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通信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渗透企业用户

互联网 | 编辑: 江海明 2007-01-27 00:01: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即时通信自1998年面世以来发展迅速。预计到2010年,中国即时通信市场规模将达到1.14亿美元。而随着电信运营商的加入,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市场格局将进一步变化。

行业现状

即时通信(IM)是指能够即时发送和接收互联网消息等的业务。自1998年面世以来,特别是近几年的迅速发展,即时通信的功能日益丰富,逐渐集成了电子邮件、博客、音乐、电视、游戏和搜索等多种功能。即时通信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聊天工具,它已经发展成集交流、资讯、娱乐、搜索、电子商务、办公协作和企业客户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化信息平台。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即时通信也在向移动化扩张。目前,微软、AOL、Yahoo等重要即时通信提供商都提供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即时通信的业务,用户可以通过手机与其他已经安装了相应客户端软件的手机或电脑收发消息。

即时通信最初是由AOL、微软、雅虎、腾讯等独立于电信运营商的即时通信服务商提供的。但随着其功能日益丰富、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即时通信增强软件的某些功能如IP电话等,已经在分流和替代传统的电信业务,使得电信运营商不得不采取措施应对这种挑战。2006年6月,中国移动已经推出了自己的即时通信工具———Fetion,中国联通也将推出即时通讯工具“超信”,但由于进入市场较晚,其用户规模和品牌知名度还比不上原有的即时通信服务提供商。

近年来,即时通信市场用户规模增长迅速,市场规模前景广阔。随着互联网用户的快速增长,即时通信用户也日益增长,2004年中国即时通信用户数达7000万人,2005年达到9300万人。iResearch预测2006年中国即时通信用户将增长29%,达到1.2亿人。另外,iResearch根据MorganStanley发表的研究数字整理发现,中国即时通信市场规模在2005年约为6200万美元,预计在2006年将达到7700万美元,到2010年将达到1.14亿美元。

移动即时通信市场有着更加巨大的成长空间和诱惑力。据iResearch2006年5月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05年我国移动即时通信的用户已达到500万;预计2006年,我国移动即时通信注册用户量将达到700万;未来几年移动即时通信用户规模将呈现快速增长,预计到2010年中国移动即时通信用户将达到2000万人。

从1999年腾讯推出OICQ算起,即时通信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有7年的时间。目前国内即时通信领域的竞争呈现“诸侯混战”的态势。其中,腾讯QQ一枝独秀,注册用户数已超过了5.3亿,同时最高在线人数突破l950万;MSN进军中国市场,在没有花大力气的情况下也发展迅速;各大门户网站纷纷挤入即时通信市场跑马圈地;国内的电信运营商也是虎视眈眈。据艾瑞咨询2005年对即时通信市场的调查统计,QQ的市场占有率达到78.8%,MSN为13%,网易泡泡为1.6%,淘宝旺旺为2.1%,雅虎通为0.7%,其他即时通信软件占3.1%。

可见,当前即时通信市场的格局处于垄断竞争状态,代表娱乐方向的腾讯和代表商务方向的微软MSN已成为主流即时通信提供商。在确立了各自领域的领先者地位后,它们又纷纷向对方的用户群体渗透,如腾讯推出了用于商务环境的客户端软件,而MSN也在客户端软件中增加了诸多娱乐要素以吸引娱乐用户。同时,由于进入门槛较低,即时通信系统的同质化竞争日益突出,加剧了市场的竞争,今后即时通信市场的决胜将取决于内容和增值服务的创新上。

我国的移动运营商从几年前就开始涉足即时通信市场。最初是与主流的即时通信软件和业务提供商合作开展业务。例如,中国移动和腾讯合作,提供移动QQ;中国联通也和MSN、腾讯合作,推出了移动即时通信业务。目前,移动运营商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即时通信巨大的市场前景和利润,已不仅仅满足于提供网络平台所获得的收入,而是希望直接参与到即时通信的运营之中,从“网络提供商”转变到“服务提供商”,也都下决心要发展自己掌控的即时通信业务。移动运营商的进入必将使这个竞争已经非常激烈的市场更加激烈,并将使即时通信市场的竞争格局发生显著变化。

国内服务商特点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6 页1234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