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卷博客:奥林巴斯E-P1一周试用有感

互联网 | 编辑: 范耀华 2009-06-25 00:00:00原创 一键看全文

说实话,我尽管很希望能够看到TOM兄或者其他媒体朋友来对奥林巴斯E-P1做更详细和深入的画质评测,但是我觉得自己似乎已经没有太多做这个动作的打算了。

关于E-P1的一些优点还要说一说

那么我们直接进入对于相机优缺点的点评吧。

我记得在4/3论坛上有过这样一个帖子,网友请大家用一个字来表达自己看到E-P1后的感受。这个帖子很热,广大网友(绝大多数是奥林巴斯的粉丝)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所以我看到了有“靓”、“正”、“帅”、“牛”这种正面赞赏E-P1的字,也看到诸如“贵”、“憾”、“等”这类对于奥林巴斯定价表达不满的字。对我个人而言,我非常非常赞同楼主的所用的那个字:“骚”——亮骚的“骚”!

是的,奥林巴斯这个机器不要去谈什么画质,不要去谈什么价格,它就是那么一台够“骚”的机器!尽管还有一些网友会对这台新机的复古造型有异议,但我所见大部分网友对于E-P1的外观设计实在是相当满意的。我自己在发布会前就拿到了E-P1的一些资料图片,当我第一眼看到那台装在白色皮质挎包里面的白色E-P1,心中只有那个字——“骚”!

我承认虽然我一直苦口婆心的劝告大家买相机要量力而行,要从个人实用角度出发选择性价比高的或者是最适合自己的相机,但这并不影响我会偏好那些外形看起来很漂亮或者很有特色的产品。我就很喜欢索尼T系列卡片机,我也很喜欢松下LX3的造型,甚至是我评价并不太高的理光GRD系列,我也会很坦率的说外观的确做的讨人喜欢!奥林巴斯E-P1的“骚”和索尼T系列的那种吸引MM眼球的时尚感并不相同,它拥有的是那种让男人一看到这个机器就忍不住幻想自己握着它或是在头颈中挂着它,然后一个人游走在世界的每个角落(起码也是所住城市的大街小巷),并用它拍摄出一张张惊世杰作(大抵都是人文纪实照片)的特殊魅力。

当我拿着搭配了饼干头和VF-1取景器的E-P1在办公室里来回炫耀的时候,不管是懂相机还是不懂相机的同事都异口同声的赞叹这台机器的外观“看起来就很有味道”,“好像既专业又很有品位”。总体来说,如果你很想体验一把60、70年代摄影记者的感觉,而手头紧又买不起徕卡,那么拿着E-P1这个机器走到大街上估计也会叫你的虚荣心小小的满足一把。

有人质疑E-P1的体积问题,我只能说这个家伙虽然的确做不到卡片机那样的轻盈,但对比数码单反,体型还是要小巧很多。我手头暂时没有LX3,不过F200、G9(G10)这样的机器也足以代表摄影爱好者常用的消费DC了,E-P1摆放在这两者之间,体型并不显得突兀或臃肿——就算口袋塞不下,放在手提包里肯定没有问题。

至于本机的其他优点,比如金属机身、防震性能、双拨盘设计等等都已经被大家夸的太多,我就不想再多说。有网友询问本机的对焦速度究竟如何,我个人觉得如果搭配M.ZD镜头,对焦速度并不弱于松下G1和大部分普通消费DC;在通过转接环加装ZD镜头后,对焦性能则要看这些镜头的新老程度。通常来说,支持反差对焦的新镜头和那些SWD马达驱动镜头的对焦性能都没有什么问题,老镜头则有些吃力。

上面是我给家里新来的小猫“黄泥螺”拍摄的一张照片,当时环境光线很弱(ISO 800),我把相机搁在地上手动选择对焦点到画面的右上位置,对焦速度和精度都完全能够令人满意。各位可以直接点击去我们的样张库观看这张照片的原图。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