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点评:"摊派项目"失败的背后

互联网 | 编辑: 江海明 2007-03-28 01:0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王立和李峰是同窗好友,又同在一家大型集团公司。然而,最近两人的关系有些微妙甚至出现了裂痕。这一切都源于集团做出的一个决定:公司将作为试点推行ERP项目。

从信任到指责

王立和李峰是同窗好友,又同在一家大型集团公司。然而,最近两人的关系有些微妙甚至出现了裂痕。这一切都源于集团做出的一个决定:公司将作为试点推行ERP项目。

王立是一所名牌大学的研究生,五年前他跟同窗李峰一同来到京城的一家大型集团工作。集团根据工作需要,将两人分别安排到所属的一家制造公司及软件开发公司。由于工作出色,王立很快升到了公司的CIO职位。李峰也成为自己所在的项目经理。

两人在工作之余,经常会聚到一起,喝喝酒、品品茶,重温校园时光,交流职场得失,畅想工作前景。

然而,最近两人的关系有些微妙甚至出现了裂痕。

这一切都源于集团做出的一个决定:公司将作为试点推行ERP项目。

从信任到指责

由于集团在业内首屈一指,而这家制造公司又是集团发展的主力军。因此,集团得知主管部门有意选择试点单位时,轻松地就为公司争取了行业示范项目资格。为了避免肥水流入他人田,集团决定这个项目就由所属的软件公司运作。

在项目开工的宴会上,老总特意让王立把负责这个项目的李峰叫了过来,跟他俩碰了杯,并开玩笑说,“你们哥俩儿合作,我放心。等项目建成,公司的业绩得到大幅提升后,开庆功宴的京城饭店随便挑。”

随着项目的推进,公司对ERP的美好期待逐渐被现实击了个粉碎。

项目运行之初,王立知道,首先应该对公司现有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进行梳理,ERP定制项目才能取得实效。但是按照老总的意思,公司急需定期对各地分公司的销售额等业务数据进行汇总。

在两次向老总进言未果之后,王立决定按照老板的意思先取得一点实效,然后再逐渐做他的工作。

这样,项目运行的流程就与软件公司的规划发生了冲突。没办法,王立只好求助于负责这个项目的李峰。看在老同学的面子上,李锋勉强答应下来。

但是,王立很快就发现,项目进程逐渐落后于预期规划,公司提出的一些技术要求在李锋那里也总是难以得到痛快答复。催促几次后,项目总算有了一些进展。但是,验收规定的时间也所剩不多。

为了尽快将项目进行下去,王立特意请李锋到家里作客。酒酣之处,王立借着酒劲问道:“我们也是朋友一场,为何你不支持我的工作?”李锋直言不讳地告之,“你们并不能直接付款给我们,我们替你们赊着干,进行中还要完全打乱最初的工作部署,你说我有多难。每次你们的要求都是我跟老总力争之下才争取过来。”

王立本来还指望提一些要求,听到这番话,只好做罢,低头喝闷酒。李锋见此情景,也无话可说。

之后的合作很不顺利,主管部门验收的时间转眼即到。ERP还未开发完,软件公司就仓促要求王立所辖部门的员工上手使用,同时要求尽快投资买进相关硬件设备。

公司为了在限定期限完成集团的任务,就言听计从,买进设备。可是,信息部门的员工很快就牢骚满腹,因为他们发现,上马ERP项目后,大家的工作量更大了。原有的系统被拆卸了,现有的系统经常崩溃。大家经常被迫采用最原始的方法,用电话异地记录营销数据,再输入ERP系统。

抱怨声不断传到老总和王立的耳里,在遭到老总的严厉批评后,王立对李锋的看法也随后急转直下。

最终,在集团的协调之下,两家合力商量采取了一些临时措施,应付主管部门检查,顺利过关。

但是,项目通过当天的酒宴上,公司老总看到王立和李锋,沉下脸来,没有再跟他们俩儿喝酒,更没有提请客一事。王立知道,自己负责的这个项目浪费了公司大量资金,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老板不骂就已经很好了。

王立和李锋也没有碰杯。

此后, 一年内,两人没有再联系。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8 页1234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