIY?但我看了前面三篇关于PIIIvsK7的文章,一时手痒,一吐为快,谈谈自己关于现阶段买K7还是PIII的看法,只是一个普通的电脑用户的观点。

首先是比CPU的性能......这方面的文章很多,笔者也没有做过测试,所以总结各方面的资料,现在的战况是:在高端的800~1G的系统上,PIII靠着内置全速的L2 CACHE在综合性能方面稍微领先于K7,而K7却在浮点运算能力方面压倒PIII(FPU优势居然在AMD那儿......世界轮流转),所以现在是半斤八两,但随着内置全速的L2 CACHE的K7推出,INTEL大概又要被抛离。其实对于我来说,还是觉得K7较快,我试过用PIII600E和K7-600(两台机器除了CPU和主板其他配置基本相同),在3DS做一些相同的动作,K7总会比PIII先完成,需要运算的时间越久,相差的时间就越大......

再来就是说支持他们的芯片组啦,也就是主板。现在市场上基于两种系统的装机方案主要都有两种:PIII是用BX或VIA Apollo Pro 133A的主板,而K7是用AMD750或VIA KX-133的主板。从兼容性来说:BX是最好的,也就是不用打补丁。Apollo Pro 133A和KX-133次之,AMD750最差。BX已经是推出很久的东东啦(多少年啦?我不记得啦),而且是INTEL有史以来最优秀的芯片组,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对它的支持几经到了完美的地步。而Apollo Pro 133A是由Apollo Pro 133发展而来,推出的时间也不短啦,只要是注意好BIOSS的升级,在W98里打好VIA的几个补丁也就没有多大问题了,KX-133跟Apollo Pro 133A在血统上一脉相连,在兼容性的表现也就差不多。AMD 750是AMD为了解决K7推出初期没有芯片组支持的困境时匆忙搞出来的,它原来甚至不是专为K7设计的(我不知在哪儿听回来的),无论是对硬件(挑内存挑显卡)还是软件(这样那样的问题,N个补丁并不夸张),但新硬件打补丁是很正常的事,用这个理由去拒绝使用一个新的更加优秀的系统,不成理由。

从产品架构来说,BX和AMD750较差,仅仅支持PC100和DMA66(新的BX板都通过第三方芯片获得支持DMA66的能力......但恐怕这样一来就要打补丁),而Apollo Pro 133A和KX-133较先进,支持PC133和AGP4等先进特性。但是从实际使用的情况来看,PC133、AGP4X的高带宽并没有带来相应的高效能,而DMA66跟DMA33在速度上也没有明显的提高(情况跟当年有没有DMA33相似),使用133外频Apollo Pro 133A在各方面的性能比使用标准100外频的BX还有差距。注意:这个差距除了AGP性能(同样的AGP2X/4X显卡用APG2X时,效能差距较大,133A打开AGP4X仍然有差距,市面上还没有ONLY FOR APG4X的显卡),其他各项跟BX的差距很小,不值一提(这个结论是超频者天堂看回来的)。当然,当BX使用非标准的133外频时,由于实际上所有的周边都在超频状态,所以效能的距离也就会拉大。

同样,KX-133跟AMD 750比起来,各方面的性能也没多少提高,对CPU效能的帮助也是很有限(有,但不多)。KX-133真正的优势在兼容性。

再来就是价钱问题。以华硕为例(笔者认为,不同的品牌价钱可比性不高,我就用走高价的华硕做例子),BX定位是高端,虽然是旧但价钱却不低。华硕P3B-F-1070元,CUBX-1240元。Apollo Pro 133A走的是中高档路线,由于华硕好象没有Apollo Pro 133A的产品(记忆中没有),我选用同样走高价路线的微星的MS-6309-970元。AMD750同样是昂贵的,而且由于一定要用6层板,成本也高昂,K7M-1280元,K7M-RM-1160。KX-133因为是可以用4层板制造,理论上成本比AMD750低,所以应该较750便宜,K7V-RM-1220元。参考K7M/K7M-RM的价格,还没到货的K7V(用KX-133芯片)应该会卖1350元左右。今天CPU价格PIII550E-1985元,K7-550-1290元。现在世纪之星普通版-180元,黄金板-310元(个人认为,KX-133的板子250W的电源也能跑的很稳定)。

