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前时间的《立体形态的蔚蓝天空 追溯3D历史起源》一中,我们从古埃及的金字塔走到了现代的IMAX3D影院中,了解了3D技术的发展简史。在此基础上,而今天我们再走进3D世界,我们要从应用层上深入了解3D技术,感受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如何自制3D内容
要体验3D内容,首先必须拥有3D内容,也就是说必须先制作出3D内容,3D内容的制作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通过摄像机或是相机录制、拍摄现实的场景,以数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另外一种则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渲染出3D画面,即常见的CG动画或是游戏。两种技术相比,后者显得更成熟,多年来依靠着计算机的晶体管数量增加而稳步发展,应用也更为广泛,但普通民众的制作参与度也低,因此本文更着重前一种技术的介绍。
由于《阿凡达》的热播,制片商自然争相推出3D影片是自然不过的事情,拍摄3D影片提上了议事日程,要拍摄3D影片,自然得有3D摄像机。在8月份在北京举行的BIRTV 2010(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上,各路厂商都争先推出了专业级的3D摄像机,到场观众可以亲身控制3D摄像机,体验3D拍摄的乐趣。但这些产品涉及各种复杂的技术,一般消费者没必要过于深究这些,让这些设备留待专业人员发挥,我们只需扮演影院中的观众即可。因此,我们视点放在消费级产品上。
Panasonic 2010 BIRTV新闻发布现场
AG-3DA1是松下在BIRTV 2010上展出的一款紧凑型的高清3D摄录一体机,机身内置了两个1/4 CMOS,再配合双镜头实现了3D拍摄功能。AG-3DA1的最大特色莫过于其采用了一个轻便的、紧凑型的3D镜头了,可惜仍不能摆脱成为广播级摄录机命运。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说,AG-3DA1的同宗兄弟——松下HDC-TMT750摄像机才是消费级3D摄像机。
HDC-TMT750
与AG-3DA1类似,DC-TMT750也是搭载了1/4 CMOS,但数量削减为一个,无需外接任何镜头便能支持高清视频拍摄。若要实现3D拍摄,需外接一支3D转接镜头。转接镜头会通过两个不同镜组,分别将左边及右边的影像投射至摄录机的感光原件,两份平面影像会经过运算,输出成为3D影片。但DC-TMT750在进行3D节目录制时,影片的分辨率仅有960x540。
Photokina 2010上的LUMIX GH2
在2010年里,DC-TMT750恐怕将会是唯一一台消费级的3D摄像机,但是并不是唯一的消费级的3D拍摄选择。早前时间,在德国举办的Photokina 2010上,松下展出了搭载了3D镜头的LUMIX GH2相机。LUMIX GH2是一款采用M43卡口的单电相机,可以更换不同镜头,在此基础上,松下推出了一款3D镜头——Lumix G 12.5mm F12(H-FT012)。LUMIX GH2+Lumix G 12.5mm F12镜头的3D成像原来与DC-TMT750相似,都是采用双镜头单CMOS来实现3D拍摄,因此在拍摄3D视频的时候无法避免分辨率较低的问题。同时,由于该3D镜头比DC-TMT750搭配的3D镜头还要小巧得多,造成光圈较小的问题;不过好处是该Lumix G 12.5mm F12镜头只有饼干大小,装在GF1相机上亦显得非常轻便,随时从口袋里掏出GF1就能拍摄照片。
LUMIX GH2搭配的3D镜头Lumix G 12.5mm F1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