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女短信欺诈第一案被告被判书面道歉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7-06-17 11:39: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第二页

2006年11月22日,曾国技陪一个师兄去湖南移动营业厅办理业务。无聊之际,顺便打出了自己的话费单,发现收费栏中出现了一项陌生的“超级女声业务”。

“我当时就向移动营业厅的工作人员咨询什么是‘超级女声业务’,但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曾国技说,“后来我到网上一查,发现很多人在‘超级女声’短信投票过程中都有类似的经历和疑问。”

曾国技发现,自己在为“超级女声”选手进行短信投票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捆绑了15元的短信包月服务。他认为,作为基础运营商的湖南移动和作为内容供应商(SP企业)的海南众通欺诈了消费者,于是下决心通过诉讼来把问题搞清楚。

2007年一开学,曾国技就开始调查取证,为未来的诉讼做准备。

2007年4月22日,曾国技向长沙市岳麓区法院提交了起诉状,将湖南移动和海南众通告上法庭。

“海南众通利用了普通人在比赛时紧张的心情,采取模糊的语句,隐瞒了其业务收费的真实情况,使观众陷入了错误的认识,接受了他们并不想定制的其他服务。”代理人陈思认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8条,‘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做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

“我们要求被告退回45元不合理收费并赔偿等额费用共计90元、承担本案诉讼费以及为诉讼支付的合理费用,并书面赔礼道歉。”曾国技说。

第二天,曾国技收到了立案通知书和传票:案件将于6月14日开庭审理。

“后来湖南移动和海南众通曾向我们提出过管辖权异议,但遭到了驳回。”岳麓区法院研究室赵蓓告诉《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

是定制还是欺诈

此后,海南众通开始积极准备应对策略,为开庭作准备。而曾国技和他的同学们也在教室里一遍一遍地演练即将到来的开庭辩论。

据曾国技回忆,2006年8月18日复活赛当晚,投票心切的他发送了AX到8088,并很快收到了署名“中国移动”的短信:“您已定制海南众通公司超级女声业务,信息费1.00元/条……”

约20秒后,曾国技收到了海南众通公司发来的短信:“欢迎参与2006湖南卫视‘超级女声’俱乐部:回1加选手编号为选手投票……”

曾国技于是回“1”为选手李璇投了票。此时的他依然以为自己只需要为给李璇投的票付费,完全没有意识到此后海南众通会每月给他发送15—17条不等的花絮短信,并收取包月费15元。而这才是前面所提到“超级女声业务”的主要收费项目。

“我不知道谁能够从以上信息中,看出所谓的‘超级女声业务’除了需要为投票付费,居然还需要为15条花絮付费。”曾国技说,“所以我认为这是一种欺诈。”

“我们保留了当时电视宣传的录像资料。录像显示,我们在电视宣传中明确了公司的产品内容,也标明了资费。”汪剑说,“宣传中写明了是‘定制’,并且只有用户主动上行(即向特定号码发送了短信)才会定制,因此并没有捆绑或是欺诈的行为。”

曾国技显然不接受这样的解释,他反复研究类似的电视录像画面。

“当时屏幕上20秒内闪烁了12种投票方式,很难看清楚。我是湖南移动的用户,集中注意力才看清楚屏幕上的‘移动用户发送AX到8088’字样。而资费标准和‘定制’两字的字体则小了许多,且模糊不清。”

曾国技后来在6月14日的开庭中反复展示了这段录像,“一般用户很难注意到‘定制’这两个小字,更不可能知道这两个字意味着什么样的服务内容和资费。”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