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院的一场艺术试验

互联网 | 编辑: 2007-12-14 00:3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癫狂与艺术相距究竟有多远?带着这个疑问,南京当代艺术家郭海平住进了市郊的一家精神病院,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探索。他带来了画板、蜡笔、油彩、橡皮,还有茶和香烟,他让长期与世隔绝的精神病人们在放松的环境中,拿起笔,任意涂抹他们心中所想的任何画面。他说这是一场试

“疯人”郭海平

“疯人”郭海平

郭海平对“精神病和艺术”的关注并非突发奇想,在很多人眼里他本人就是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怪人。这次活动的另一位发起者聂鹰是精神病医生,他甚至开玩笑地说,郭海平年轻的时候绝对是一个精神病患者!

22岁之前的郭海平一切跟常人无异,22岁接触艺术之后突然就“疯”了,他觉得自己在生活中老是受挫,事业、家庭、甚至上大街走路,到处充满了障碍和限制,生不如死。于是,他白天睡觉不上班,晚上起来涂涂画画。郭父认为是艺术把儿子害成这样的,把他全部的画都烧掉了。

1983年冬天,郭海平和一个朋友策划了更为惊人的举动——这回他们要偷渡越境。他从家里偷了几个银元放到鞋底下,揣着几张粮票,和朋友背着书,扛着一个油画箱就坐火车到了广州。由于语言不通,无处投宿,冬天只好睡在野外,没钱吃饭的时候就给人画肖像。终于有一天,他们走到了澳门边境,突然树林里出来两个持枪武警:“你们已经到了禁区,我们随时可以开枪击毙你们!”

那时候还有“叛国投敌罪”一说,直到黑洞洞的枪口对着郭海平和他的朋友的时候,两个疯狂的文艺青年才猛醒过来。

年轻时离经叛道的经历给了他边缘感,也形成了对边缘群体的关注。

这次偷渡不遂之后,郭海平回到南京,彻底走上艺术创作的道路。

争议

然而,对郭海平入驻精神病院的动机,外界猜测不断。

早在去年底,南京的一家媒体就“是作秀还是艺术”提出了质疑,而在最近,更有媒体怀疑这是一场骗局,有人认为郭海平是拿着病人的作品来卖钱。更大的争议是针对精神病人作品本身。有人直言:将精神病人的涂鸦称为“凡·高式的作品”是哗众取宠言过其实。凡·高虽然也是精神病患者,但他毕竟系统学习过光线、配色和构图技巧,远非普通精神病人可比。一位南京艺术家在接受采访时不客气地批评:郭海平是半路出家搞艺术,对艺术的理解十分浅显。

批评意见也来自普通观众。展会现场,两个中年人在看了精神病人的雕塑作品后,表达了极大的困惑。“这样瞎捏一团的泥巴也叫艺术吗?随便一个普通人都能捏出这种东西!”一位网友在网络上看了作品之后发帖说:“我儿子也会画这样的图。怎么没有人说他是艺术家?”话中嘲讽之意显见。对此,郭海平回应说:精神病人的作品技法上可能确实有幼稚的地方,但内容上是心智成熟的产物,有很强的社会属性和非常独特的视角,这三点足以构成其作品的独特艺术性。

目前,国内对艺术与精神病的研究还远远没有开展起来,对于二者关系的认识还只停留在表面现象的观察。实际上,国外对“疯狂”与“天才”之间关系的关注最初也源于经验的神秘感,比如贝多芬、莫扎特、安徒生、康德、巴尔扎克、凡·高、蒙克、叶赛宁、庞德等人身上的天才被认为与某种精神上的疾病有充分的联系。但是,如何解释精神病人的艺术创作?它们的价值有多大?这成为医学界和艺术界必须共同面对的难题。而在这些问题上达成共识,不管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似乎都还遥遥无期。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心理、艺术治疗教师孟沛欣博士长期对绘画艺术治疗有系统研究,她曾经在北京安定医院进行过为期一年的绘画艺术治疗研究,试图通过绘画艺术治疗形式对精神病患者进行治疗。她认为,精神病人的非理性状态确实有利于释放潜意识,这对艺术创作肯定是大大有利的。

自然、率真正是郭海平等艺术家反复提倡的艺术价值。但是艺术是否仅仅是求真,或者说只有求真是否足够?这些问题如同繁多的艺术流派一样,每个人有不同见解。

像更被普通人接受的精神病人张玉宝的作品,反映出这位精神病人拥有出色的将抽象和具象自由转化的能力,而更多精神病人的作品还只是对个人感受的纯抽象表达。这是否正是“非理性”的他们与“理性”的社会大众沟通的一大障碍?  郭海平的试验无力证明这些问题。

文学批评家王干在参观完作品后表达了遗憾:“艺术是直指人类心灵的,这一次我们没有看到真正有震撼力的作品。”更多人认为这次艺术尝试的价值更在于活动的本身而非作品。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