所以我的价格表是:

PIII550 1985 PIII550 1985 K7-550 1290 K7-550 1290
P3B-F(CUBX) 1070(1240) MS-6309 970 K7M 1280 K7V 1350
世纪星普通 180 世纪星普通 180 世纪星黄金 310 世纪星黄金 310
合计 3235(3405) 合计 3135 合计 2880 合计 2950

顺便说一下,磐英、联想都有KX-133的板子,售价是:EP-7KXA-1020元,K7A-1080元。

再附其他CPU价格:PIII600E-2430元,600EB-2450元,赛扬533-1135元。K7-600-1435元,K7-650-1535元,K7-700-1770元。可以看出PIII500E比K7-700还贵,K7反而跟赛扬价位上相当。所以如果追求最高的性价比,现阶段是K7-700+联想K7A+世纪星黄金版=1770+1080+310=3160元,比华硕的500E+BX系统还要便宜(如果敢用其他电源......呵呵,还能便宜一百多)。

再来就是超频问题,PIII500E好超没人反对。其实K7在超频方面也不含糊,由于2000年后出产的K7由于转换制程,现在市面上的500~600的K7几乎都是0.18微米的650甚至是750内核,能在风冷下超频到800、850甚至900也屡见不鲜,当然超频K7要动手拆开K7的封装,和焊接电路板,非是骨灰级的DIY不敢干......不过笔者在2月份左右看过几个装机店,声称买K7-500加两百多元帮你改,超到700甚至750,不过不保修(奸商,既能多赚200元,又推卸了责任)。不过现在700的售价已经迭破了1900元,这样干也就没有必要了。

好了,说了这么多,现在是选择的时候了。我个人认为同频的PIII和K7性能都差不多,不过现阶段PIII也实在是太贵了,毕竟PIII500E比K7-700还贵。所以现阶段我的选择是K7的系统。还有考虑到兼容性的问题,主板就非KX-133的不可......

至于对那些非INTEL不买的人来说...选择就比较困难...我个人的看法是,BX虽然优秀,但毕竟太老啦,性能再好也是西沉的太阳,为了以后越来越多的133外频的CPU着想,还是用133A吧,毕竟作为普通的用户,每个人都想他的硬盘等等所有的周边用个3、5年,没人希望在BX的133超频系统下用个一年半载就完蛋啦。对于超频狂来说,在相同的周边超频性能限制下,标准外频是133的系统总比100的系统可超的空间来得大,不是吗?其实到现在还叫嚷着要用BX系统的人,大多是高端的DIY......但反过来说,高端的DIY又有哪个手上没有一块BX主板?对于那些没有钱一年升一次级的用家来说,更重要的是以后升级的空间,没有人会买一个不知何时就要被淘汰的产品。我身边前段时间装机或升级成PIII的朋友,6个人中5个选用了Apollo Pro 133A的系统,只有1个选用BX系统...市场的选择是最公正的。

最后要说明的是,我也不是谁家的枪手。这篇东东只是我个人的想法,由于第一次写这样的文章,思路比较乱......请大家原谅......再要说明的是我用电脑已经6年,现在家中的电脑是C300A超450,BX主板,我的机器超到504也能很稳定的工作,我的一个同学就是跟我一齐升级的,配置也是一样,他就是坚持超频用504......到现在已经换了2个硬盘、2个光驱(这第二个也准备报废了),而我跟他一起买的硬盘光驱等等到现在还工作的好好的。这就是用非标准的112外频的代价(1个硬盘2个光驱的价格大概也够再升一次级了),也就是我对使用非标准外频对硬盘等周边带来的负担的损耗比较在意的原因,也是我比较倾向用BX板把赛扬从66外频超到100,用133A主板把100外频PIII超到133外频这样的既能超频又不对周边配件带来任何负担的超频方案。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